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对比

薛洪广;杨发达;明永运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 肺结核, 应用效果, X线胸片
摘要:目的:剖析低剂量螺旋CT与X线胸片在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间接治的4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使用胸部X线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则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每组中包含23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种诊断方案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使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实验组确诊22例,确诊率为95.65%,而对照组确诊17例,确诊率为73.91%,两组相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肺结核筛查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等相关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着重选取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心血管内科用药方面的研究资料和临床数据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求心血管内科的用药现状和相关的常见问题.结果 及结论:针对心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用药,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出现,要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策略,从根本上有效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这也可以为患者的应用安全,切实有效的提供相对应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景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讨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者96例为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对比组选择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选择实施以护理为主导的慢性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给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可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美娟;沈文英;黄晓春;杨海宝;邹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行急诊冠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治疗和护理,研究组采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急诊抢救和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研究组急诊就诊到确诊时间、急诊到溶栓治疗时间、急诊就诊到注入溶栓剂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2.0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AMI急诊溶栓治疗患者的就诊效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邸艳芝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应用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睡眠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应用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定本院在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接诊的38例颈椎病青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疼痛护理)与对照组19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PSQI评分及HAMD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PSQI评分及HAMD评分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颈椎病患者临床疼痛感,效果显著.

    作者:李玮琼;张丽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34例展开试验.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从对症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四个方面入手加强护理,使患者就医情绪明显得到改善,术后不良事件概率明显降低,建议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永玲;郭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说明胎儿出现窘迫的原因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近一段时间收治120例胎儿窘迫患者,将120例的患者随机编号分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60例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60例患者除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外,再根据胎儿的情况进行护理,采用的护理方式有吸氧护理、药物护理等,分析两组胎儿窒息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通过对参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明显,胎儿窘迫发生率参照组为41.7%,实验组为8.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造成胎儿出现窘迫的因素有很多,像胎盘、羊水、胎儿等因素,针对胎儿出现窘迫的情况,应对孕妇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并应用高效的护理方式,避免胎儿出现窘迫现象,造成胎儿窒息,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汪俊红;陈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4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骨代谢指标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甲状旁腺激素(PTH)以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OC水平(25.68±7.92)明显高于对照组(15.73±5.14),其PINP含量(41.14±8.35)则低于对照组(51.26±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TH为(41.19±7.61),25(OH)D为(47.78±8.97),观察组分别为[(43.27±8.14),(45.89±8.43)],通过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些骨代谢指标能够有效显示出骨质疏松症的各个阶段,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姚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社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目的:采用社区中医综合疗法对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80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头针联合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组间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SS-QOL评分比较,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明显改善,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沈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TSH检测在孕前优生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在孕前优生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育龄妇女955名,所有对象均接受TSH检测,观察记录TSH检测记录并对检测异常妇女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结果:955名接受TSH检测的育龄妇女中有65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6.81%,随着年龄的增长,TSH检测异常率随之升高,对65例异常妇女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有57例妊娠,妊娠率为87.69%,有2例妇女因人工流产结束妊娠,其余55例均顺利分娩,围产期未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或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TSH检测异常妇女的顺利分娩率为84.62%.结论:在孕前优生检查中实施TSH检测对于综合评估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早进行对症治疗,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0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负性情绪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疾病康复.

    作者:董兆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将患儿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便性状正常率、腹泻率、大便次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总耗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患儿的65.00%(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

    作者:戚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与益生菌共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与益生菌共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ESR、CRP等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溃疡型结肠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炎症指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侯德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心理护理后发生情绪功能改变、角色功能紊乱、认知功能障碍、躯体功能受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能够有效、个体化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并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崔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比较护理效果,探究两种护理方法的特点.方法从来我院产科诊治的2016年2月-2018年8月的剖腹产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年龄范围20~35岁,平均年龄为28±2.8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舒适护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43(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32(71.11%),观察组20(44.44%),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后产妇的疼痛程度和临床有效率,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杨利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以及其预防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至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采取预防性护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且易于恶化导致病情的加重,临床总结患者的并发症规律以及特点采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王一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药物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关键要点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不同药物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110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各5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予以自控镇痛,研究组实施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氟哌啶予以自控镇痛,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产妇应用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氟哌啶予以自控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辅以有效护理措施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庞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美托洛尔+非洛地平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样本量共计200例,时间选定区间2016.05.01日到2017.05.01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2组,设置100例为单组样本量.一组给予非洛地平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施加美托洛尔(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后,其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较对照组数据降低明显,P<0.05.结论:在使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针对高血压患者再联合实施美托洛尔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究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采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的46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中,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1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3.9%(34/46),完全缓解率达到39.1%(18/46),部分缓解率达到34.8%(16/46).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仍旧是骨髓抑制,其发生概率达到78.3%(36/46),其中有.12例(26.1%)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11例(24.0%)患者发生高脂血症,8例(39.1%)患者发生纤维蛋白原下降.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反应、或者出现急性胰腺炎、血栓等.结论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议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渠道,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为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在医院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就在医院收费、信息采集、药品管理以及医务信息统计与查询等多方面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我们必须继续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范龙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标识腕带对新生儿身份核查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对不同标识腕带对新生儿身份核查准确性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方法:以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管理组,各100例,管理组予以改良腕带标识身份,常规组予以常规腕带标识身份,对两组新生儿腕带脱落情况以及身份核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常规腕带脱落患者11例、皮肤受损13例、皮疹9例,干预组1例腕带脱落和2例皮肤受损病例,P<0.05.结论:改良腕带更有利于新生儿身份核查.

    作者:仇慧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