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平
目的:探讨静脉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纳入200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采用异丙酚为对照组患者麻醉,采用利多卡因+异丙酚为观察组患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后的生命体征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前后的HR和SpO2水平变化,相对于对照组更为稳定,MAP水平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体动和知晓、检查后咽喉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痛胃镜麻醉中应用静脉利多卡因和异丙酚的效果明显,患者检查中的生命体征更为稳定,且能够降低患者检查中体动与知晓以及咽喉痛的发生率,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
作者:张彩霞;魏小琴;武学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共68例.我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即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加速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范艳黔;雷英;和云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继发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甚至中断 ,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1],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每年约有 150 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 50 万,目前有患者 200 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迅速改善病人心肌缺血症状,改善生存质量[3].但在治疗后,由于患者病情的不稳定,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术前以及术后全程护理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4,5].
作者:程明慧;郭越;高怡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传统降血糖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又容易发生低血糖,这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矛盾,利拉鲁肽注射液(诺和力)的上市,成功突破了这一困境,利拉鲁肽治疗Ⅱ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安全有效降糖,还能够直接保护胰岛 β 细胞,显示了其延缓甚至逆转Ⅱ型糖尿病的潜在能力.还能起到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的作用.利拉鲁肽注射液 2011 年在中国上市以来,随着临床使用的日益广泛,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作者:李红梅;王艳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腹泻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用美沙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腹痛、腹泻、厌食)发生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证实,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腹痛、腹泻、厌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美沙拉嗪联合柳氮磺吡啶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孙洪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前,在治疗胸外科疾病中应用胸腔镜手术的方式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传播,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气管插管,并且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但是经气管插管会导致患者出现大量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术后身体情况的恢复.通过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主要是在患者保留自身自主通气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麻醉,该种方式也被应用在胸腔镜手术中,能够大大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作者:李文波;何剑;张艳丽;王优良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治疗的观察组(n=33)以及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口服治疗的对照组(n=33).对比2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对比对照组体质量以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组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在降糖的同时减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且安全性好.
作者:吕川;孙媛媛;于轶楠;王笑烨;辛爽清;梁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近三年临汾地区3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特征.方法:取材2015年4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市人民医院宫颈癌患者,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对比临床和病理结果 的特征.结论:宫颈癌病人可能有并发症,其发病程度可能会因有并发症而加重;从肿瘤累及毗邻的其他器官范围来看,髂侧淋巴结比较少见,子宫肌壁和宫颈管较多,阴道壁也比较有可能.
作者:吴晓华;李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于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心理疏导,分析该措施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起 ~2018年11月毕,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匀的分组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为50例患者,于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心理疏导.结果:与实施护理干预前相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2.12±4.75)分,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27.13±4.67)分(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心理疏导的效果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过程中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安荣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2016.6-2017.6本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54例)和相同时间段内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54例)当做研究的一般对象,并对他们实施血脂含量的相关检验,将检验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高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HDL-C)指标均比健康人群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进行血脂检验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进一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郭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肌梗塞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 ~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利用抽签法成立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参照组,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优质护理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宋蔷薇;谷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呼吸道、肠胃炎、哮喘三种疾病临床治疗的儿童患者150名,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配合治疗护理主动性、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健康教育极为重要,其从某一个方面决定着护理质量的优化与提升,需要强化对儿童患者及家属的系统健康教育.
作者:边渊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使用基础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为甲组,33例使用基础治疗,记为乙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aO2均升高(P<0.05),甲组远高于乙组(P<0.05),PaCO2均降低(P<0.05),甲组远低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乙组(P<0.05).结论 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李菊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3个月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检测,再选择本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放疗前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对比,P<0.05;放疗后3个月食管癌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恢复至放疗前水平,P>0.05;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与照射体积大小、骨髓抑制有关,有骨髓抑制者免疫功能优于无骨髓抑制者,靶体积≥300cm3显示食管癌患者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比出现下降,P<0.05;食管癌患者放疗3个月后免疫功能恢复良好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恢复不良者,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通过采取放疗措施治疗,骨髓抑制和照射体积均可加重患者的免疫抑制,且在放疗3个月后,利用免疫功能的恢复,其中恢复良好者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姜威;祁康宁;秦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生物技术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主角之一,与新材料,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计算机)一起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三大支柱.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许多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分支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进行了简述,并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作者:付子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心理应对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职业暴露护理人员74例(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为不给予心理干预的对照组(37例)与心理干预的观察组(37),观察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结果: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P<0.05.结论:给予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王善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即甲硝唑组、奥硝唑组、替硝唑组,每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奥硝唑组和替硝唑组均取得了较高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时,采用奥硝唑和替硝唑分别治疗,均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耳鼻喉不同治疗方法 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均分为三组,每组患者为33例,甲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丙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甲组、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乙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抗生素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韩春彦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中重度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83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n=41)和实验组(n=42),分别采取常规经鼻插管抢救和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插管后,实验组患者PaCO2、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呼吸衰竭、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14%、11.90%、2.38%、7.14%,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中重度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加桂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产妇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行阴道分娩方式围产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分娩安全性、降低并发症以及减轻子宫损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盈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