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26例临床分析

王杨;周广玉

关键词:宫内妊娠, 异位妊娠, 误诊
摘要:目的: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早期宫内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避免过度治疗.方法: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2岁.26例全部有停经史,22例有下腹痛,20例有阴道出血.合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19例,合并附件囊性包块15例.B超、血β-hCC动态监测15例,行腹腔镜探查术14例.诊刮术12例.结论:早期异常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性包块、早早孕并卵巢黄体破裂内出血、B超探及孕囊时间滞后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B超、血β-hCG联合动态监测甚为重要.误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动态脑电图在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小儿发作性疾病进行24 h脑电监测,提高癫痈的诊断.方法:对发作性疾病患儿170例进行24 h动态脑电分析.结果:170例发作性疾病患儿中,140例为初诊癫痫性发作患儿,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仅有52例捕捉到痈性放电(37.1%),非特异性异常4例(2.8%),经监测动态脑电图(AEEG)102例出现痫性放电(72.9%),非特异性异常10例(7.1%).30例初诊为非癫痫性患儿中,经REEG检查均未捕捉到痫性放电,经AEEG监测,3例捕捉到痫性放电,临床确诊为癫痫.提示AEEG监测提高了癫痫的诊断.同时AEEG可观察临床发作的全过程及发作时脑电图演变过程,是癫痫诊断、分型及定位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今子;金正勇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血清β-HCG、孕酮联合B超测定对早期异常妊娠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孕酮联合B超测定综合判断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与异位妊娠三种早期异常妊娠疾病,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方法:对356例早期异常妊娠的病例动态检测血β-HCG及孕酮值,并行B超检查.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高于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三种疾病B超检查结合血清β-HCG及孕酮值,可提高诊断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值,结合B超检查,提高临床诊治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准确率.

    作者:林津;马炎辉;谢红斌;柴冬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不同的MTX治疗方案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 486)及单用MTX注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56例患者行血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和B超检查,确诊异位妊娠后,应用随机分类法分为2组,A组119例采用MTX 50 ms/m2单次肌注并加服Ru 486 150 mg,MTX剂量≤80 ms/次;B组137例单用MTX治疗.用药5天后两组若血β-HCG下降<15%,可再次用药.结果:A组成功率88.23%(105/119),B组86.13%(118/13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一疗程成功率,A组71.42%(85/119),B组56.20%(77/1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TX剂量:A组平均93.33 mg,B组113.37 m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日:A组(9.1±3.6)天,B组(13.48±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MTX与Ru 486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剂量小,疗程短,副反应较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永凤;褚桂芬;杨雪娇;杨美如;徐岚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8月128例产后出血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90例,占70.31%;阴道分娩38例,占29.69%.原因:子宫收缩异常占89.06%;胎盘因素9.38%;软产道裂伤0.78%;凝血机制异常1.56%.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剖宫产产后出血率(3.94%,90/2 287)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2.16%,38/1 759);积极干预并及时诊治抢救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于大芳;韩爱卿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电子阴道镜量化评分系统(RCI评分)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量化评分系统(RCI评分)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4月~2008年3月我院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分型的1 936例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图像异常者采用RCI评分评估宫颈病变的程度,并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以RCI评分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936例检查对象中阴道镜图像异常1 031例,RCI评分诊断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3.52%,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符合率为99.03%,其中诊断HPV/CINI完全符合率为70.86%,诊断CIN Ⅰ~Ⅱ完全符合率为76.51%.诊断CIN Ⅱ~Ⅲ完全符合率94.23%,诊断浸润癌完全符合率为96.30%.结论:电子阴道镜量化评分系统(RCI评分)诊断宫颈病变较准确可靠,可预示子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迎春;古岳东;叶菊英;张瑞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发生盆腔疼痛和痛经的青少年常见的病因.同时,因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对其早期诊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作者:韩新;冯淑静;吴富菊;孙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早期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效果

    目的:观察早期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效果.方法: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一1)治疗.动态观察两组头颅B超的变化及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GM-1治疗组头颅B超的变化及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治疗可以减轻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持续性病变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封云;黄志云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CINⅢ治疗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CIN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阴道镜辅助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宫颈CINⅢ级的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8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另31例行冷刀锥切术,分别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病灶残留情况、CIN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LEEP组术后发现侵润癌2例,冷刀锥切组发现侵润癌1例,分别行手术治疗,其余各病例中,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中,LEEP组明显优于冷刀组.LEEP组术后病理边缘病灶残留(CIN Ⅰ级)1例占2.7%.术后半年内治愈率LEEP组97.3%,冷刀组100%,两者无明显差异.LEEP组半年后再行LEEP活检术发现CIN Ⅰ~Ⅱ级3例占8.1%,冷刀组半年后多点活检CIN Ⅰ 1例占3.3%.由于二者取材方法不同无法进行比较,冷刀组术后宫颈部分或全部粘连3例10%,LEEP组为1例占5.4%,二者术后1年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LEEP手术对于治疗宫颈CINⅢ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及完善的术后随访.

