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英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3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延期康复组,每组183例.早期康复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72h进行康复护理.延期康复组:待病情稳定3周左右进行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 伤后3个月,早期康复组恢复良好93例,中残36例,重残25例;延期康复组恢复良好57例,中残33例,重残46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灌肠液的浓度、温度、pH值对降低肝性脑病病人血氨浓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35%陈醋加中药加温pH值为5的灌肠液作保留灌肠.结果 20例中,12例24h后清醒,7例48h清醒.1例神志昏迷无改善自动出院.结论 使用弱酸性溶液灌肠,能减少血氨的形成,降低血氨浓度,有效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之一.
作者:赵玲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1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经过随访6个月,病人的短暂性脑缺血(TIA)临床表现消失,缺血症状改善.认为术前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观察伤口敷料,做好呼吸系统、抗凝治疗的护理及饮食、活动、出院的指导,可保证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梅永红;胡德英;周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Ⅱ辅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0例空洞型肺结核病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白介素-Ⅱ联用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对氨水杨酸(SRHP)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1个月,对照组单用SRHP方案常规治疗.观察空洞病灶愈合的程度和痰菌阴转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洞病灶各有不同程度的愈合,痰找抗酸杆菌呈阴性;而对照组空洞病灶无明显改变,痰菌阴转率较低.结论 白介素-Ⅱ安全可靠.做好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对提高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凡;关凤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300例硬膜外阻滞麻分娩镇痛产妇的护理要点,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胎心、宫缩、产程、膀胱充盈情况,正确指导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使产妇快乐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杨惠红;汪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Pillon骨折木前、术后护理措施的临床意义及对促进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对60例Pillon骨折患者进行了序贯式护理,包括心理、生理,术前、术后护理,康复指导等,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金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85例行甘油保存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护理.方法 是:术前注意做好术眼的相关准备,术后绷带包扎3~5d,每日换药,按时滴用眼药水、眼膏,酌情使用激素类眼液.观察羊膜生长情况,术后视力改变,新生血管抑制情况,有无羊膜脱落、粘连、感染等并发症.经随访3~1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稳定眼表,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海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肾移植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反应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变化大,约20%患者处于重度焦虑;担心排斥反应、药物副作用、医疗费用高及预期人肾存活时间等因素是造成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负担的因素.结论 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心态,可促进康复.
作者:朱燕华;麦美芳;林惠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50例(53指)小儿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室要求、体位要求、断植指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处理、康复训练等.认为细心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断指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静;魏丛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居民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调查并建立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档案,制定糖尿病护理干预计划,大力进行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定期体检、及早监护和治疗.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整体干预,现有糖尿病196人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管理随访率达100%,治疗达标率(血糖控制率)达95%.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糖尿病进行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为有效.
作者:王慧;张永福;张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调查简易表MosSF-36,对2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31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量,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程、黄疸症状、并发症、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而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减轻病情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邹红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23例急性珠光砂吸入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包括实施清理口腔、鼻腔、外耳道、对症支持治疗及心理护理.23例急性珠光砂吸入患者全部治愈.认为积极的现场救护、大限度地清除吸入的珠光砂、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密的组织管理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Ⅱ期压疮的住院病人共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局部外用及传统治疗两种方法.结果 实验组压疮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Ⅱ期压疮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用于临床压疮的治疗.
作者:李桂蓉;王世平;刘晓春;任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种置胃管法在抢救小儿急性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将181例急性中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观察组采取改良置胃管法,比较2组患儿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胃管堵塞例数、洗胃时间、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3.62±0.43)d,明显短于对照组(4.02±0.65)d,p<0.05;2组惠儿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胃管堵塞情况、洗胃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改良置胃管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洗胃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先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从商品经济发展、护理模式转变、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展等背景出发,阐述了护理伦理道德的相关概念及原则,分析了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伦理冲突,结合目前临床护理队伍的护理伦理教育以及护德护风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蔡益民;易著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68例小儿气管异物的救治,认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术前术后的监护是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维萍;付选香;纪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48例颅内血肿青除术后病人的护理,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术前充分准备,包括病人准备、穿刺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有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侧脑室引流的监测及护理、体位及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有效地提高了病人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彭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析了46例护理投诉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护理投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服务不到位、护士技术素质不高、医疗费用增加、病区管理不到位等等.提出的防范措施是:改变护理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自身素质,开展换位思考,强化各种制度管理和加强法律学习.
作者:徐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88例采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口腔护理、皮肤准备及术后呼吸道护理、伤口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
作者:肖艳红;赵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佳时间及操作方法.介绍了泪道探通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行泪道探通术的合适时机进行讨论分析.认为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佳时机是出生3~5个月.
作者:李卫红;凌雪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