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毒症合并脑出血1例的护理体会

何惠琴

关键词:尿毒症, 并脑出血, 维持性血液透析, 颅内出血, 护理体会, 病死率, 抢救, 患者, 报告
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颅内出血的病死率很高,有报道高达100%[1],我院成功地抢救了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谈青年护士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医学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医院改革不断深入,护理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护士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怎样使青年护士适应护理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对青年护士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做好青年护士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谭幸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迁延性伤口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凡长达6周以上才愈合的伤口[1]称为迁延性伤口.在门诊换药室工作中,我们常常碰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迁延性伤口,病程常常达半年以上,甚至长期迁延不愈,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也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针对这一难题,我们自1998年以来,开展了课题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癌症止痛与护理进展

    综述癌痛止痛治疗中评估疼痛的原则及方法、药物镇痛的有关知识、麻醉和神经外科技术对癌痛控制的进展,以及护理技术在癌痛控制中的应用.提出在癌痛止痛中应改变传统止痛观念,运用综合手段达到控制癌痛的目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浅谈骨科病房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健康和维护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骨科病房卧床病人多,集中宣教难度大,且需要宣教的内容多.机械地、盲目地宣教收效甚微.几年来,我科就如何提高施教者的施教能力,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观点,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桂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勃乐斯的副作用及护理对策

    勃乐斯(Bolesi)即注射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s E1,PGE1)作为新的制剂,临床用于治疗以冠心病为主的多种疾病.我科于1998年开始用勃乐斯收到很好效果.但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副作用,本文总结了勃乐斯出现的6种副作用,并探讨了发生机制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外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我院在外科病区推行整体护理以来,其重要性日趋明显,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使患者初步掌握自身疾患有关知识,更加自觉地配合各种检查治疗,自我保健能力得到增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将我院健康教育在外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徐梅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DSA术的护理体会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过纤维胃镜、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或较大,已不能单纯采用保守治疗和护理.DSA检查能够明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范围和性质,为外科手术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同时又能进行止血和栓塞等介入治疗.我院采用意大利VDR-2000数字血管造影机,行急诊DSA检查2例不明显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检查完毕立即行外科手术,结果均证实了DSA的准确可靠.现将DSA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文玲;袁林珍;戴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老年人纤支镜检查时的血压和心电监护

    收集9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纤支镜检查时的血压、心电图变化,发现在此过程中心率显著升高(P<0.01),房性早搏发生率为29.07%,有2例出现血压下降,提示在老年人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心血管存在潜在危险,应加强检查前准备和急救物品准备.术中严格监测心电图、血压并及时处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避免发生意外.

    作者:黄晓琴;叶建鸿;林贵轩;陈清;魏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1例Brugada综合症安装ICD术的护理体会

    Brugsda综合症是一种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年轻男性.主要症状为晕厥或猝死,多发生于夜间睡眠中,故有意外夜间猝死症之称.Brugada综合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ICD是预防其发生的有效手段.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Brugada综合症安装1CD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纪美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激光泪道成形术的护理

    KTP激光探通泪道阻塞是国内外正在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疗程短,颜面部不留瘢痕无痛苦.2000年3~11月,我院实施KTP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92眼,认真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正确掌握术后泪道冲洗操作方法,预防并发症,保证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应贯穿于护理专业工作的始终,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与继续医学教育、护理人才培养、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规范培训都有密切关系.岗前培训既是上岗前的基础训练,又可帮助新进人员尽快转换角色、熟悉环境、严格制度及减少新成员对新环境产生现实震憾,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年来各医院均在探索和进行不同内容、方式的岗前培训,实践也证明不同程度的岗关培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实践效果,岗前培训已日渐体现出它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我们通过多年实践与思考后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作了改进和规范,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崇梅;刁惠民;张立新;康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5例直肠前切除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直肠中上段癌行直肠前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致局部及全身感染,轻者延期愈合,严重者出现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为有效地控制预防吻合口瘘,既往常规地行横结肠造瘘,给病人带来苦恼,生活不便和再次手术关瘘的痛苦.我院自1994年至2000年12月行直肠前切除术36例,均未行横结肠预防性造瘘,其中发生吻合口瘘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抢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临终关怀

    自1967年英国的Cicely Saunders在伦敦创办克里斯多临终关怀医院以来,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1988年天津医学院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我国创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短短几年,先后举办了临终关怀研习班、召开了临终关怀研讨会.通过这些学术活动,提高了我国临终关怀水平,现在许多地方开办了临终关怀医院或临终关怀病房,临终关怀医院或临终关怀病房的建立,普遍受到社会、病人及家属的欢迎,本文就临终关怀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紊乱的一种疾病.根据<实用新生儿学>早产儿以及小于胎龄儿3天内血糖低于1.1 mmol/L,3天后低于2.2 mmol/L,足月儿3天内血糖低于1.7mmol/L,3天后低于2.2 mmol/L,均可诊断为低血糖.[1].我院新生儿科自1999年10月以来对550例入院病儿进行血糖筛查,其中低血糖者38例,现将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红;杨占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把握护理环节避免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是发生在患者与医院之间的纠纷,一旦诉诸法律,往往是医院方成为固定不变的被告.这是医疗纠纷不同于合同纠纷等其他纠纷的一个显著特点.从这一点来说,在医疗纠纷的诉讼中,医院方是被动的,然而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中,医院方是主动的,发生这些医疗纠纷,患者(包括其法定代理人)状告的是医院,而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行为人都是医生或者护士,因而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责任主要在医生和护士身上.囿于篇幅,本文重点探讨护理环节避免医疗纠纷的五大要素,分述如下:

    作者:黄珍环;霍湘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关于口温测量时间的探讨

    针对各种<基础护理学>教材中对观察口腔温度的时间不同,采用自身比较法,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内对口腔温度进行比较,并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3分钟口温所得出结果比测7分钟低0.1~0.8℃,测口温一定要测7分钟,才能使结果准确无误.

    作者:刘美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极射频等离子刀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手术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引起阻塞性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而出现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夜眠打鼾,呼吸暂停伴憋醒,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头痛、乏力,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紊乱、脑血管意外等,而且猝死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由于部分患者认识不到疾病的严重性,思想上不能重视,易延误病情,导致后患.

    作者:荆素卿;李爱华;相振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穿刺新方法--逆行浅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我们在静脉输液时,常常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身体胖瘦、疗程长短来选择合适的静脉.随着尼龙管一次性静脉穿刺针头的问世,一般病人多可采用周围浅静脉输液.常规采用顺行(向心)穿刺的方法进行穿刺.但是对于疗程较长或需反复多次输液的病人,即使我们能做到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也常常感到穿刺部位有限,一次穿刺成功较困难.因此我们增加采用逆行(离心)掌背浅静脉穿刺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除进针方向不同外,其余均与顺行穿刺相同,即操作者背向病人,向浅静脉末梢方向进针,则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穿刺成功后由于针头位置不佳而造成的失败,其优点集中体现在:

    作者:金建萍;李文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中毒洗胃若干问题探讨

    洗胃是抢救口服药物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担负急诊抢救工作的护士应熟练掌握中毒洗胃的技术,并能及时解决洗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洗胃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就洗胃的若干问题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理同行对急性中毒洗胃的认识.

    作者:李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中风,主要指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和脑表浅动脉畸形的破裂,造成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以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性脑脊液为主要特征.再出血是SAH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40%,病情较重,复杂多变,死亡率高[1].作者总结了30例SAH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江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