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坤
目的:探讨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两组产妇开始均给予分娩镇痛,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后给予常规生理盐水,研究组产妇在第二产程给予罗帕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持续性镇痛,并分析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镇痛效果、会阴修复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会阴修复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提高第二产程镇痛效果,降低会阴修复过程中的疼痛,具有显著临床优势.
作者:巩莲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的经济收入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使得诸多人的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与不合理化,导致很多人患有不健康饮食习惯所导致的疾病,痛风即为其中一种,发病后给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与压力较大,所以患者需要对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习惯加强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痛风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饮食要点,合理进食,以此有效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以及严重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即就从痛风饮食食物的不宜、宜食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饮食注意事项的总结分析.
作者:陶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鼾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样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鼾症采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较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更有优势.
作者:陆林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我社区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均为脑卒中患者.共选取患者100例,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5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其社区护理和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对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4.0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8.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来说,将社区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冬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复方蚂蚁活络胶囊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收集的1例因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复方蚂蚁活络胶囊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数据资料,通过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获取引发急性肾衰竭的因素.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临床治疗时,应严格控制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复方蚂蚁活络胶囊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作者:王艳敏;李智慧;李静;宋秀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为本次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优于对照组的79.41%;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毓雯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教学的场所,通过开放性实验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意识.因此,建设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对于促进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开放形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作出浅要分析,期望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实施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情况的满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舒适度量表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冯霖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婚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 ~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子宫全切的患者90例,依照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不同,把其分为治疗组、参照组,治疗组有患者46例,参照组有患者44例.参照组实施基础化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婚姻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9±11.5)分,参照组为(70.6±11.6)分,治疗组比参照组评分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婚姻满意度为97.8%,参照组为79.6%,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婚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婚姻满意度的提升,建议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讨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糜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110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宫颈糜烂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阴道镜下活检)和对照组(宫颈刮片检测).结果:在宫颈癌的检出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根据研究发现,宫颈糜烂发生率低的年龄段在20到30岁,宫颈糜烂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31到40岁.结论:对宫颈糜烂的患者实行阴道镜下活检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宫颈癌的发病率,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根据抗生素A无菌检查结果异常调查的典型案例,全面梳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析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找出存在风险的遗漏点,并用实验加以证明.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和预防措施,完善产过程忽视物料的进出环节和细小的操作陋习,规避污染风险,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王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两组剖宫产产妇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探究两种护理模式的特点.方法 从来我院产科诊治的2015年4月-2018年6月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病例年龄范围19~33岁,平均年龄为26±3.8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4例: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SDS评分为53.31±2.32分,SAS评分为54.35±3.58分;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7.37±2.13分,SAS评分为34.89±3.28分;护理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也低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的产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7.73%),观察组为5(11.36%),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霞;孟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评价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要求避孕的妇女162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宫内节育器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口服避孕药组的意外怀孕、宫外孕、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宫内节育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避孕药与宫内节育器皆为较有效的避孕方式,在整体评估下,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稍高于宫内节育器,但宫内节育器经济方便,对内分泌影响极少,避孕药物及ICU皆有较多种类,合理选择有效安全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参与本次试验,病例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就两组患者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糖、血压水平,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苏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导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玻璃体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以及体位护理指导,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患者术后接受体位护理指导,有助于巩固其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视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丽静;纪红;王玉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颈部血管规范化超声筛查于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规范化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18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统计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硬化斑块检出率,同时对检测出的狭窄段血管进行狭窄率评估.结果:本组180例高危人群经超声筛查显示有106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病变(检出率为58.89%),其中31例为单纯性IMT增厚(检出率为17.22%)、另75例检出有硬化斑块(检出率为41.67%).经评估分析显示,颈部血管出现轻度狭窄73.34%(55/75)、中度狭窄21.33%(16/75)、重度或闭塞5.33%(4/75).结论:颈部血管规范化超声是有效筛查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其检测操作方便、经济实用、重复性好、敏感性强、准确性高,能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病变,并可精确评价血管狭窄的程度,进而为评估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及早期防治提供可靠的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在脑卒中的早期筛查及防控领域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蓓;师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着重针对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外科病室参与护理工作的50护理人员作为我们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工龄的长度来进行划分,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25名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是工龄为三年以下的,而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是三年以上的工龄,然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和不规范行为出现的频次要比对照组的护理人员有很大程度的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护理工作而言,针对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切实有效的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使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效提升,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以及护理纠纷事件有效降低,这样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耿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杜曦;秦亚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恶露不尽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216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护理,对比两组产后恶露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露排不尽发生率为2.78% 明显低于对照组13.89%,相对比,P<0.05(X2=0.0312).结论 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恶露不尽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患者100例,2016年3月~2017年3月是研究收治时间,随机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运用免疫检验技术,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临床检验.探讨组间患者检验分析结果 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的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临床免疫检验之前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此确保临床终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袁喜逢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