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来源分析与防护对策

刘壁华

关键词:介入, 护士, 危害, 防护
摘要:分析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来源,探讨防护对策.认为介入室的X射线、抗肿瘤药物和血源性病原体为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三大来源.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设施的配置,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规范岗前培训,遵守操作规程,可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危害.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外科危重的急腹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种临床先进技术介入的综合治疗可使SAP病死率下降至20%以下.因其临床表现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增大、病程较长、且需要长期禁食,营养支持是病人顺利渡过SAP急性期,维持机体主要脏器结构和功能,改善机体状况的重要手段[1],通过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本文就SAP的肠内外营养的有关问题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赵桂英;俞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总结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经验.置管前主要护理措施为:正确掌握置管的适应证,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好同意书,选择好置管的静脉(好选择贵要静脉);置管后主要护理措施为:预防感染,保持管道通畅、固定,采用正确的导管冲洗和封管方法,防止导管移位、堵塞和断裂.中心静脉置管是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重要护理技术,对于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妥善固定,做好导管护理是PICC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来源分析与防护对策

    分析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来源,探讨防护对策.认为介入室的X射线、抗肿瘤药物和血源性病原体为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三大来源.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设施的配置,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规范岗前培训,遵守操作规程,可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刘壁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开展中心供应的体会

    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及其它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作者:廖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方法 选用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和穿刺部位对60名受试者进行OGTT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采用22G留置针先用肘部、前臂上1/2进行OGTT试验和胰岛素水平测定的取血效果佳.结论 可采用留置针代替普通注射器反复穿刺抽血测定OGTT.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临床特点及护理

    随着近视人数的增多,隐性眼镜的普及,角膜上皮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处于文化区,近年来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上皮病的就诊率约占眼科门诊的1/6,了解角膜上皮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对治疗角膜上皮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病因

    作者:惠聪亮;姚秋云;徐昌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运用临床路径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探讨

    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路径来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分娩的5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2006年1月~9月分娩的486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将2组住院各项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住院费用要低.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能够降低孕产妇住院费用.

    作者:唐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对90起护理缺陷的分析与防范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一是要千方百计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正效果,更快、更多、更好地治愈病人;另一方面是谨慎而周密地防止护理工作的负效果,把护理缺陷的发生控制到低限度.

    作者:杨曼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

    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130例静脉留置针应用者在并发症发生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寻求实证,制订护理方案.认为循证护理方法在指导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实践中减少了并发症发生,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方萍萍;刘雪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例宫腔通液术中糜蛋白酶过敏分析

    通过对4例宫腔通液术中糜蛋白酶过敏分析,说明应重视观察宫腔通液术中糜蛋白酶过敏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作者:陈弄璋;张爱萍;蔡小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CRI发生率;观察并比较CRI组与无CRI组年龄、置管次数、导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及应用化疗、高营养药物的频率、合并症、病情、合用激素者等方面差异并进行X2检验.结果 CRI感染率9.2%;影响CRI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60岁、多次置管、导管尖端位于SVC-RA交界处、长期留置、多周期化疗、静脉高营养≥15d、存在合并症及应用激素、病情重等.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RI难以完全避免,可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皮肤消毒、重视导管接头消毒、保持导管通畅、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方法的教育等措施来预防.

    作者:陈小平;陈蜀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诊救治及护理改进的效果评价.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人,对照组51人.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中做到足量、重复使用复能剂,早期较长时间使用脱水剂,积极补钾,护理中加强药物应用时的护理,微泵注射阿托品,尽早鼻饲,及时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对照组患者沿用以往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了解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3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病人口服抗纤颗粒,对照组病人口服西药秋水仙碱,分别于6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纤颗粒后,肝纤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项目中纳差、乏力、腹胀、面色薰黑、肝区疼痛、肝掌、蜘蛛痣症状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结论 抗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碱.

    作者:权凌;郑美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合理情绪疗法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学中一种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anory disease,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纠正患者不合理信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在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RET技术贯穿于全程健康教育中,观察COPD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结果 引入RET技术于护理中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减少.结论 RET技术应用于COPD患者,能纠正患者非理性观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住院治疗、出院后符合要求的中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由专业护士以定期家访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社会、服药、运动、饮食、血压自我监测等护理干预,持续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脂控制情况.结果 2组病人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脂控制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中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出院后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国英;刘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410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总结了410例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颜艳;王海燕;唐碧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手术室对植入物的管理体会

    为了适应现代化手术的不断发展,使手术室对植入物的管理规范化、合理化.手术室采取零库存管理,与手术医生和设备科及时沟通,准确及时地将植入物领到手术室,使得手术顺利进行.植入物管理方法的实施使医护关系融洽,对于病人、手术医生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冰野;马育璇;李文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中的应用

    通过对96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住院惠儿实施整体护理,评估有关患儿及家长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诊断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就诊和住院及出院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专科护理人员的职能,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有关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特点及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达到科学治疗和护理此病的目的.

    作者:郭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效应.方法 建立护理工作绩效量化综合评价体系,对科室、护士长、护士分层次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 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教学、科研、护理安全等主要评价指标得分均较往年有明显增长,显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结论 综合量化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护理管理效应并促进护士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谢娟;邹勤;杜晓红;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重度气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失败的抢救与护理

    支气管结核主要侵犯主支气管,由于结核的增殖结节病变以及病变修复中的瘢痕组织增生导致了气道重度狭窄,患者主要表现有高调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狭窄段远端的肺部感染[1].而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可有效地治疗各种良性原因所造成的气道狭窄,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2].

    作者:瞿云中;唐湘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