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鹏
目的:研究探讨脊柱外伤CT和MRI诊断价值的对比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选取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将医院进行检查的94例脊柱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CT组与MRI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检查图像分析,CT组患者在骨折线损伤、椎弓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在骨髓损伤、韧带损伤及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脊柱外伤患者的诊断中,CT检查与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在诊断中将两种检查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孙德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择78肿瘤化疗例患者,在实施PICC置管同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9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7%(9/3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2%(2/39),t=5.1859,P<0.05,并发症的发生诱因包括导管脱落或阻塞、感染、血栓以及静脉炎等.结论:对于肿瘤化疗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的同时,应该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日常膳食,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儿科检查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探讨分析对象,所有儿童均测试血红蛋白情况,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连续三天内的患儿膳食情况.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龄期儿童的缺铁性贫血与家长的健康基础知识、家庭情况、偏食挑食以及喜吃零食等密切相关;贫血儿童的五谷食粮、肉、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摄入量较少,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将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告知儿童和其家长,进行基础的健康知识教育,尽可能优化饮食结构,避免偏食挑食,让缺铁性贫血尽早得到改善,保障学龄期儿童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作者:薛春兰;唐玲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基于对消毒产品日常管理的现状及分析,首先,阐述消毒产品日常管理存在监管力度不到位、抽检力度较低等问题.然后,为保证消毒产品质量,给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抽检力度、加强审批工作等有效日常管理措施.后,要认识到消毒产品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大管理力度,使消毒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李建伟;姚久密;张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两种药物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酶相关指标.结果:给予磷酸肌酸的研究组患儿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2.5%),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给予果糖二磷酸钠的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例数为7例(17.5%),治疗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优势明显;研究组患儿CK、CK-MB、LDH等指标改善较好,较比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儿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现代医院的发展是以超严质量要求为目标,数字化管理为基础,持续质量改进为手段,科研创新为箭头,而作为规范管理、改革发展的现代化基础构造,大概念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医院人力财力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者:王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前,在治疗胸外科疾病中应用胸腔镜手术的方式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传播,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气管插管,并且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但是经气管插管会导致患者出现大量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术后身体情况的恢复.通过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主要是在患者保留自身自主通气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麻醉,该种方式也被应用在胸腔镜手术中,能够大大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作者:李文波;何剑;张艳丽;王优良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为了了解目前艾滋病抗体诊断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性能,我们利用不同原理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诊断方法 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使用基础血清盘、干扰样本血清盘、线性稀释系列血清盘、精密度血清盘、CAP血清盘、商业阳转血清盘这六种血清盘对艾滋病病毒快速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ELISA方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三种方法的诊断试剂进行分析,其分析的内容主要是诊断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以及精密度等指标.结果:我们对目前被有的六种抗体进行测试,发现ABCDEF这六种试剂在适用基础血清盘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它们的敏感性为百分之百,特异性大于97.5%.在使用商业阳转血清盘进行评价的前提下,A试剂的阳性率为18.2%,B试剂的阳性率为16.7%,C试剂的阳性率为33.3%,D试剂的阳性率为37.9%,E试剂的阳性率为19.7%,F试剂的阳性率为18.2%.结论:我们发现所有参与研究的诊断试剂当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两种试剂是快速诊断试剂以及ELISA试剂,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是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但CLIA试剂法在HIV抗体中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均高,CLIA灵敏度相对ELISA稍高.因此,以上三种试剂可以作为抗体筛选试剂.
作者:谭建兵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讨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糜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110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宫颈糜烂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阴道镜下活检)和对照组(宫颈刮片检测).结果:在宫颈癌的检出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根据研究发现,宫颈糜烂发生率低的年龄段在20到30岁,宫颈糜烂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31到40岁.结论:对宫颈糜烂的患者实行阴道镜下活检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宫颈癌的发病率,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起到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区间,将该区间内进入我院行手术治疗掌骨骨折的55例患者按照治疗顺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27人,研究组28人,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对比护理后知识掌握的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为89.3%,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为70.4%,研究组较对照组合格率高,p<0.05.结论 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
作者:佟玉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就人性化护理手段应用于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中产生影响进行讨论.方法:按照抽签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均分成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通过评估患者的护理成效和调查患者对其护理的满意度两方面,对比两种护理干预手段.结果:患者的护理效果方面:经评估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对人性化护理的接受程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7.12.20-2018.6.20开展临床对比研究,选择66例慢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实验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为分别为78.79% 与30.3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胃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中抽取130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8.46%)及满意度(100.0%)均比对照组的(89.23%)、(89.23%)高,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肺泡灌洗术对改善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氧供应以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选出病例数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以及肺泡灌洗术.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以及血氧供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明显改善:P<0.05,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也明显改善:P小于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与肺泡灌洗术联合应用于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宋加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潜伏期延长产妇进行静脉补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潜伏期延长产妇随机将分成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静脉补液,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潜伏期和第一产程活跃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短,产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潜伏期延长产妇进行静脉补液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缩短产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达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半小时、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h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老年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少.
作者:王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肺部细菌感染疾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进行采集,检测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细菌感染疾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效能,是较为理想的可供参考的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恶露不尽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216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护理,对比两组产后恶露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露排不尽发生率为2.78% 明显低于对照组13.89%,相对比,P<0.05(X2=0.0312).结论 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恶露不尽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急诊手术治疗的基础下加以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经血必净注射液的辅助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辅以患者血必净注射液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其各项凝血功能,并提升治疗效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作者:靳忠文;陈明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48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行单眼外肌直退后加内直肌缩短术,实验组行双眼外肌等量退后手术,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正位率、手术前后的三级视功能恢复率.结果:对照组术后眼位正位率为66.67%,实验组术后眼位正位率为91.6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三级视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肌等量退后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效果优良,它能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合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