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赵丽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检验, 影响,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选取200例妇科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选取中段尿液作为检测标本,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尿液采集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则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处理后,对尿液采集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 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相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以及上皮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结果中,阴道分泌物会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下降,为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影响,应制定样本采集的操作流程要求,并对负责检验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尿液采集操作的专业性.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联合组给予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联合组IL-1β、MCP-1水平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而联合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采用替硝唑片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安全性高.

    作者:马洁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加味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中应用加味栀子豉汤对抑郁症患者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 ~2018年3月期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9例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研究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栀子豉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较对照组,两组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疗程阶段抑郁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效果更具应用价值,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加味栀子豉汤,对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配合传统治疗药物提升临床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庞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和感染控制的时间要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疗效上来看,对照组患者中有42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总有效率为71.1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6.6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农荣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8月 ~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2例进行研究,主要进行疼痛管理护理.分析疼痛管理护理的效果.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后疼痛情况有显著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等能力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安宁疗护时强化疼痛管理可减少患者痛苦,提升生活能力,有应用价值.

    作者:方森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抽取2份样本量相同的静脉血样本,均进行CK-MB、Myo、CTnT检测,其中一份采用POCT法检测,另一份送往检验科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及其检测时间.结果: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度较化学发光法明显升高,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化学发光法(p<0.05).POCT法检测时间较化学发光法明显缩短(P<0.05).结论: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且POCT法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但POCT法的检测成本较高,且敏感性不高,极易漏诊,故其主要适用于门急诊或病房床旁急性心梗的快速诊断.

    作者:马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及膳食探讨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日常膳食,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儿科检查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探讨分析对象,所有儿童均测试血红蛋白情况,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连续三天内的患儿膳食情况.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龄期儿童的缺铁性贫血与家长的健康基础知识、家庭情况、偏食挑食以及喜吃零食等密切相关;贫血儿童的五谷食粮、肉、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摄入量较少,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将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告知儿童和其家长,进行基础的健康知识教育,尽可能优化饮食结构,避免偏食挑食,让缺铁性贫血尽早得到改善,保障学龄期儿童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作者:薛春兰;唐玲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从中随机挑选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其余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经过相同的治疗和护理阶段后对两组的护理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交行为以及适应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疾病严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申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强化式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

    目的:评价强化式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用强化式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结果: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高(P<0.05);临床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强化式护理,既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推得推广.

    作者:袁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肝血流阻断方式;对照组(44例):选择第一肝门连续阻断方式完成;观察组(44例):选择半肝阻断(中心静脉压降低)方式完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LT水平为(99.12±13.52)μmol/L,TBIL为(25.03±5.25)U/L;对照组患者ALT水平为(166.13±18.29)μmol/L,TBIL为(28.13±3.29)U/L;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ALT水平以及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半肝阻断(中心静脉压降低)方法的有效应用,在降低患者ALT水平以及TBIL水平方面,效果明显,终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胡世兵;阚宇;黄世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如何做好孤独老人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渐加快,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些老年人因为退休和子女的工作等长期单独生活,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而且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子女都外出打工,孤独老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帮助这些孤独老人做好心理方面疏导,也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对孤独老人心理疏导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陶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SAS评分均于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农月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社区干预方法 .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管理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交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心理问题.结果 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分析,对100名65周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统计,由高到低分别为合理化型心理,退行性心理,否认型心理,压抑性心理,投射型心理.结论:这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社区干预,有助于患者心理康复,提高血压控制率和居民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明娣;庄玉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51例患者中仅3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则有15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4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BI及NDS评分,发现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模式.

    作者:钟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9月为研究时限,选取108例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各54例,分别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微小,(P>0.05);治疗后,研究2组低于研究1组,差异鲜明(P<0.05).研究2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高于研究1组(72.22%),差异鲜明(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加强高龄产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对高龄产妇不同孕期管理产生的不同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观察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的高龄产妇6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有30名高龄产妇.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型的孕期管理,并针对这两组高龄产妇实施护理前后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状况、妊娠结局、并发症的表现状况,进行对比性的分析.结果: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对比,在实施护理前,二者并未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而在实施护理之后,两组高龄产妇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已经明显的降低,观察组的评分要比对照组低,并且观察组发生妊娠泌尿系统感染与高血压等并发症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使得早产与晚期流产概率降低.结论:高龄产妇作为危险的妊娠者,需要及时地加强其孕期管理,通过改善高龄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生有利的妊娠影响效果,院方可给予推广,提升龄产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作者:朱伟芝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实行CT、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阳性率以及腰间盘突出相关征象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阳性率为81.67%,MRI检查所得阳性率为95%,,差异显著(P<0.05).CT检查椎间盘积气、钙化诊断符合率高于MRI检查(P<0.05),CT检查椎间盘变性、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诊断符合率低于MRI检查(P<0.05).结论:MRI和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各有优势,CT检查可直观反映腰椎间盘积气、钙化,MRI检查直观反映脊髓、硬膜囊受压情况等,两种检查方式均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有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郑志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丝线挂线与胶圈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高位肛瘘患者实施丝线挂线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39例于我院接受高位肛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为18例和2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胶圈挂线治疗,实验组行丝线挂线治疗,对比2组患者疼痛及肛门功能评分、临床效果.结果:2组手术前患者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未见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6h、术后7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2组均未见复发情况,且临床显效率(94.44%、95.2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丝线挂线治疗高位肛瘘临床效果更佳,患者术后疼痛感及不适感发生比例较低,手术对其身体及心理上的影响较小,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成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社区医院作为分级诊疗中的基层机构,在普及糖尿病知识、强化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针对社区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面应当发挥的功能作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丰富社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实效性.

    作者:魏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于腔镜器械灭菌过程中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观察分析其灭菌效果.方法:2017年1月起~2018年11月毕,在我院一共实施了660次腔镜器械灭菌,均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检测评价分析灭菌效果.结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对腔镜器械实施灭菌后,通过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终腔镜器械符合灭菌相关要求的次数为657次.结论:于腔镜器械灭菌过程中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灭菌时间较短,属于一种快速有效的灭菌方法.

    作者:周芳;黄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和探索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病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取在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已患有或被确诊为老年冠心病的患者10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应用传统诊断方法(常规ECG)设立为常规组,n=53;对应用动态心电图(动态DCG)设立为动态组,n=53.通过两组的心电图报告,分析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病理的诊断结果 .结果结合两组报告的数据分析,常规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别为32例(60.38%)和18例(33.96%);动态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别为44例(83.02%)和40例(75.47%).经过对检测数据的比对,发现常规组的病理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方法在诊断、发现老年冠心病的问题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对早期的病理筛查工作有积极意义.因此,有效推广该方法的运用能够极大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且该技术没有操作风险,需大力使用于诊断、治疗当中.

    作者:朱丽莉;孙泽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