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连;彭建凤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对家属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手足口病小儿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患儿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照主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宋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两组产妇开始均给予分娩镇痛,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后给予常规生理盐水,研究组产妇在第二产程给予罗帕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持续性镇痛,并分析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镇痛效果、会阴修复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会阴修复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提高第二产程镇痛效果,降低会阴修复过程中的疼痛,具有显著临床优势.
作者:巩莲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于阴道分娩中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行阴道分娩的产妇636例为研究对象,顺序随机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8例,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保护会阴技术接生,对两组产妇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及Ⅰ级撕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撕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分娩后24h会阴VAS评分及产后2h内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开展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提高会阴完整率,改善会阴撕裂情况及侧切率,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及疼痛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罗正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脑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偏瘫患者共12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120名患者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有患者60例、实验组有患者60例,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单一的针灸,实验组进行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躯体活动、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更具优势,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治疗脑中风偏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波;宋义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为了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总结药敏分析结果.本实验随机选取60例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展开病原菌培养,对病原学特点和药敏结果展开分析和探讨.
作者:米玉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颈部血管规范化超声筛查于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规范化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18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统计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硬化斑块检出率,同时对检测出的狭窄段血管进行狭窄率评估.结果:本组180例高危人群经超声筛查显示有106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病变(检出率为58.89%),其中31例为单纯性IMT增厚(检出率为17.22%)、另75例检出有硬化斑块(检出率为41.67%).经评估分析显示,颈部血管出现轻度狭窄73.34%(55/75)、中度狭窄21.33%(16/75)、重度或闭塞5.33%(4/75).结论:颈部血管规范化超声是有效筛查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其检测操作方便、经济实用、重复性好、敏感性强、准确性高,能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病变,并可精确评价血管狭窄的程度,进而为评估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及早期防治提供可靠的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在脑卒中的早期筛查及防控领域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蓓;师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肝血流阻断方式;对照组(44例):选择第一肝门连续阻断方式完成;观察组(44例):选择半肝阻断(中心静脉压降低)方式完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LT水平为(99.12±13.52)μmol/L,TBIL为(25.03±5.25)U/L;对照组患者ALT水平为(166.13±18.29)μmol/L,TBIL为(28.13±3.29)U/L;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ALT水平以及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半肝阻断(中心静脉压降低)方法的有效应用,在降低患者ALT水平以及TBIL水平方面,效果明显,终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胡世兵;阚宇;黄世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甲亢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80例甲亢(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甲状腺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甲状腺相关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距,P均<0.05.结论 针对甲亢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冰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与确保西药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开出的900份西药处方中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表现.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与给药方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剂量不当有关,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睡眠不佳、身体忽冷忽热、胃痛、水肿、过敏.结论 在西药合用时,应谨慎用药,严格控制剂量,注意配伍合理性,遵循用药原则,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西药用药合理性.
作者:宁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应用功血汤和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和功血汤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在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252、0.002);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75%、79.17%,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36、P=0.0368).结论:米非司酮和功血汤联合应用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出血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王颢睿;王新斌;马睿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运动处方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本社区登记的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社区运动处方,对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5.74%,明显较对照组82.98%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23%(P<0.05).结论:社区运动处方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甄冬云;李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下剥除术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杨洪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的应用能缩短住院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
作者: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孕产妇80例,设定为对照组,统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及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5或≤20岁、初中以下学历、BMI>24kg/m2、多胞胎、孕产妇母亲高血压病史、做家务>3h/d、孕早期未服叶酸;观察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质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可进行有效预防,对母婴结局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海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张立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ICU接收的有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组均有38例,前者提供舒适护理,后者提供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作用显著,能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保障护理质量,值得采纳.
作者:李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通过观察本组试验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可知,患者术后的血钙及血磷均出现明显也明显下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数据较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AKP缓慢下降,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各时段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术后贫血逐步减轻,HCT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及时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宗松;韩崇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如何做好自然疗法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自然疗法的特点,比如具有取法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个性化等优势,进而通过刮痧按摩、肥胖症以及高血压症等,以此来凸显出自然疗法的优势.
作者:滕长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在发生发展期间具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也就使得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基本相似,通过对两种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现我院对此类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唐英;张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进行实验观察,依据围产期护理方案的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围产期进行产前检查、产前评估及交代分娩评估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试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围产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阴道试产率及阴道试产成功率分别为85.33% 和4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2.67%,阴道助产率为16.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4.67% 和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产妇阴道试产率及成功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曾庆枝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