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李向阳;陈京南
总结98例患者产后出血及急救的护理对策.包括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妊娠各期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以及抗休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急救护理,认为预防性做好妊娠各期及急救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止血带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24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上午应用圆止血带,下午应用自制扁止血带,比较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应用自制扁止血带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疼痛程度轻(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自制扁止血带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谢文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利百素凝胶治疗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局部涂擦利百素凝胶.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24h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x<'2>=8.80,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百素凝胶涂擦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确切,且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谢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娩后产妇患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0月住院分娩的400例产妇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专人测评并随访,了解分析产妇的心理状况.结果 400例产妇在分娩后4周内出现抑郁症的有128例.其中27例为生理因素.48例为心理因素,53例为社会因素,分娩导致产妇出现情绪抑郁,睡眠紊乱等抑郁症的症状,症状与分娩呈正相关.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分娩后产妇患抑郁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迫切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健康知识宣教,需要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刘薇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47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难点,包括交流沟通障碍、行为异常、走失、易激惹、有暴力攻击和破坏性行为、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行为、生活自理有缺陷、进食服药依从性差.护理对策包括有效沟通,有准备控制异常行为,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顾,协助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家属及陪护的健教指导.认为掌握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难点及其对策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腊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219例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引流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防止感染,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X线检查时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和探讨实施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 300名2~7岁进行X线检查前接受心理护理的患儿,护理前后采用交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按Frankly心理学分类法进行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患儿的反抗、紧张恐惧、怯医不安等不良心理有改善(X2=65.416,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X线检查前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能减轻或避免不良的心理行为反应.
作者:刘慧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162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体会,包括环境、物品准备、检查前保暖、心理护理、合理哺喂、检查中护理,检查后监测生命体征,随诊指导等,认为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及时积极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降低儿童盲症.
作者:唐晓荣;王平;陶利娟;田密;张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的2组患者进行效果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伤口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伤口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创伤小、效果可靠且治疗护理简便.
作者:邓冬梅;张根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花;房夏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小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采用针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中的恐惧程度、术后生命体征及施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血压、心率、呼吸、顺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施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对手术的适应性,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解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30例口服希罗达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胡淑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皮肤深度创伤皮肤移植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将40例皮肤深度创伤进行皮肤移植患者随机抽取2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皮肤移植封闭创面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皮肤深度创伤皮肤移植的成活率.
作者:刘道东;刘道林;李严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64例胎盘早剥的早期观察与护理,以期改善母婴结局.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产前观察与护理、产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认为重视胎盘早剥的危害性,分析是否有诱因存在,注意孕妇生命体征、阴道流血、胎心胎动情况,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征象,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协助医生作好急救处理,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清;廖念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18例嗅沟脑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血糖监测、健康指导,术后严密现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艾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80例头颈肿瘤切除后即刻显微修复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后出现的心理问题、伤口观察、呼吸道管理、饮食营养等同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认为积极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使显微外科手术顺利进行,提高皮瓣成活率,保证了患者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
作者:欧阳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67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1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南天仙子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2组疗效.结果 1d、3d、5d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南天仙子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作者:胡凌;彭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对择期手术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的情况.方法 将112例首次外科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6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照组(56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入院时用焦虑自评量置(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情绪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人文关怀后,术前1天及出院前1天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值和抑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加强人文关怀可有效减轻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并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
作者:费华华;焦东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效果.方法 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功、操作成绩、能力各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带教质量,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
作者:周叔霖;陶琼;刘荷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促进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效果.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6月应用护理程序于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为观察组,2001年6月~2003年5月用传统方法于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检查评分结果和病人、医生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分别为68.33%、95.83%;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医生满意率分别为72.50%、94.16%,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为(74.24±3.50),(83.64±2.6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绪论护理程序应用到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质量管理中,可促进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捷玲;马雨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