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珍;庄惠琴
目的 观察局部冰敷加利百素外擦预防盖诺致周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接受了1~3个疗程的化疗(方案均为NP)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硫酸镁湿敷和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静滴护理外,还增加了局部间断冰敷与利百素外擦,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间断冰敷加利百素外擦能有效减少输注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大大降低患者痛苦.
作者:吴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新生儿母婴同室和无陪病房的护理效果,以明确两者的优越性.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200例新生儿肺炎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95例予以无陪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105例予以母婴同室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母婴同室在改善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及增进母婴交流,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成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疗效满意,并且在医护人员及时正确的健康宣教和指导下母婴同室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实行新生儿母婴同室能有利于新生儿肺炎治疗及护理,增强母婴健康,应予提倡.
作者:张小平;段秀丽;王良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ICU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 对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问卷,对8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为一般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每组40例,一般干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 ICU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给予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综合干预组效果明显好于一般干预组(p<0.05).结论 通过对ICU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或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献;李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综述了静脉输液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包括静脉注射一次成功、静脉输液外渗、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输入物的安全性和拔针等问题,对护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邵元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1月~2006年9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1周以上的6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适时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应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fSS-QOL)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对2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病人在干预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出血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冰梅;王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大疱损害性疾病,本病临床少糩[1].其典型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浆液性水疱和大疱,重症病人常有大面积的表皮脱落.如护理不当.易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死亡.本科于2006年11月6日收治了1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皮损消退出院.
作者:赵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顺行或逆行穿刺介入治疗1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中的护理.包括安置患者进导管室,评估其一般情况及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提供各种器材、术中用药、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突发病症;术毕有效止血及运送安置患者.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鸿;刘楠;喻贤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手术前和术后1周分别采用HAMD及HAMA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2组在抑郁与焦虑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预防或减轻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王绵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在本院就诊的24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采用自设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病人对高血压病了解程度及生活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使患者从被动的治疗转变为主动防治疾病,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胡群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耐信)、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等,认为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陈广华;张丽华;钟美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5例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认为可延长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刘斌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826例孕龄28周及以上的孕妇采用HAMD抑郁量表筛查后,检出120例评分大于8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检查、产时、产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孕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孕妇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并于产后2周再次用HAMD抑郁量表评测2组产妇.结果 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国产期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池秀平;白晓丽;姜秋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妊娠晚期合并烧伤极为少见,其治疗与护理也有特殊性.本科于2007年12月27日收治1例怀孕38周烧伤合并中度吸人性损伤的孕妇.人院后为患者行剖宫术及气管切开术,术后45d患者及新生儿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少蕊;王亚丽;张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整体护理模式指导下预防护患纠纷的策略,包括视护理对象为生理、心理及社会相结合的开放的有机整体,全面、均衡考虑其各项需求,体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与科学化,认为可有利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广度和深度增长的需求,从而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巾.因为手术需要,经常人为的将一些手术物品置于体腔内,怎样做到既方便手术,更方便取出,杜绝遗留物呢?采用外科缝线标记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昱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心脏不停的、有节律的进行收缩与舒张,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流动[1].
作者:白晓雯;张丽;侯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118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与降压药使用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指导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情况及降压药使用相关知识的调查、测试与分析.结果 近43%的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大部分患者对降压药缺乏正确认识,近35%的患者对高血压病缺乏基本认识.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应加强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正确用药指导,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降低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彭思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42例颈椎病和颈椎骨折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避免颈椎骨折脱位加重脊髓损伤,做好牵引的护理,加强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卧位进食训练;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体住护理、伤口引流管的管理及呼吸道护理,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苏金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循证护理在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循证护理程序提出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检索文献并进行筛选文献,后根据文献,结合护士的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 11例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无l例死亡.结论 循证护理是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有效方法 .
作者:陈如红;许美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7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呼吸道护理的方法 与技巧,主要包括昏迷病人早期通过刺激咳嗽、彻底吸痰、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 和吸痰技巧,认为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技巧与方法 ,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包明丽;周颖;周凤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