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韩增葵

关键词:护理, 床边抢救, 综合能力, 品管圈
摘要:目的 评价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寻找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薄弱的根因,对活动开展前的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活动开展前后的有形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由活动前的30%,提高至活动后的77.5%,超出了预期目标.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进行管理,显著提升了护士床边抢救综合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科室抢救成功率,促进团队的发展.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说明胎儿出现窘迫的原因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近一段时间收治120例胎儿窘迫患者,将120例的患者随机编号分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60例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60例患者除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外,再根据胎儿的情况进行护理,采用的护理方式有吸氧护理、药物护理等,分析两组胎儿窒息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通过对参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明显,胎儿窘迫发生率参照组为41.7%,实验组为8.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造成胎儿出现窘迫的因素有很多,像胎盘、羊水、胎儿等因素,针对胎儿出现窘迫的情况,应对孕妇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并应用高效的护理方式,避免胎儿出现窘迫现象,造成胎儿窒息,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汪俊红;陈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效果.方法 筛选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接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肺功能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FEV1、MMV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析儿童预防接种中实行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的积极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疾控科接种预防疫苗的280例儿童为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列为试验组(140例)、常规组(140例),常规组施行常规的预防接种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行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评比两组儿童疫苗接种率、不良反应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的情况相较,试验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显著更高,而接种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更低(P均<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中推广实施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可提升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并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率,效果确切.

    作者:彭桂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器械清洗质量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临床诊疗器械及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是否到达质量标准、是灭菌成功重要因素.器械的清洁是保证灭菌的关键,有文献报道,如果对于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不能彻底清洗,灭菌过程中即使所设置的程序和参数均正确,该医疗器械也不一定能保证达到灭菌质量要求.所以器械的清洗质量尤为重要.我们制定有效的、严格的、细致的清洗流程,解决清洗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孙兵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强化式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

    目的:评价强化式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用强化式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结果: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高(P<0.05);临床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强化式护理,既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推得推广.

    作者:袁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析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探析组(n=40)与对比组(n=39),分别在治疗期间开展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基础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护理前Barthel指数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探析组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对其后续生活质量予以有效改善,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血栓弹力图在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

    目的:有针对性的针对血栓弹力图在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着重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住院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患者100例,针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相对应的输血治疗,然后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凝血检测,而实验组所采取的是血栓弹力图检测,针对两个组别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血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从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定量试验、FIB指标等相关方面的内容来看,观察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合理用血情况来看,观察组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住院重症患者而言,在对他们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对应的血栓弹力图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有效降低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定量试验以及FIB指标等,同时可以有效确保合理用血情况得到提升,这种方法所呈现出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杜春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于阴道分娩中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行阴道分娩的产妇636例为研究对象,顺序随机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8例,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保护会阴技术接生,对两组产妇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及Ⅰ级撕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撕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分娩后24h会阴VAS评分及产后2h内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开展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提高会阴完整率,改善会阴撕裂情况及侧切率,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及疼痛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罗正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沟通技巧的培训开展,就护理质量的提升进行分析,力争通过沟通技巧的应用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就培训前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护患沟通情况、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合格率达到了95%,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6%,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5%,相比较培训之前的效果有所显著提升.结论: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沟通技巧的培训达到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血糖、自我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餐后血糖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王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析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ICU接收的有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组均有38例,前者提供舒适护理,后者提供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作用显著,能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保障护理质量,值得采纳.

    作者:李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DCA循环法在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体检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在2017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护理改进,对2016年和2017年体检者对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体检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7年体检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6年(P<0.05);2017年体检者的护理满意率均高于2016年(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体检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凌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此次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6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46例行连续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且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且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宋玉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人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价值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急性肺炎患者临床疗效与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两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头孢克圬分散片口服治疗,在此基础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常规静滴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与对照组(8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成本、成本-效果比(C/E)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可作为老年人急性肺炎的首选药物,具有可观的治疗效果,但采用序贯治疗可获得更加合理的成本-效果比,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小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

    目的:分析采用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以自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06例为观察者,按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举措,另外研究组患者开展系统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皆有所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要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帮助肠梗阻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对改善其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亚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实施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同时,进行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痛苦较小,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10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给予患者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研究两组患者的腰痛情况、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更高,P<0.05.结论 给予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缓解疼痛,提升伤椎功能恢复评分,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杨长山;丛岩峰;付云龙;郝仁义;李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教学的场所,通过开放性实验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意识.因此,建设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对于促进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开放形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作出浅要分析,期望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杜曦;秦亚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糜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讨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糜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110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宫颈糜烂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阴道镜下活检)和对照组(宫颈刮片检测).结果:在宫颈癌的检出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根据研究发现,宫颈糜烂发生率低的年龄段在20到30岁,宫颈糜烂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31到40岁.结论:对宫颈糜烂的患者实行阴道镜下活检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宫颈癌的发病率,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