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选择80名护生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前后对带教老师为人师表、工作热情、言传身教、讲座技巧、查房技巧、理论水平、操作水平、解答疑问、沟通能力、激发兴趣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择100名带教老师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前后老师的操作准确性、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以及对护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教学查房、教学讲座是否满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元化教学法使用前后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为人师表、工作热情、言传身教、讲座技巧、查房技巧、理论水平、操作水平、解答疑问、沟通能力、激发兴趣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带教老师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前后老师的操作准确性、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以及对护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教学查房、教学讲座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护生的临床实习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琼;许小明;刘艾;周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5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自愿脱毒成功(尿检阴性)后,行纳曲酮冲击快速防复吸治疗,出院后随机平均分成2组,干预组在纳曲酮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另一组设为对照组,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及纳曲酮维持治疗,不提供家庭干预,追踪观察6个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受家庭干预治疗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患者复吸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改善海洛因依赖自愿脱毒患者的社会功能,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降低患者的近期复吸率.
作者:陈碧英;姜积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水枕是夏季广泛应用的一种防暑产品,它内部为冰片化成的水,中层为薄海绵,外层为各种花色的软塑料布,用于脑卒中患者翻身护理,可起到降低体温、预防压疮等功效.我科自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80例脑卒患者护理过程中,用水枕代冰枕、冰袋、软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外科危重的急腹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种临床先进技术介入的综合治疗可使SAP病死率下降至20%以下.因其临床表现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增大、病程较长、且需要长期禁食,营养支持是病人顺利渡过SAP急性期,维持机体主要脏器结构和功能,改善机体状况的重要手段[1],通过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本文就SAP的肠内外营养的有关问题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赵桂英;俞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及早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行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通过谈话交流、询问、间接调查的方式,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1月后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2组在各项护理指标改善和不良心理问题的改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 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月春;覃正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总结了126例老年人眼科门诊手术的护理,认为通过术前慎重选择患者,完善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玉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抽查全院同一时段出院的危重病人病历,下病危时间大于7d,每个科室抽2份,共46份.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体温单绘制失真.结论 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书写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应针对出现的原因,加强护士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何俊杰;傅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开展护理培训实践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建立健全系统护理培训管理组织和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考核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院内、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护理培训.结果 对活动开展前(2004年)与开展后2年(2006年)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技术水平、科研能力、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了护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并取得实效.
作者:周菊芳;陈春清;潘建华;曾瑜;陈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3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病人口服抗纤颗粒,对照组病人口服西药秋水仙碱,分别于6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纤颗粒后,肝纤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项目中纳差、乏力、腹胀、面色薰黑、肝区疼痛、肝掌、蜘蛛痣症状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结论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碱.
作者:权凌;郑美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总结了35例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和护理体会.认为药物灌肠配合基础治疗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氨,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该组病例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血氨下降,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伟球;邹素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通过对96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住院惠儿实施整体护理,评估有关患儿及家长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诊断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就诊和住院及出院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专科护理人员的职能,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有关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特点及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达到科学治疗和护理此病的目的.
作者:郭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诊救治及护理改进的效果评价.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人,对照组51人.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中做到足量、重复使用复能剂,早期较长时间使用脱水剂,积极补钾,护理中加强药物应用时的护理,微泵注射阿托品,尽早鼻饲,及时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对照组患者沿用以往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减少和降低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规范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门诊口腔科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结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 加强基层医院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规范管理,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1998年以来口腔科感染率为0%.
作者:刘金良;吴莲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CRI发生率;观察并比较CRI组与无CRI组年龄、置管次数、导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及应用化疗、高营养药物的频率、合并症、病情、合用激素者等方面差异并进行X2检验.结果 CRI感染率9.2%;影响CRI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60岁、多次置管、导管尖端位于SVC-RA交界处、长期留置、多周期化疗、静脉高营养≥15d、存在合并症及应用激素、病情重等.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RI难以完全避免,可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皮肤消毒、重视导管接头消毒、保持导管通畅、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方法的教育等措施来预防.
作者:陈小平;陈蜀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近视人数的增多,隐性眼镜的普及,角膜上皮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处于文化区,近年来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的就诊率约占眼科门诊的1/6,了解角膜上皮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对治疗角膜上皮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病因
作者:惠聪亮;姚秋云;徐昌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52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燕红;侯秋秀;张萍;黎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对307例妇产科手术腰硬麻醉并发症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杜静锋;杜合英;胡丽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路径来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分娩的5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2006年1月~9月分娩的486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将2组住院各项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住院费用要低.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能够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
作者:唐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50例)采用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50例)采用留置针与普通输液器输液,然后比较2组局部血管及全身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及输液反应少,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既可以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又可以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改善医疗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玉;余焱;殷晓俊;许周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传统的腹腔穿刺抽液是将穿刺针尾连接1个橡胶管,以便和注射器相连,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如此反复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目前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并留置导管,克服了传统穿刺抽液的缺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淑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