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如何将医学与科技相融合

刘翱嘉

关键词:医学, 科技, 融合
摘要:医学与科技融合是社会发展以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正确的分析医学与科技二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认知,提升自身的医学素养,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在浅谈医学与科技的关系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医学与科技的融合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医学与科技的融合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肢体瘫痪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探究脑卒中肢体瘫痪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法 ,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步骤,为我们进行脑卒中肢体瘫痪的治疗打好基础.方法:将我院的64例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人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疗法,对照组采取西医用药和中医康复性理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他们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效果显著的有20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效果不够突出的有8人,完全没有任何改善的有2人,还有2人的病情出现恶化;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效果显著的有25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效果不够突出的有6人,完全没有任何改善的有1人,没有任何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结论:采用西医用药和康复性理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推广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此类病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奡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肿瘤放疗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食管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祁康宁;刘东军;姜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给予消化内镜手术治疗患者以追踪管理护理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行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实验组(给予追踪管理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组47人.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追踪管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优化患者预后,因而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徐颖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AART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时,80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会随着长时间的治疗呈上升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治疗后第3、6、9、12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90.55±28.97)个/μL、(109.40±32.21)个/μL、(129.60±36.62)个/μL、(140.66±44.75)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艾滋病使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修慧;宋月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全程护理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继发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甚至中断 ,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1],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每年约有 150 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 50 万,目前有患者 200 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迅速改善病人心肌缺血症状,改善生存质量[3].但在治疗后,由于患者病情的不稳定,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术前以及术后全程护理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4,5].

    作者:程明慧;郭越;高怡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4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均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并维持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静脉麻醉用药量以及躁动、镇静、舒适度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检测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评分及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患者静脉麻醉用药量,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患者全麻后身体舒适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林;何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51例患者中仅3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则有15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4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BI及NDS评分,发现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模式.

    作者:钟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及膳食探讨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日常膳食,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儿科检查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探讨分析对象,所有儿童均测试血红蛋白情况,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连续三天内的患儿膳食情况.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龄期儿童的缺铁性贫血与家长的健康基础知识、家庭情况、偏食挑食以及喜吃零食等密切相关;贫血儿童的五谷食粮、肉、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摄入量较少,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将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告知儿童和其家长,进行基础的健康知识教育,尽可能优化饮食结构,避免偏食挑食,让缺铁性贫血尽早得到改善,保障学龄期儿童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作者:薛春兰;唐玲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0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负性情绪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疾病康复.

    作者:董兆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关于急诊科应用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护理管理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急诊科救治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接受治疗期间对于全部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之后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患者再次辅以护理风险管理,记录以及对比两组急诊科患者护理期间的各项数据.结果:经过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结果较好,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诊科患者干预疾病期间,要求科室护理人员采用应用价值较高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来对患者护理,促使患者病情可以尽快稳定,提升疾病预后有效性,早日康复出院,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6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采用相同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上疗效明显,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利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鼾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样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鼾症采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较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更有优势.

    作者:陆林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联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高压氧对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应用高压氧以及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脑瘫儿童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利用高压氧、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治疗,对照组利用单一高压氧治疗,分析两组语言障碍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较低,观察组较高,P<0.05,差异性明显;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Gesel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Gesel量表评分分别为(62.35±9.41)分、(77.91±13.06)分,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脑瘫儿童治疗中应用高压氧、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可改善其语言障碍,有助于患儿身体的康健.

    作者:李佳;邱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系统化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将系统化心理护理用于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分析对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分组研究,B组行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系统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 进行研究.结果:A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A组生活质量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应用系统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面心理,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孟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针灸理疗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患者,对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颈椎病应用常规理疗治疗,观察组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理疗治疗,比较两组颈椎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颈椎病的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颈椎病的有效率72%,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治疗前,两组颈椎病患者的VSA疼痛评分比较,其结果相似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治疗后,两组颈椎病患者的VSA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能够明确观察到的是,观察组颈椎病到VSA疼痛评分改善范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理疗能够有效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

    作者:陈淑珍;王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应用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睡眠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应用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定本院在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接诊的38例颈椎病青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疼痛护理)与对照组19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PSQI评分及HAMD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PSQI评分及HAMD评分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颈椎病患者临床疼痛感,效果显著.

    作者:李玮琼;张丽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分析

    在当前时期,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人口计划生育也随之增添了全新的内涵.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增加,计划生育改革逐渐深化,使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更加艰难.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来说,改革创新成为其不得不直面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价值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旨在为奋斗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一线工作岗位的工作者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宋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SAS评分均于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农月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此次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6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46例行连续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且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且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宋玉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胸腺喷丁辅助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胸腺喷丁辅助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你那8月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胸腺喷丁辅助亚低温治疗)与对照组(亚低温治疗),每组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节点颅内压(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脑脊液乳酸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第三天、第七天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喷丁辅助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显著,可改善预后,降低颅内压,值得推广.

    作者:韩裕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