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傅柳英

关键词:老年,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护理
摘要:对72例老年疑似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对确诊的60例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合心理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健康教育等全方位护理,诊治过程进行顺利,疗效显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了解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3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病人口服抗纤颗粒,对照组病人口服西药秋水仙碱,分别于6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纤颗粒后,肝纤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项目中纳差、乏力、腹胀、面色薰黑、肝区疼痛、肝掌、蜘蛛痣症状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结论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碱.

    作者:权凌;郑美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巧用水枕护理脑卒中患者

    水枕是夏季广泛应用的一种防暑产品,它内部为冰片化成的水,中层为薄海绵,外层为各种花色的软塑料布,用于脑卒中患者翻身护理,可起到降低体温、预防压疮等功效.我科自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80例脑卒患者护理过程中,用水枕代冰枕、冰袋、软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对精神病人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的效果观察

    出院后护理随访目前在精神科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对精神病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于2002年4月对本院200例出院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观察组开展护理随访工作,结果发现,护理随访能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病人的病情复发率.现将调查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乃萍;陈为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来源分析与防护对策

    分析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来源,探讨防护对策.认为介入室的X射线、抗肿瘤药物和血源性病原体为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三大来源.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设施的配置,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规范岗前培训,遵守操作规程,可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刘壁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毒蕈中毒病人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总结了5例毒蕈中毒病人的急救和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以及对胃肠炎期、假愈期、肝损害期、脑损害期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成功解救毒蕈中毒病人的关键.

    作者:周芳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50例)采用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50例)采用留置针与普通输液器输液,然后比较2组局部血管及全身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及输液反应少,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与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应用既可以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又可以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改善医疗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玉;余焱;殷晓俊;许周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10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总结了410例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颜艳;王海燕;唐碧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1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回顾性总结21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观察及护理,认为抢救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洗胃、催吐、导泻等方法,并及时使用相关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实行全方位护理,使患者有良好的预后及转归.

    作者:羊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重度气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失败的抢救与护理

    支气管结核主要侵犯主支气管,由于结核的增殖结节病变以及病变修复中的瘢痕组织增生导致了气道重度狭窄,患者主要表现有高调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狭窄段远端的肺部感染[1].而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可有效地治疗各种良性原因所造成的气道狭窄,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2].

    作者:瞿云中;唐湘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方法 选用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和穿刺部位对60名受试者进行OGTT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采用22G留置针先用肘部、前臂上1/2进行OGTT试验和胰岛素水平测定的取血效果佳.结论 可采用留置针代替普通注射器反复穿刺抽血测定OGTT.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麻疹患儿选择佳皮试部位的探讨

    目的 选择麻疹患儿佳皮试部位.方法 对80例需做青霉素皮试的患儿40例(对照组)选择前臂内侧,40例(试验组)选择脚背作为皮试部位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前臂内侧部位做皮试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足背部皮试(p<0.01).结论 麻疹患儿选择脚背皮肤做皮试,结果易于判断,减少了生理盐水对照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临床工作量.

    作者:贺双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护理

    回顾性总结2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以便有效地预防OHSS的发生.对20例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严密监测,及早发现症状并予以对症处理,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彭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PH治疗脱垂性痔的围手术期护理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作者:朱淑兴;黄彬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断指再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5例断指再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重点加强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用药指导、切口管理,同时重视心理护理,早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断指均成活,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提出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心身康复.

    作者:张丽琴;陆晓萍;刘铭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治疗肝病出现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1].本院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肝炎患者,疗效显著.但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并发症.

    作者:唐竹英;尚春丽;黄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6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目的 分析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抽查全院同一时段出院的危重病人病历,下病危时间大于7d,每个科室抽2份,共46份.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体温单绘制失真.结论 危重病人护理病历书写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应针对出现的原因,加强护士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何俊杰;傅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52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燕红;侯秋秀;张萍;黎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例宫腔通液术中糜蛋白酶过敏分析

    通过对4例宫腔通液术中糜蛋白酶过敏分析,说明应重视观察宫腔通液术中糜蛋白酶过敏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作者:陈弄璋;张爱萍;蔡小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电子胃肠镜的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电子胃肠镜系精密、昂贵的光学和电子仪器,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可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大限度地提高仪器的使用效能[1].

    作者:谢昭云;羊小丽;李超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离断复位术的观察与护理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Hochestellen在1893年首先于尸解中发现此病[1].主要原因是下腔V胚胎发育异常使右输尿管位置异常,右侧上1/3位于腔静脉之后,输尿管向下腔静脉背后,再从前方走出和正常输尿管一样走向,下行达膀胱,称为静脉后输尿管,其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积水,男性多于女性,约3: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30~40岁之间[2],以右侧多见.

    作者:杨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