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成宗辉

关键词:老年带状疱疹,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95.45%,无效率4.55%,疾病复发率6.82%.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29.18±1.62)分,焦虑评分(25.31±2.94)分,抑郁评分(28.44±1.20)分.结论:老年带状疱疹具有发病率高,发病面积大等特征,护理人员需开展针对性干预护理,方可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X线与CT对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X线、CT在复杂性四肢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并分别为其采取X线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两组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图像清晰度更高、组织对比度更高,在复杂性四肢骨折上具有比X线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海玉;王昌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案,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参照组、试验组.对比2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术后恢复用时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强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满意度.

    作者:唐永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结肠癌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的实施对改善结肠癌病人术后身体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实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病例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0月.随机分为人数比例相同的两组,一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一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详细记录两组术后恢复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由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和出院当天评价患者生活质量(QOL).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排便时间(1.78±0.64)d、下床时间(1.04±0.34)d、住院(12.47±3.14)d与对照组比较,耗时更少,p<0.05.围术期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更少,[4.44%vs17.78%]p<0.05.治疗前,QOL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实施对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萍;邱晓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产妇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行阴道分娩方式围产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分娩安全性、降低并发症以及减轻子宫损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盈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普通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普通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实施胃镜检查的11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其检查与干预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普通组(n=55).普通组实施普通胃肠镜检查与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且辅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普通组护理满意度为85.4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检查期间出现7例并发症,实验组出现1例并发症,实验组数值相对较低(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避免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相较于普通胃肠镜检查及护理模式,其干预价值更高,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余致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日照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与状态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日照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与运行状态,为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和《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检测规范》的测试方法,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中警示标示设置为100%,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低为58.7﹪.观察窗、操作位合格率高为为100﹪;外窗的合格率低为54.5﹪;低对比分辨率、半值层、输出量重复性合格率高为100﹪,光野射野一致性合格率低为72.5﹪.结论 加强对受检者的防护和对公众的防护,进一步更新设备,提高防护水平.

    作者:林琳;贺法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名老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藏医药宝典《四部医典》的文化传承有文献、教育、实践三种主要方式.文献传承包括汇解型、译述型、教材型、图解型、简述型五种传承类型;教育传承包括有传统教育师承、现代教育两种类型;实践传承包括以治疗和制药为主的医药实践、以之指导饮食起居的生活实践两类传承类型.这些传承方式对《四部医典》文化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完玛仁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4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均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并维持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静脉麻醉用药量以及躁动、镇静、舒适度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检测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评分及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患者静脉麻醉用药量,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患者全麻后身体舒适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林;何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8月 ~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2例进行研究,主要进行疼痛管理护理.分析疼痛管理护理的效果.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后疼痛情况有显著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等能力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安宁疗护时强化疼痛管理可减少患者痛苦,提升生活能力,有应用价值.

    作者:方森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糜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讨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糜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110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宫颈糜烂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阴道镜下活检)和对照组(宫颈刮片检测).结果:在宫颈癌的检出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根据研究发现,宫颈糜烂发生率低的年龄段在20到30岁,宫颈糜烂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31到40岁.结论:对宫颈糜烂的患者实行阴道镜下活检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宫颈癌的发病率,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10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给予患者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研究两组患者的腰痛情况、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更高,P<0.05.结论 给予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缓解疼痛,提升伤椎功能恢复评分,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杨长山;丛岩峰;付云龙;郝仁义;李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DCA循环法在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体检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在2017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护理改进,对2016年和2017年体检者对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体检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7年体检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6年(P<0.05);2017年体检者的护理满意率均高于2016年(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体检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凌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儿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科学、客观分析小儿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方法:笔者结合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00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分析,把100位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对照组进行匹多莫德单纯用药治疗,对实验组进行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有效率为66.00%、94.00%,IgG水平为(7.77±2.01)g/L、(8.91±1.36)g/L,复发时间为(2.01±1.06)d、(3.91±1.01)d,两个小组在本文的分析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所有100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或者毒副反应.结论:从本次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科学的把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使用,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并且好于单纯的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延缓复发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唐玲花;薛春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34例展开试验.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从对症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四个方面入手加强护理,使患者就医情绪明显得到改善,术后不良事件概率明显降低,建议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永玲;郭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根据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A组)和无出血组(B组),同时选取35名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压积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计数低于B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有助于帮助医师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情况及出血情况,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支持.

    作者:王祝庆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手术病人预后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科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焦虑、 抑郁、 强迫、 恐惧、 躯体化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临床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汪锦幸;叶京英;吴薇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名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利用鼻咽癌生活质量量表(FACT)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健康、社会家庭健康、情绪稳定、功能健全、头颈肿瘤附加注意事项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杨文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84例临床分析思路构建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高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84例,现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分析.结果: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结论:高龄老年CAP患者因年龄大,身体各方面机能逐渐衰弱,在临床上的表现比较复杂,很难进行准确的识别,由此会延误治疗的佳时机,导致病死率不断增加,为提高治愈率需要充分的认识该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骆善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骨髓穿刺中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 探讨骨髓穿刺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本院收治的86例需行骨髓穿刺的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在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骨髓穿刺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杨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时间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减少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王兰香;张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