    作者:王渠源;邵艳萍;刘璐玖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高压氧治疗恢复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tiE)患儿恢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诊断为HIE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IBO)66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观察.采用影像学头颅CT及神经、精神运动发育行为测定(NBNA、CDCC)对治疗后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后遗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MDI、PDI明显提高,且后遗症少,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高压氧对HIE患儿恢复期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通喜;陈川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绝经老年妇女宫颈与穹窿粘连5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宫颈与穹窿粘连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老年妇女宫颈与穹窿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该病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萎缩,粘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为其内因,阴道内寄生的条件致病菌或外来菌入侵乘虚繁殖为其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引发炎症.宫颈与穹窿粘连是阴道炎症偶见的后遗症,发病后忽视保健,不及时治疗或乱向阴道置人刺激性异物,为发生该后遗症重要诱因.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刀柄对粘连部顿性分离.顿性分离术后创面交替涂倍美力软膏、红霉素软膏,全部治愈.结论: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易患老年性阴道炎,长期慢性刺激可致宫颈与穹窿粘连.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治疗效果好.

    作者:丁彬;何晓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笑气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对无痛分娩产时、产后的效果.方法:吉林市妇产医院150例住院产妇(无并发症,足月头位),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颈扩张3 cm,未破膜者常规破膜)时,给予笑气作无痛分娩吸入,并随机选择150例相同条件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宫颈扩张及先露下降程度、产时胎儿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产后阴道流血情况.结果:产妇应用笑气后.产程由活跃期进入开全期的时间大为缩短,平均30 min~2 h;第二产程平均为80.0 min(P<0.05),产痛明显消失.围产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吸人性分娩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赵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在初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用于初孕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妊娠6~10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观察组术前45min阴道塞米索前列醇2片、肛门塞双氯酚酸钠栓1枚,比较两组人流时的宫口松弛与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口松弛总有效率为94.07%,常规组为33.33%,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术中出血量及发生人流综合征人数减少,两组比较均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酚酸钠栓用于初孕人流术的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宫口扩张,加强宫缩,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的差异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小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建立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及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c,取孕14.5天的蜕膜和胎盘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1、SOCS2、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组相比,反复自然流产模型组小鼠母胎界面SOCSl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升高(P<0.01),而SOCS3蛋白表达则非常显著降低(P<0.01),SOCS2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OCS1、SOCS3在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中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可能在妊娠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尤昭玲;何冬梅;赖毛华;刘慧萍;雷磊;卢芳国;周薇;罗香姣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如东县2666名0~7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应对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如东县3个镇的0~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TATA 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2 815例儿童,符合条件问卷的2 666例,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0.52%,其中入睡困难、磨牙、打鼾发生率较高.儿童睡眠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61.48%的儿童与家长同床睡眠;58.69%睡前需要安慰物;32.08%睡前30 min经常看电视;11.40%夜间习惯俯卧睡姿.结论:儿童睡眠问题是当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睡眠障碍源于儿童的家长、父母睡眠障碍的遗传、情绪异常、教养方式不对等.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和心理卫生指导,及时找到不良因素,以预防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发育.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婴幼儿迁延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迁延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符合迁延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结果:婴幼儿迁延性肺炎病因复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机体因素包括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先天性气道异常、气道内阻塞、消化道异常等.结论:治疗应考虑病原体因素和(或)机体因素,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临床治愈.

    作者:吴爱民;刘建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鸦胆子油乳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对大鼠异位及在位的子宫内膜中半胱天冬酶-3(easpase-3)表达的影响,为鸦胆子油乳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雌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用自体移植法制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膜成功后用鸦胆子油乳腹腔给药治疗,观察异位囊肿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组织中e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标本e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呈阳性,治疗组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aspase-3表达均高于模型组.结论:鸦胆子油乳能抑制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实现的.

    作者:韩玉芬;孙忻;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早期宫内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避免过度治疗.方法: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2岁.26例全部有停经史,22例有下腹痛,20例有阴道出血.合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19例,合并附件囊性包块15例.B超、血β-hCC动态监测15例,行腹腔镜探查术14例.诊刮术12例.结论:早期异常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性包块、早早孕并卵巢黄体破裂内出血、B超探及孕囊时间滞后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B超、血β-hCG联合动态监测甚为重要.误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作者:王杨;周广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78例临床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急、慢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在已婚、体虚的妇女更为多见.其病因大多是由于性生活或分娩时损伤宫颈,使细菌侵入而得病,也有因为体质虚弱,经期细菌感染而造成.

    作者:陈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Prostas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rostas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①应用4 097靶基因点基因芯片对5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筛查差异表达基因.②应用RT-PCR检测10例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瘤组织及lO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rostasinmRNA的表达.结果:①基因芯片筛查出卵巢浆液性腺癌差异表达基因58个,其中表达增高(上调趋势)基因30个,表达降低(下调趋势)基因28个;proatasin基因为表达上调基因(cyS/cy3=3.018).②prostas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prostasin/actin:0.415±0.177),与正常卵巢组(prostasin/actin:0.192+40.128)及卵巢瘤组(prostasin/actin:0.237±0.23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芯片可以用于筛查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prostasin为表达上调基因,prostasin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卵巢及卵巢瘤组织中表达.

    作者:张晓霞;费军伟;丛云凤;任丽群;李相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达英-35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达英-35对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在本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非肥胖型PCOS患者(BMI<25),予达英-35连续治疗6个周期.于治疗前记录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lm)、多毛评分(F-G评分)和痤疮评分,于早卵泡期测定血清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值、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共41例非肥胖Pcos患者完成了本研究,平均年龄(22.7±3.6)(18~31)岁,平均BMI(21.14±0.65)(18.59~24.20).治疗期间患者BMI和WHR无显著性变化,F-G评分、痤疮评分、血清T、LH水平和LF/FSH比值均显著降低(P<0.001).治疗6个月后FINS和HOMA-IR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非肥胖型PCOS患者短期应用达英-35可明显改善高雄激素血症,而不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朱洁萍;陶敏芳;滕银成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