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赵桂英;俞林华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营养支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机体, 结构和功能, 肠内外营养, 综合治疗,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临床表现, 高治愈率, 分解代谢, 病程较长, 急性期, 急腹症, 病死率, 并发症, 综述, 增强, 脏器
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外科危重的急腹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种临床先进技术介入的综合治疗可使SAP病死率下降至20%以下.因其临床表现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增大、病程较长、且需要长期禁食,营养支持是病人顺利渡过SAP急性期,维持机体主要脏器结构和功能,改善机体状况的重要手段[1],通过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本文就SAP的肠内外营养的有关问题与护理综述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艾迪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艾迪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加思密达灌肠,观察组采用艾迪莎研碎后加生理盐水灌肠.结果 观察组在20d内有39人有效,临床治愈好转率67.5%,总有效率97.5%,而对照组在20d内.有26人有效,临床治愈好转率50%,总有效率65%,经统计学分析,2组疗效p<0.01,2组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时间p<0.05,均有显著差异.提示艾迪莎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意义.结论 艾迪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安全、效果明显、令人满意.

    作者:王昕;张军洁;李露;尚文秀;李鸣华;王颖;王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实用的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方法.方法 将256例脊柱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其中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如口服缓泻剂、清洁灌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针灸治疗便秘,既可以免除灌肠时体位改变带来的痛苦,又可以避免口服缓泻药所带来的依赖性,且疗效明显,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解除便秘的好方法.

    作者:陈姣媛;熊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开展中心供应的体会

    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及其它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作者:廖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对72例老年疑似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对确诊的60例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合心理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健康教育等全方位护理,诊治过程进行顺利,疗效显著.

    作者:傅柳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本文将近年来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亚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臀部肌肉注射不同定位法安全注射区的比较

    目的 对成人十字法(UOQB)、连线法(UOAL)、背臀区(DR)臀肌注射部位在安全注射证据解剖学上比较三区的优劣,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指导和证据基础上的评估依据.方法 成人尸体标本38例分男女2组臀肌注射区解剖,以自行设计的注射风险因素积分方案累计积分,以积分均值反映三区的风险水平(SL);以不同定位法的连线长度和相应变异系数(CV)评估三区的个体差异.结果 各性别UOQB、DR区之间、同一区性别之间SL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UOQB、DR区与UOAL区SL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CV值UOQB大(11.0%),UOAL区小(8.8%):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UOAL区作为注射部位具备较小的个体差异,同时注射SL较低,在解剖学上证明是优的注射选择部位.

    作者:周艳;黄丽华;范立新;李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及早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行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通过谈话交流、询问、间接调查的方式,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1月后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2组在各项护理指标改善和不良心理问题的改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 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月春;覃正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妇产科手术腰硬麻醉并发症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对307例妇产科手术腰硬麻醉并发症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杜静锋;杜合英;胡丽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麻疹患儿选择佳皮试部位的探讨

    目的 选择麻疹患儿佳皮试部位.方法 对80例需做青霉素皮试的患儿40例(对照组)选择前臂内侧,40例(试验组)选择脚背作为皮试部位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前臂内侧部位做皮试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足背部皮试(p<0.01).结论 麻疹患儿选择脚背皮肤做皮试,结果易于判断,减少了生理盐水对照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临床工作量.

    作者:贺双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围手术期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手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107例(均为Ⅱ型糖尿病),与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胆囊结石病人1545例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人的胆囊病变程度,急诊手术,术后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胆囊化脓,坏疽,急诊手术,术后伤口感染或延期是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围手术期高危因素,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凌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电子胃肠镜的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电子胃肠镜系精密、昂贵的光学和电子仪器,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可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大限度地提高仪器的使用效能[1].

    作者:谢昭云;羊小丽;李超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密盖息致迟发性急性腹痛

    密盖息(通用名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是调节钙代谢,抑制甲状旁腺的激素类药物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Paget氏骨病(变形性骨炎),高钙血症和高钙血症危象等疾病.不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

    作者:杨传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引流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腹腔穿刺抽液是将穿刺针尾连接1个橡胶管,以便和注射器相连,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如此反复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目前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并留置导管,克服了传统穿刺抽液的缺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淑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诊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 对36例急诊医疗纠纷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 发生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护患沟通不充分、责任性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急诊意识不强、医疗费用问题等.结论 要有效防止急诊医疗纠纷,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急诊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加强业务培训,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维护医患良好关系.

    作者:刘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特护组在危重病人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方法 对102例危重病人在同期内进行不同护理服务方式配合医疗抢救和护理,根据抢救成功次数和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特护组个案护理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未特护的功能制护理,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本院护理部利用护士休息时间,选择经培训后高素质年轻护士特护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由89.1%提高到96.8%,危重病人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6.1%.

    作者:赵娟;俞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合理情绪疗法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学中一种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anory disease,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纠正患者不合理信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在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RET技术贯穿于全程健康教育中,观察COPD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结果 引入RET技术于护理中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减少.结论 RET技术应用于COPD患者,能纠正患者非理性观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来源分析与防护对策

    分析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来源,探讨防护对策.认为介入室的X射线、抗肿瘤药物和血源性病原体为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三大来源.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设施的配置,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规范岗前培训,遵守操作规程,可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刘壁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管理

    介绍了县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管理体会.认为制定带教目标及实习计划、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加强岗前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与终末管理等,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升了全院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生实习质量及带教老师满意度,推动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使医院护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对精神病人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的效果观察

    出院后护理随访目前在精神科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对精神病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于2002年4月对本院200例出院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观察组开展护理随访工作,结果发现,护理随访能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病人的病情复发率.现将调查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乃萍;陈为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离断复位术的观察与护理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Hochestellen在1893年首先于尸解中发现此病[1].主要原因是下腔V胚胎发育异常使右输尿管位置异常,右侧上1/3位于腔静脉之后,输尿管向下腔静脉背后,再从前方走出和正常输尿管一样走向,下行达膀胱,称为静脉后输尿管,其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积水,男性多于女性,约3: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30~40岁之间[2],以右侧多见.

    作者:杨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