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林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124例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按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采用BPRS、NOSIE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病人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疾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增强社会功能,减少复发,降低残疾程度.
作者:曾会群;李留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1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经过随访6个月,病人的短暂性脑缺血(TIA)临床表现消失,缺血症状改善.认为术前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观察伤口敷料,做好呼吸系统、抗凝治疗的护理及饮食、活动、出院的指导,可保证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梅永红;胡德英;周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Ⅱ辅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0例空洞型肺结核病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白介素-Ⅱ联用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对氨水杨酸(SRHP)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1个月,对照组单用SRHP方案常规治疗.观察空洞病灶愈合的程度和痰菌阴转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洞病灶各有不同程度的愈合,痰找抗酸杆菌呈阴性;而对照组空洞病灶无明显改变,痰菌阴转率较低.结论 白介素-Ⅱ安全可靠.做好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对提高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凡;关凤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调查简易表MosSF-36,对2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31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量,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程、黄疸症状、并发症、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而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减轻病情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邹红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口服药物中毒为基层医院常见急症,及时有效反复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措施的关键之一.作为交通工具的救护车在抢救病人生命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刘春珍;丁运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的介入治疗术.本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0月,应用该方法治疗护理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元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析了46例护理投诉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护理投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服务不到位、护士技术素质不高、医疗费用增加、病区管理不到位等等.提出的防范措施是:改变护理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自身素质,开展换位思考,强化各种制度管理和加强法律学习.
作者:徐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佳时间及操作方法.介绍了泪道探通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行泪道探通术的合适时机进行讨论分析.认为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佳时机是出生3~5个月.
作者:李卫红;凌雪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综述了国内循证护理教育的现状,从改变教学观念、改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4个方面提出循证护理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毛婷;朱念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瞪眼注视训练对病人角膜地形图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执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人员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普通组,2组人员都进行常规的讲解,包括地形图检查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训练组除常规讲解外,先进行5~10 min的瞪眼注视训练再进入检查阶段.2组人员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由专职人员进行整理,从检查面积≥70%的幅数、首次检查通过率、散光轴位差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训练组角膜地形图检查面积≥70%的幅数多于普通组,首次检查通过率高于普通组,散光轴位差值亦小于普通组,三方面对比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瞪眼注视训练可有效提高角膜地形图检查的质量,帮助被检者较快地通过检查,从而减轻角膜地形图检查中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而引起的不适.
作者:林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肺结核病人的病变侵蚀血管或发生剧烈咳嗽损伤血管时,均可发生咯血.较轻的可痰中带血或少量间断性咯血.咯血量1次超过200ml或24h咯血总量超过500ml为大咯血[1].大咯血可发生窒息或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咯血病人的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清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908份病历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检查评价缺陷发生的因素,提出改进记录书写的管理,以实现持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作者:欧阳合意;关小玲;陈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对106名惊厥患儿家属采用语言、文字、图片、视频、行为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准备好急救物品,学会退热方法,掌握急救技术,用药指导,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做好基础护理等.健康教育后家属较好地掌握了小儿惊厥发作时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提高了家长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作者:陈暖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计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做法和效果.在手术实施前、中、后给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对病人亲属和手术医师开展人性化服务后护理工作满意度,与未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前1年比较从82.5%提高到98.3%;医师满意度从76.67提高到100.00%.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和患儿及家长都密切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自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颁布实施后,依法管理更是引起了护理管理者的普遍关注.作者自2001年7月起尝试将环节质量视为一种安全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以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通过几年的实践,确实感觉到环节质量控制能够很好地保证临床护理安全,防止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红梅;张滟丽;马翠新;兰彦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过程患者的真实体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10例个案资料,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反思、归纳,提炼出主题概念.结果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真实体验主要包括焦虑、恐惧、期望、心理冲突、对手术环境和社会支持的需求.结论 护理人员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手术期间应向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黄小兰;肖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规范护理行为,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质量监控,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人人参与,环环紧扣,把各项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果 减少了护理差错、纠纷的发生,病人满意度提高到97%.结论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护理管理者能抓住护理重点,以预防为主,及早做好应对措施,确保临床护理安全.
作者:赵筱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可逆的继发性病变.颅内血肿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要了解有无原发性意识丧失、意识丧失后是否经过典型的中间清醒期,又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进加深,如有中间清醒期,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
作者:杨建茹;黄全;许章英;曾筱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应用Orem理论对产科母乳喂养指导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84名住院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2人.实验组应用Orem理论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与宣教;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与宣教,出院前发放调查表分别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掌握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Orem理论指导产科母乳喂养宣教能提高产科健康教育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尚剑;陈萍;王慧群;黄春华;罗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精神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患者、家属自身和医务人员及医院设施等几个方面.医务人员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等以防范精神科医疗纠纷.
作者:周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