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闭式引流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体会

肖倩

关键词:胸腔积液, 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摘要:总结219例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引流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防止感染,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Bayer348血气分析仪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使用体会

    总结Bayer348血气分析仪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使用体会.常见的故障分类包括堵塞、吸样后标本自动冲掉、不吸样本、注标失效等.认为采用合适的抗凝剂浓度,保持整个采样管路的通畅,可有效避免故障发生.

    作者:贺芬萍;高喜容;周钝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回顾总结653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包括术前评估、心理护理、造影时的特殊注意事项、用药护理等,认为全面的观察护理,医护患密切配合能大限度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李懿;向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盆底功能失调型便秘生物反馈治疗与护理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失调型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32例盆底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采用自身前后的对照方法,比较便秘症状与直肠肛门压力情况.结果 21例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示直肠感觉阈值,大耐受容量,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较治疗前降低,盆底肌的反常收缩消失,恢复正常排便,治愈率65.5(p<0.05);6例排便次数,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84.4%(P<0.05);3例无效,2例失访.结论 盆底功能失调型便秘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行为和心理治疗.医护人员良好的态度,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作者:罗维珍;苏冀;刘瑞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促进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效果.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6月应用护理程序于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为观察组,2001年6月~2003年5月用传统方法于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检查评分结果和病人、医生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分别为68.33%、95.83%;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医生满意率分别为72.50%、94.16%,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为(74.24±3.50),(83.64±2.6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绪论护理程序应用到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质量管理中,可促进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捷玲;马雨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住院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特征调查分析

    总结126例住院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包括家属在患者病初期及病情好转期间的心理特征,在患者病情恶化期间的心理特征,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等,认为针对癌症患者家属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特征,对其进行同步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陈云芳;刘高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发展的哲学思考

    阐述循证护理的定义、发展状况、产生的内在科学根据及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并对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要坚持循证护理的发展方向,旨在帮助护理人员加强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循证护理观念、认识到循证护理取代经验护理的必然性.

    作者:殷婷婷;严谨;孙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度脱水婴幼儿采用负压头皮静脉穿刺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留观室中度脱水耍幼儿采用负压头皮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方法 600例中度脱水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310例负压头皮静脉穿刺为观察组,290例常规头皮静脉穿刺为对照组,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5.16%,对照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4.48%,二者有显著差异性(x2=18.98,p<0.01).结论 中重度脱水患儿及末梢循环不良患者采用负压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冯惠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妊娠各期预防产后出血及急救的护理

    总结98例患者产后出血及急救的护理对策.包括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妊娠各期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以及抗休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急救护理,认为预防性做好妊娠各期及急救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62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

    总结162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体会,包括环境、物品准备、检查前保暖、心理护理、合理哺喂、检查中护理,检查后监测生命体征,随诊指导等,认为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及时积极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降低儿童盲症.

    作者:唐晓荣;王平;陶利娟;田密;张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纳络酮3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纳络酮3种静脉给药方法与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关系.方法 将156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50例,先静脉注射纳络酮0.8mg,半小时后微量泵给药(纳络酮成人血浆半衰期30~81min);B组54例,微量泵给药;C组52例,先静脉注射0.8mg,半小时后静脉滴注给药.对3组进行比较,主要评价内容为平均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A组平均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其他2组(P<0.01);B组平均清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平均住院时间延长(p<0.01);C组平均住院时间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先静脉注射纳络酮再微量泵均速给药,既可促进清醒,缩短住院时间.又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提高治疗与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学英;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例硬膜外脓肿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硬膜外脓肿是神经外科急症,临床上较少见,在诊断上亦较困难.本科于2000年以来收治2例硬膜外脓肿的病人,病人病程较长,因而延误手术时机,脊髓发生不可逆功能损害,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炎性病变虽治愈,但病人的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造成病人完全性瘫痪.

    作者:易晓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7kg以下先心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结74例7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包括呼吸机的选择及参敷设置,呼吸道的管理,脱机、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后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认为术后做好机械通气期间、撒机前后及拔除气管插管后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黄胜;李向阳;陈京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中配合

    总结2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中护理配合.认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手术体位的正确放置,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保证术中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郑荣;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对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对择期手术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的情况.方法 将112例首次外科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6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照组(56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入院时用焦虑自评量置(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情绪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人文关怀后,术前1天及出院前1天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值和抑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加强人文关怀可有效减轻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并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

    作者:费华华;焦东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结本县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包括非法执业现象普遍、制度不完善、法制观念淡薄,存在潜在感染等,认为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亟待上级护理专家进行指导、规范,乡镇卫生院护士的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作者:李烨;黄翠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分娩后产妇患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0月住院分娩的400例产妇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专人测评并随访,了解分析产妇的心理状况.结果 400例产妇在分娩后4周内出现抑郁症的有128例.其中27例为生理因素.48例为心理因素,53例为社会因素,分娩导致产妇出现情绪抑郁,睡眠紊乱等抑郁症的症状,症状与分娩呈正相关.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分娩后产妇患抑郁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迫切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健康知识宣教,需要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刘薇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两种留置针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采用Y型与直型留置针留置效果.方法 98例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儿应用直型留置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儿应用Y型留置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比留置天数.结果 现察组患儿留置导管部分滑出折叠、被患儿用手拔掉导管或被患儿头部摩擦滑脱导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婴幼儿应用Y型留置针可减少患儿再穿刺次数,减少患儿及家属痛苦,提高医护质量,减少纠纷.

    作者:杨育燕;陈自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的护理

    总结了425例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留置双J管的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血尿、尿路刺激症、尿液返流等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卫生,指导患者出院后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预防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双J管支架内引流能有效地预防止逆行感染、输尿管术后尿漏和狭窄.

    作者:高艳玲;周春凌;蒋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高压氧治疗与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和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出血后脑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18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加随意自我锻炼;治疗组9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62.2%(p<0.05).结论 高压氧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出血后脑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

    作者:廖莲凤;朱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及伤后3个月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出现的护理问题和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伤后3个月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减少护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聂定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