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王淑梅;王丽萍;郭丽娟;李彤

关键词:通气管, 婴幼儿, 全麻
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的通气效果.方法: 将80例先天性唇裂婴幼儿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麻醉拔管后对存在舌后坠的患儿,将气管导管从鼻腔插入鼻咽腔位置,起到抬起舌根保证正常通气效果作用.对照组麻醉拔管后对存在舌后坠的患儿,仍采取传统处理方法,既托下颌法、缝合舌体外牵引法、口咽通气道纠正法等.结果: 对照组有效通气达52.5%,发生托下颌无法纠正的上呼吸道梗阻2例,缝合舌体外牵引导致喉痉挛2例、口咽通气道使用导致呕吐3例.结论: 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安全可靠.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36例小儿哮喘病的临床分析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的喘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当前威胁儿童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现对136例小儿哮喘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连英;刘树敏;毓明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血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VEGF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测定PCOS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PCOS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VEGF可以促使卵泡周围血管生成,增加卵巢间质血管化,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作者:崔雅惠;袁捷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20例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对120例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率94.17%,其中宫外孕、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分别为97.5%、80%、96%、60%.结论: 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其声像图有相似之处,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鉴别.

    作者:文立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子宫肌瘤患者VEGF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肌瘤组织中VEGF及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阐释其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子宫肌瘤潜在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肌瘤组织及邻近子宫正常平滑肌组织中VEGF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中VEGF表达强度高于肌瘤周围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差异具显著性(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强度高于肌瘤周围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差异具显著性(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在肌瘤组织中,VEGF与雌激素受体具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0.301,P<0.05).结论: VEGF可能通过促进ER表达,从而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雌激素可能通过促进VEGF表达,促进子宫肌瘤生长.

    作者:宋华;白微;邹冬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留置针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作为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和小儿静脉穿刺困难的儿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儿科静脉输液是主要的给药途径.

    作者:姜英今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孕产妇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发病6例(30%),产后发病14例(70%).20例患者中,均常规给予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症状好转.所有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结论: 孕产妇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重则导致股青肿,治疗不及时易引起肢体残废甚至患者死亡.对孕产妇l临床可疑者,应尽早诊治.我国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

    作者:魏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活血益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均为4周.对治疗前后疗效、24 h尿蛋白、12 h尿红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24 h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活血益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过敏性紫癜所致的肾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香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吉林省5岁儿童患龋情况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省5岁儿童患龋情况,为制定儿童龋病预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吉林省3个城市、3个农村地区的773例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73例受检者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82.01%和5.55,龋齿充填率3.29%,患龋率和龋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龋齿充填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三者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46.31%的儿童龋齿数超过5颗,占总龋齿数的80.85%.结论: 应当重视吉林省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加大预防力度,以降低龋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瑞;程敏;刘东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母血、羊水、脐血中细胞因子含量变化与胎膜早破、官内感染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3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 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7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 IL-6、IL-8、VCAM-13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对判断新生儿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丹;王志学;王晓玲;顾学文;傅丹;许春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阴道乳酸杆菌与假丝酵母菌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病关系的调查

    目的: 了解阴道乳酸杆菌对假丝酵母菌感染阴道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1 398例门诊已婚就诊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乳酸杆菌、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白细胞的调查.结果: 检出少量乳酸杆菌的有980例,其中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23.57%和20.30%,诊断为阴道疾病的占70.10%,检出多量乳酸杆菌的有418例,诊断为阴道疾病的只占29.89%.结论: 检出少量乳酸杆菌的妇女患阴道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检出多量乳酸杆菌的发病率.

    作者:金晓霞;高辉;赵淑玲;吴丽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胎儿肾盂扩张妊娠结局2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孕期胎儿肾孟分离的妊娠结局.方法: 孕期发现胎儿的肾盂分离超过4 mm以上则做追踪随访至新生儿期结束,追踪随访.结果: 肾盂分离终变成肾积水的比例为10%,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者2.5%.结论: 孕期发现胎儿肾盂分离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及发现,一旦发现肾盂积水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振武;宋语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996~2006年大同铁路地区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1996~2006年大同铁路地区32 178例已婚妇女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的回顾,分析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1996~2006年度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涂片及B超检查等方法调查大同铁路地区38家单位23~55岁已婚妇女32 178例.结果: 11年来随着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妇女病普查受检人数逐年增加,妇科常见疾病顺位是宫颈糜烂占首位,其次是阴道炎、子宫肌瘤、盆腔炎,经过普查普治患病率由1996年的70.69%,下降到2006年的47.9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妇女病的普查防治工作,降低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保障已婚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毕玉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2 017例高危妊娠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评价高危妊娠管理效果,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4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我院高危门诊产前检查筛出的2 017例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来,孕产妇总数为12 837例,无孕产妇死亡发生;高危孕产妇为2 017例,高危发生率15.71%,固定高危因素934例,占46.31%;动态高危因素1 083例,占53.69%;高危妊娠转归率为35.25%,动态高危妊娠转归率为65.65%;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是瘢痕子宫、不良孕行产史、胎位异常.结论: 广泛宣传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的能力,政府增加投入,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陆秀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宫颈癌的资料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国北方妇女妇科病变及宫颈癌的不同分型和年龄变化,为妇科病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颖丽;徐传和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围生期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法检测围生期孕妇阴道及宫颈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并对UU进行生物分群,观察病例组及对照组阳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UU的阳性率为28.2%,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Mh的阳性率为18.3%,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5.0%,差异无显著性(P>0.05).UU生物一群的检出率两组没有差异.观察组中早产的发生率为28.3%,对照组中没有早产发生.观察组中剖宫产的发生率为64.7%,对照组为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围生期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产后子宫内膜炎.

    作者:崔英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妇科常见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约占生殖年龄妇女的7%~50%.EMT患者不孕发生率高达30%~40%,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伤害.

    作者:张海鹰;孟丽君;郎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择期剖宫产抗菌素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择期剖宫产术后能否不用或少用抗菌素.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采用术中使用甲硝唑液冲洗宫腔和盆腔及术野的方法,术后不再使用抗菌素;对照组90例除术中冲洗外,于麻醉开始后即使用青霉素静脉点滴,共2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产褥病率、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恶露干净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菌素费用占住院费用0.1%~2%.结论: 择期剖宫产患者在术中使用单一甲硝唑液冲洗宫腔和盆腔及术野效果良好,术后可不用或少用抗菌素,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价廉,副作用少,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耿淑平;蔡烟岫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Fas和FasL在乳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Fas蛋白(CD 95/Apol 21,Fas)、Fas配体(Fas ligand,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 Fas及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和82%.乳腺癌组织FasL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Fas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Fa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Fas及FasL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

    作者:李玉兰;高莉莉;郑立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15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32~36+6周出生的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7周以后出生者(P<0.01),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与孕37周以后出生者存在差异(P<0.05),但围产儿存活率与孕37周后出生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孕37周以后出生者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2~36+6周出生者(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围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可在孕32~36+6周考虑终止妊娠;孕周≥37周者无论病情及治疗效果如何,均应尽早终止妊娠,适当选择阴道分娩并不增加母婴危险性.

    作者:林红;夏平;艾婷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麦咪康帕联合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麦咪康帕联合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每晚睡前清洗外阴部,然后将1粒麦咪康帕栓剂及2粒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置于阴道穹窿部位,连用6天.结果: 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治愈率高达90%以上,对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均在80%以上.结论: 麦咪康帕联合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效果好,且副反应少.

    作者:郭玉卿;杨淑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