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成幼林;陈晓华;刘英;李启宇
目的介绍BM25系统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操作方法及救治多器官衰竭(MOF)的护理要点.方法13例MOF,采用BaxterBM25系统,使用CRRT专用管路及滤器,正确安装,准确估计病人水负荷,对限量排液进行编程.结果13例病例行CRRT持续48~168小时,均能平稳地清除体内多余水份和毒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MOF的救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结论BM25系统各管路的正确连接尤其重要.由于CRRT治疗过程长,注意随时观察血液管路及滤器凝血情况并及时更换.
作者:阮利;秦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县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连农村年轻妈妈也外出打工.婴儿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喂养,因卫生条件差,喂养知识缺乏,疾病影响.致使营养不良婴儿发病率高.现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满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系急诊临床中一少见但又危急的中毒性疾病,其中以小儿多见,特别是儿童易发生误食毒饵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死亡率较高,给予及时抢救,应用特效解毒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玉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5年7月~2001年7月实施胸腔穿刺或插管排气,注入大容量、低浓度红霉素引发一过性胸膜炎症,促进气胸裂口粘连愈合治疗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共35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现综合临床护理汇报如下.
作者:李然;逄鲁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血HCG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增强,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改进,以及妇产科医生对异拉妊娠警惕性的提高,大多数异位妊娠已能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已向非手术治疗方向发展,致使药物治疗异位妊娠已成为主要手段.我院1999年7月至2001年12月对31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小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在癌症患者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对160例不同程度癌痛病人进行了统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药物组.干预组80例,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镇痛;药物组80例,按三阶梯药物止痛:并将干预组采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与药物止痛结合,与药物组疗效对比.结果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于轻、中度癌痛患者有明显效果,疼痛缓解有效率可达80%,与药物组无明显差别;但对于重度疼痛,缓解效果不明显,疗效不如药物组;将非药物性护理干预与药物镇痛结合应用,可大大提高镇痛效果,有效率达95%.结论正确、适时、及时应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减轻癌症病人痛苦、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有效的呼吸运动,它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常见的原因,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数的5%~10%,有的高达20%,病死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数的30%左右,因此,如何减少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除治疗抢救及时外,行高压氧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王晖;成幼林;陈晓华;刘英;李启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头孢哌酮是临床常用的高效抗生素,应用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的头孢哌酮期间饮酒或使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或双硫醒样反应)[1].为指导临床用药期间的护理,现将我科2001年5月中2例静滴头孢哌酮期间饮啤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认为胸腺瘤产生过多的T细胞是导致这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外科摘除胸腺瘤是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监护与机械通气耐受造成脱机拔管困难,血浆置换等治疗的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又是这类疾病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唐芙蓉;彭国珍;邓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解决早孕人流疼痛问题和减少人流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异丙酚复合苏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优良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多变、死亡率高,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护理必须做到分秒必争,配合抢救工作.我院1999年3月~2001年3月对收治的3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做到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恢复健康且减少了后遗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影;樊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插胃管是基础护理中常见的技术操作.检验胃管是否插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1)接注射器抽吸,是否有胃液抽出;(2)用注射器注气于胃管内,听诊胃部是否有气过水声;(3)置胃管出口于水中,是否无气泡溢出.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更直观、明确.因为第三种方法能说明的是胃管没有误入气管.
作者:李书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血站的采血工作由站内固定采血模式转变为站外流动采血方式.由于流动采血车内操作场地小、时间紧、设备不齐及季节气候、气温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到学校、部队、厂矿等大型集体集中采血,地方不定,一般在礼堂、会议室等环境条件简陋情况下采集血液,因此,存在诸多的潜在危险因素,有导致血液可能被细菌污染的危险.
作者:邓雪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从事护理工作10年来,接诊服毒病人近100例,这些病人中有的因抢救及时而重获新生,有的因毒物吸收过多而死亡,还有的连续自杀,终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作者:杜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逐年增加.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饮食自理能力差.而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一,所以探讨对这一特殊人群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我病区从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共收治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在降糖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经严格的饮食管理,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成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自它问世以来,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治病救人,另一方面又可引起不良反应加重病情乃至危及生命.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全面地了解各种药物的两面性,既要了解它的治疗作用,更要掌握它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和特异性反应.
作者:张玉芳;凌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指导发作性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程序完成,遵循循证医学中循证护理原则对各临床表现采取具体化指导并护理,帮助病人顺利自行排石.探讨一种新的护理形式.方法通过对20例发作性泌尿系小结石发作时出现的临床表现采取内科治疗利用循证医学概念具体加以指导.结果20例病人经上述指导性治疗后均能顺利排石.结论护士不应简单地执行医嘱,循证医学的提出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及选择佳诊疗效果,整体护理可促进排石效果,护士应对发作性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采取具体干预,指导治疗.
作者:宋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精神疾病是一种危害个人、家庭、社会的常见疾病,精神药物是治疗此类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精神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给病人带来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痛苦,其中遗尿是临床常见的副反应,笔者在临床护理中观察到碳酸锂(Lithium)合并氯氮平(Clozapine)使用导致遗尿较其它药物更为多见.现将临床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提出一些护理措施,旨在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文旭峰;张艳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通过观察36例经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应用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与传统的浅表静脉穿刺对比示:PICC插管比浅表静脉穿刺具有静脉炎发生率低、工作效率高、病人痛苦少的优点.两种操作对比见表1.
作者:侯再花;邓静;李亚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蜂螫伤在临床曾有报道,但螫伤中毒发生严重并发症者较为少见,其原因与蜂毒腺内毒液介质及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1].2000年9月我科收治1例蜂螫伤中毒合并急性血管内溶血及多脏器损害的病人,我们在原有经典治疗基础上,采用了血浆置换术(简称pE)等治疗和精心护理,住院44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碧;刘娅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