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张亭

关键词:高校体育, 审美教育, 美育, 教学方法
摘要: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技能过硬为前提,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都要服务于这个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塑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校体育的具体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简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大小不一的问题,后结合实际提出切实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具体建议.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

    宫腔粘连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还可表现为不孕,复发性流产和稽留流产,主要通过宫腔镜诊断及处理,治疗难点是如何预防术后再次粘连,目前术后采取综合方法预防术后宫腔粘连,预防宫腔粘连发生就是掌握好宫腔手术适应症,减少不必要宫腔操作,术中有预防宫腔粘连理念.

    作者:黄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程度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1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可以缓解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焦虑心情,从而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吴巧英;李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X组(60例,应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法)和Y组(60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等肺功能指标.结果:X组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Y组(P<0.05),X组肺炎患儿咳嗽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短于Y组(P<0.05);两组肺炎患儿治疗前RR、VT/k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X组肺炎患儿RR、VT/kg显著优于Y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何电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论如何加强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妇幼保健院中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档案的信息化是发展妇幼保健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助新科技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省时省力,还能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对妇幼保健工作进行记录,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实现妇幼保健的各项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把档案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大的业务和经济效益,对妇幼保健院各个部门的有序发展提供基础保证,逐步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档案信息建设.

    作者:董艺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日,将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4.00%、低血压发生率6.00%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DBP、SBP、HR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李梅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ICU重症监护室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将临床综合护理与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应用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进行ICU患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的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均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严格临床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做好相应的抗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综合护理应用于ICU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宗惠;胡晓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66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针灸方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6.97%,相比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尹钢;魏冬梅;孙雪英;于海洋;王卫红;陈禹含;陈敬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究规范化家庭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规范化家庭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老年痴呆治疗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家庭护理干预,连续干预一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功能(74.73±4.64)、社会功能(80.87±4.48)、一般健康(65.48±5.79)、心理健康(87.37±3.15)、活力(86.04±3.6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身体功能(62.27±4.65)、社会功能(80.87±5.16)、一般健康(62.78±5.88)、心理健康(81.87±3.68)、活力评分(68.72±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家庭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安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针对于出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采取抗结核进行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在我院选取60例存在TB/HIV双重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主要观察这些研究对象在进行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数据表明,①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肝脏、皮肤过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其对应例数为27例、8例、7例、15例、11例;②HIV感染因素主要包括静脉吸毒感染、性传播、母婴传播、其他,对静脉吸毒感染与性传播感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静脉吸毒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针对TB/HIV双重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其类型及严重情况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有利于避免不良反应对于治疗的影响.

    作者:吕鸿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急诊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的急诊患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管理利于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与患者满意度,维护诊疗安全性.

    作者:刘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发热、异型淋巴细胞、咽峡炎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效减短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许津莉;郭华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胸部CT成像指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在胸部CT成像指导下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本文进行分析的资料源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医院需要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胸部CT成像指导下对30例患者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分析30例患者的插管效果.结果:30例患者都插管成功,肺隔离相关效果较为理想.70.00%患者1次插管成功,30.00%患者2次插管成功,没有患者3次插管.没有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气道损伤症状或其他插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双腔气管导管型号选取和气管内径值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997,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8,P<0.05).结论:在胸部CT成像指导下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邵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影响临床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临床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医院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诸多医疗活动之中,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来进行健康教育,达到重视三级预防,促进病人身心康复,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然而临床健康教育开展的广泛程度、质量和效果状况都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下面我谈谈影响临床健康教育的因素.

    作者:陈君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无症状肝癌患者、100例疑似无症状小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02~2015.01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体检,并分析相关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对肝癌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62%、97.62%、87.50%、2.38%、12.50%;超声检查对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5.29%、95.29%、86.67%、4.71%、13.33%.结论: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价值性较高.

    作者:陈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放射检查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卫生院急诊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而观察组采用放射检查技术.观察两组患者在VAS评分、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VAS评分、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检查在临床急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同时有助于减少常规检查带来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急诊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造瘘管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进行肾结石取石术后进行造瘘管护理工作的患者采取层级整体护理模式,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这个时间段内选取80例我院需要进行肾结石取石术后造瘘管护理工作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护理模式为层级整体护理模式,研究观察指标选取两组患者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的短,且研究组患者存在的术后并发症也比对照组的少,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对于进行肾结石取石术后需要进行造瘘管护理工作的患者可以采取层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且减少并发症出现情况.

    作者:孙延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妇产科手术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65例以及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4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发挥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5月收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0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风险分级评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对于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分级评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4月至2016.4月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管理组25例,一般组患者接受院内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管理组接受科室风险管理过程中增加防跌倒风险分级评分手段,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价,总结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风险评估、预防、健康宣教、护理细节工作等内容评价均一般,管理组较高,P<0.05.一般组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管理组为8%,管理组较低,P<0.05.结论:科室早期实施风险分级评分,对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对应预防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且主诉质量评价颇高,住院期间出现不良事件较少见.

    作者:姚海婷;申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时期提供病案信息服务的方式研究

    本文以病案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对其应用方式及管理策略进行了细化研究及分析.

    作者:郭瑞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