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护组在危重病人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赵娟;俞林华

关键词:特护组, 危重病人, 抢救(急救)
摘要:目的 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方法 对102例危重病人在同期内进行不同护理服务方式配合医疗抢救和护理,根据抢救成功次数和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特护组个案护理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未特护的功能制护理,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本院护理部利用护士休息时间,选择经培训后高素质年轻护士特护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由89.1%提高到96.8%,危重病人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6.1%.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 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减少和降低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规范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门诊口腔科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结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 加强基层医院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规范管理,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1998年以来口腔科感染率为0%.

    作者:刘金良;吴莲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羟基喜树碱应用精细过滤输液器预防静脉炎的观察

    目的 观察精细过滤输液器用于羟基喜树碱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输注羟基喜树碱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输液时其血管红肿、疼痛等发生率低于普通输液器滴注(p<0.01).结论 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黄翔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效应.方法 建立护理工作绩效量化综合评价体系,对科室、护士长、护士分层次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 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教学、科研、护理安全等主要评价指标得分均较往年有明显增长,显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结论 综合量化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护理管理效应并促进护士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谢娟;邹勤;杜晓红;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87例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43例,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5℃,对照组44例,RT控制在36.5~37.5℃,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乳酸、血气及电解质,伤后3个月根据GC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无显著差异;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尹文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

    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130例静脉留置针应用者在并发症发生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寻求实证,制订护理方案.认为循证护理方法在指导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实践中减少了并发症发生,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方萍萍;刘雪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采集后在制备成份血的过程中,时常有破袋现象,从而导致血液资源的浪费,也给血站造成了经济损失.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血袋连接管道热合的度,同时血袋装入离心杯时要正确放置并避免空腔.

    作者:毛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妇产科手术腰硬麻醉并发症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对307例妇产科手术腰硬麻醉并发症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杜静锋;杜合英;胡丽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开展中心供应的体会

    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及其它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作者:廖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外科危重的急腹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种临床先进技术介入的综合治疗可使SAP病死率下降至20%以下.因其临床表现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增大、病程较长、且需要长期禁食,营养支持是病人顺利渡过SAP急性期,维持机体主要脏器结构和功能,改善机体状况的重要手段[1],通过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本文就SAP的肠内外营养的有关问题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赵桂英;俞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介绍一种自制乳化碘油的方法

    40%碘化油注射液,常作为一种栓塞剂应用于介入放射学领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如肝癌患者的栓塞治疗.在栓塞肝癌时,为了避免栓塞剂损害正常肝组织,医生多采用3F的微导管作超选择插管后,再将栓塞剂注入瘤体内.

    作者:胡道珍;邢丽华;汤永谦;沈正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52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燕红;侯秋秀;张萍;黎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运用临床路径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探讨

    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路径来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分娩的5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2006年1月~9月分娩的486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将2组住院各项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住院费用要低.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能够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

    作者:唐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

    通过对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减少对清醒期病人刺激的安全护理,防止病人摔伤、皮肤压伤、烫伤、烧伤,安全用药、输液、输血,预防感染、物品遗留、标本遗失等.认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是消除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桂元;马育璇;朱映霞;谢卫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6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目的 分析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抽查全院同一时段出院的危重病人病历,下病危时间大于7d,每个科室抽2份,共46份.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体温单绘制失真.结论 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书写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应针对出现的原因,加强护士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何俊杰;傅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临床特点及护理

    随着近视人数的增多,隐性眼镜的普及,角膜上皮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处于文化区,近年来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的就诊率约占眼科门诊的1/6,了解角膜上皮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对治疗角膜上皮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病因

    作者:惠聪亮;姚秋云;徐昌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诊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 对36例急诊医疗纠纷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 发生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护患沟通不充分、责任性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急诊意识不强、医疗费用问题等.结论 要有效防止急诊医疗纠纷,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急诊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加强业务培训,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维护医患良好关系.

    作者:刘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儿童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护理

    总结86例(96眼)儿童眼外伤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及时、正确的处置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融合医患关系.

    作者:孙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了解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3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病人口服抗纤颗粒,对照组病人口服西药秋水仙碱,分别于6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纤颗粒后,肝纤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项目中纳差、乏力、腹胀、面色薰黑、肝区疼痛、肝掌、蜘蛛痣症状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结论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碱.

    作者:权凌;郑美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总结了7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饮食活动等.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艳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巴氯芬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巴氯芬对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巴氯芬治疗,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苯妥英、硝苯地平、东莨菪碱等常规治疗.应用Ridit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58%(p<0.05),治疗组服药第1天起效率86%,对照组服药第1天起效率21%(p<0.01);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p<0.01),不良反应少.结论 巴氯芬是治疗顽固性呃逆较为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晓君;陈协辉;陈佩燕;王梦燕;陈燕君;郭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