学术投稿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对比

李淑英

关键词: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老年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在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治疗)和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各54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81.48%)相比,观察组存在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治疗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泮托拉唑治疗后,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明显增高,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PDCA改善循环法应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在放射科的日常护理安全管理中采取改善PDCA循环法的价值及实际意义.方法:从2016-10至2017-05来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人260例,并在此期间以基本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参照组,另从2017-06至2018-01来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人260例,并在此期间以PDCA改善循环法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的排队等待检查用时、相关检查常识知晓率等都与参照组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同时探究组的检查中意外事件发生率都与参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我院放射科进行相关检查的患者,选择PDCA改善循环法,能够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长,帮助患者了解检查注意事项,从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比率,推荐临床用于放射科护理工作中.

    作者:张爱英;贾如军;张琳;程亮群;桂腾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观察对纵隔型肺癌患者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诊断;对比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CT及MRI两种方式诊断后,其中中央型肺癌52例,周围型肺癌38例,C T能诊断出患者肿瘤边缘不规则,肺门呈结节状,外缘则呈毛刺、分叶状,同时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伴随阻塞性肺炎;经MRI诊断,除了以上症状还能观察出肿瘤累及到胸椎、胸壁等状况.结论:对纵隔型肺癌患者行CT及MRI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都较为准确,MRI影像学相较于CT表现更好,需要时可在临床中联合诊断应用.

    作者:曾祥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2例纳入本次研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常规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采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缺血状态,并促使其脑细胞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让其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qq群辅助的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qq群辅助的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204名五年制护理专业中专段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2人,采用qq群辅助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102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法评价良好.结论:qq群辅助的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效果良好.

    作者:李健;李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心通胶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选择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版本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的Barthel指数、运动分值、6min步行距离、10m步行时间数据.结果:研究组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Barthel指数、运动分值、6min步行距离数据经SPSS21.0系统版本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均比对照组更高,且10m步行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脑心通胶囊治疗,可促进患者步行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作者:甄雪坤;陈志良;李玉先;候英莲;尤惠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对糖尿病并发肾病治疗价值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肾病应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行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β2-MG、BUN及SCr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于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边巴贡布;刘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咪哒唑仑在减少老年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谵妄发生的差异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哒唑仑在减少老年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谵妄发生的不同,以期探讨更优化的镇痛镇静策略.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018年入住IC U并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年龄≥80岁)83例,随机分为瑞芬组(n=41)及舒芬组(n=42),两组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持续给瑞芬或舒芬联合小剂量咪哒唑仑静脉泵入,记录给药前后APACHEII评分、患者MAP、肝功变化、苏醒时间、谵妄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以观察两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给药后除MAP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瑞芬组其他方面均优于舒芬组(P<0.05).结论:在减少老年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谵妄发生率方面瑞芬太尼联合咪哒唑仑优于舒芬太尼联合咪哒唑仑,值得推广.

    作者:李飒;幺冰;方英;任玲;李文惠;杨野;扆鹏;成晓田;张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3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疾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体温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49%,显著高于对照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疗效提升显著,体温恢复时间和疾病复发率显著减少.

    作者:李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 ~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跌倒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预计发生跌倒的低风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跌倒专项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技校生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调查现状

    目的:了解技校生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策略,引导技校生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方法:选择不同年级的技校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结果:技校生的行为生活方式不容乐观,急需改进,以保证其身心健康.

    作者:王元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 A 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 显著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马君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甲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以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30例(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行甲亢术后患者的病例,展开回顾性试验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和护理功能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结果:常见的甲亢术后并发症有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喉上神经损伤、甲状腺危象等,在实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完全治愈,且无后遗症状.结论:对行甲亢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实施临床观察,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欧春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14例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48h内置鼻饲管,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营养科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6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力存益生菌颗粒(上海励成营养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g采用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3次/日+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6次/日.两组应用时间均为15d.观察两组试验前后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腹泻、便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有关.

    作者:耿琳娜;井永法;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某一时间段的糖尿病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展开糖尿病护理小组.统计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接受护理服务后,虽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2 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但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指标时,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糖尿病饮食知识、运动知识、血糖监测知识以及治疗知识掌握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临床护理的时候,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状态,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丁常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惠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探讨

    目的:结合新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工作.方法: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需在传染病未爆发前,针对易感人群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结核病由7.0‰降低至1.5‰,乙肝发病率由6.0‰降低至1.5‰,而其他多种传染病则由8.0‰降低至1.5‰.结论:传染病的新特点和传播方式,对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威胁.新时期的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特点使得传统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其任务艰巨而复杂,需要结合新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工作.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比较早期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方式对危重症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2月C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n=39)和肠内营养组(n=39).观察营养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治疗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在营养支持7天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肠外营养组发生呕吐、高血糖、胃肠道出血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新发感染发生率同肠内营养组相似(P>0.05).结论:与肠内营养方式相比,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减轻胃肠功能失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作者:蒋慧;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幼保健中的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母乳喂养护理应用于妇幼保健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于XX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集76例产妇参与,所有产妇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分娩,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据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母乳喂养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幼保健中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可保证新生儿营养摄入,也有利于产妇健康的恢复,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51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为(16-60)岁.结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有效48例,占据94%,术后产生并发症1例,占据1.9%,术后复发2例,占据3.9%.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重要治疗方法,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进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苏植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抗菌药物谱中,选取具有半衰期的抗菌药物50种,对其半衰期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大多集中在1~4小时范围内,在各类抗菌药物中,青霉素类药物的半衰期短,大多在1~2小时范围内,中位数为1.1小时,头孢菌素、氨基酸糖类、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的半衰期逐渐增加,中位时间分别为1.5小时、2.5小时、3小时、5.5小时和24小时.结论:抗菌药物种类的不同,其半衰期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当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用药方案,保障其合理性.

    作者:梁军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