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陈小平;陈蜀萍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肿瘤,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CRI发生率;观察并比较CRI组与无CRI组年龄、置管次数、导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及应用化疗、高营养药物的频率、合并症、病情、合用激素者等方面差异并进行X2检验.结果 CRI感染率9.2%;影响CRI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60岁、多次置管、导管尖端位于SVC-RA交界处、长期留置、多周期化疗、静脉高营养≥15d、存在合并症及应用激素、病情重等.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RI难以完全避免,可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皮肤消毒、重视导管接头消毒、保持导管通畅、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方法的教育等措施来预防.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元化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选择80名护生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前后对带教老师为人师表、工作热情、言传身教、讲座技巧、查房技巧、理论水平、操作水平、解答疑问、沟通能力、激发兴趣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择100名带教老师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前后老师的操作准确性、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以及对护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教学查房、教学讲座是否满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元化教学法使用前后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为人师表、工作热情、言传身教、讲座技巧、查房技巧、理论水平、操作水平、解答疑问、沟通能力、激发兴趣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带教老师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前后老师的操作准确性、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以及对护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教学查房、教学讲座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护生的临床实习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琼;许小明;刘艾;周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门诊不孕妇女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门诊不孕症妇女的心身健康状况,为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19例门诊不孕妇女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身症状的调查.结果 门诊不孕妇女有较高的抑郁、敌对和强迫症状.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改善门诊不孕妇女的心身健康状况.

    作者:颜朝晖;曾亚荣;卢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伴缓慢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死多见,急性前壁、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者较为少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右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房压力增高,高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

    作者:张承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麻疹患儿选择佳皮试部位的探讨

    目的 选择麻疹患儿佳皮试部位.方法 对80例需做青霉素皮试的患儿40例(对照组)选择前臂内侧,40例(试验组)选择脚背作为皮试部位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前臂内侧部位做皮试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足背部皮试(p<0.01).结论 麻疹患儿选择脚背皮肤做皮试,结果易于判断,减少了生理盐水对照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临床工作量.

    作者:贺双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及早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行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通过谈话交流、询问、间接调查的方式,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1月后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2组在各项护理指标改善和不良心理问题的改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 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月春;覃正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配合与术后观察

    总结1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腰水池-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颅内压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

    作者:陈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治疗肝病出现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1].本院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肝炎患者,疗效显著.但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并发症.

    作者:唐竹英;尚春丽;黄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6例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组和中药熏洗组各46例,中药熏蒸组采用中药药浴机熏蒸全身,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熏洗法.护理重点是给予心理疏导,饮食调理以及皮肤护理.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82.6%,对照组总显效率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使用简便、安全,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熏洗治疗,能提高惠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结了35例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和护理体会.认为药物灌肠配合基础治疗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氨,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该组病例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血氨下降,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伟球;邹素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1小时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对38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实施1小时疗法,即用1%匹罗卡品滴眼液连续点患眼1小时.认为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实施1小时疗法,能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尚先翠;陈月春;蔡秋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定时热湿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定时热湿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用定时热湿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气道.观察2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定时热湿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珍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影响急诊科护理告知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探讨急诊科履行护理告知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如急诊工作性质特殊而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理念陈旧,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欠缺,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提出对策.提高急诊护理告知效果对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医院整体形象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丽;毛平;余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10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总结了410例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颜艳;王海燕;唐碧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离断复位术的观察与护理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Hochestellen在1893年首先于尸解中发现此病[1].主要原因是下腔V胚胎发育异常使右输尿管位置异常,右侧上1/3位于腔静脉之后,输尿管向下腔静脉背后,再从前方走出和正常输尿管一样走向,下行达膀胱,称为静脉后输尿管,其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积水,男性多于女性,约3: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30~40岁之间[2],以右侧多见.

    作者:杨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植物人孕妇围产期的皮肤护理体会

    介绍了1例植物人孕妇足月顺产正常男婴的护理的经验.主要有2点:多管道的无菌管理和皮肤护理.并介绍了护理质控小组的成立及作用.

    作者:路敏;杨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海洛因依赖患者自愿脱毒后的家庭干预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5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自愿脱毒成功(尿检阴性)后,行纳曲酮冲击快速防复吸治疗,出院后随机平均分成2组,干预组在纳曲酮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另一组设为对照组,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及纳曲酮维持治疗,不提供家庭干预,追踪观察6个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受家庭干预治疗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患者复吸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改善海洛因依赖自愿脱毒患者的社会功能,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降低患者的近期复吸率.

    作者:陈碧英;姜积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训练的探讨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以期提高他们的住院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50例住院AD患者进行康复训练0.5年,包括综合能力训练、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同时设对照组50例.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RS-4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简单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评定.结果 训练0.5年后NORS-40、AD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MM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病人的行为能力,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慧君;李文杰;蔡剑婷;诸雪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特护组在危重病人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方法 对102例危重病人在同期内进行不同护理服务方式配合医疗抢救和护理,根据抢救成功次数和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特护组个案护理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未特护的功能制护理,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本院护理部利用护士休息时间,选择经培训后高素质年轻护士特护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由89.1%提高到96.8%,危重病人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6.1%.

    作者:赵娟;俞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密盖息致迟发性急性腹痛

    密盖息(通用名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是调节钙代谢,抑制甲状旁腺的激素类药物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Paget氏骨病(变形性骨炎),高钙血症和高钙血症危象等疾病.不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

    作者:杨传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毒蕈中毒病人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总结了5例毒蕈中毒病人的急救和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以及对胃肠炎期、假愈期、肝损害期、脑损害期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成功解救毒蕈中毒病人的关键.

    作者:周芳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