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那;董莹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职护士离职意愿,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与稳定发展.方法 采用相关量表和调查问卷对本院289名在职护士的离职意愿进行调查,采用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职护士的离职意愿与:①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月收入有关;②工作家庭支持、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与离职意愿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职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激发在职护士潜能,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高璐璐;蔡敏;周红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2013年以前,对我院患者使用后的湿化瓶、止血带由各科室用1 : 5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冲净晾干备用. 为达到资源共享和还护士于患者的目的,同时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的要求,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集中管理. 自2013年以来,通过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浓度符合要求,浸泡时间符合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抽检,清洗消毒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张黔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总结了86例急性脑梗死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建立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积极快速进行手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有效呼吸道的管理、术中药物的管理,术后血压监测与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因术中路径过度迂曲未成功,3例颈内动脉C4段闭塞的患者导丝无法通过,其余79例患者均进行了支架取栓,取栓次数多为4次,术后远端血流恢复至2b级以上的患者共有70例,另有8例患者为1-2a级血流,术后出血死亡1例.认为在支架机械取栓的有限时间窗内配合做好支架机械取栓术患者的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瑜;赵凰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15年3月-2017年10月间接收的126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护理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T-AI以及SDS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应量表评分比较,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纠正其不良情绪,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葛香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和上臂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7年3月-2017年12月符合条件的7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置管方式分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组35例和上臂PICC组35例,比较两组的舒适度、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上臂PICC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上臂PICC组(P<0.05).结论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比上臂PICC有更多优势,值得在肿瘤化疗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惠莲;施丽华;何兰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菌敷料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7年4月至10月收治的96例烧伤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彻底清创消毒后给予无菌敷料浸碘伏覆盖包扎.观察组彻底清创消毒后采用抗菌敷料覆盖包扎.比较两组的创面渗出、愈合、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14 d时周围皮肤情况好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更换敷料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14 d、21 d时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病原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敷料不仅能够预防烧伤患者的伤口感染,而且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芹;胡清媛;王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依从性影响,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本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紧张恐惧程度;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治疗前及治疗3次后依从性及疗程完成次数.疗程结束后调查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综合措施干预后,研究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问题部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疗程完成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措施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或控制患者精神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向红;鲁发芸;靳青;黄樱;胡小荣;张红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手术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腓骨瓣大量应用于下颌骨重建,手术配合质量也不断提高.传统的体位摆放与铺巾方法操作复杂,术前准备耗时长,有时因固定于床旁的卷带松脱导致手术体位的变化,影响医生的操作,增加手术配合难度.该文介绍了改良体位摆放方法,不仅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医生操作,使手术顺利进行,更能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以及合理运用新式体位垫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手术护理效果.
作者:陈婧;潘小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临床静脉输液的常用药物.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临床常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也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等.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且药物说明书中没有具体说明相关配伍禁忌,为确保临床中的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姣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的青年乳腺癌患者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通过抽签的方式抽取观察组43例,其余43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消极心理改善情况、生活质量、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激励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总结了椎管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的术中护理配合.主要包括2015年2月-2016年4月共1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位的术中配合,椎管内肿瘤切除彻底,椎板复位稳定,手术配合过程顺利,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术中并发症.认为护士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杨燕;步秀兰;解年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总结了18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对患者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症状细心护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意用药护理;关注和干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18例患者康复出院,17例生活能自理,1例不能自理.认为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密切关注和干预患者早期症状,给予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利平;阮恒芳;刘静思;欧小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喜疗妥软膏(通用名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50%硫酸镁预防斑蝥酸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局部涂以喜辽妥软膏,另一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时间、静脉炎发生程度、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两组发生静脉炎的时间、静脉炎发生程度、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患者的舒适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辽妥对预防斑蝥酸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
作者:董泽兰;杨晓娟;缪云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接受PICC置管的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80),对照组PICC置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PICC置管期间应用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对患者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置管期间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期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TP)、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肢体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的应用能及时识别PICC患者置管期间血栓发生的高危风险,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血栓的发生.
作者:胡伟;李秀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2.6%;对照组产妇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14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6.3%;对照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郦杰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在护理实训教学中,采用操作要点演示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重点,掌握护理操作的技术要点,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护理操作项目的学习.方法 选择我校2016级护理系大专1班及2班学生共160人,每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人,在学习静脉输液操作技术时,对照组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操作考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组教师采用操作要点演示法进行教学,即先演示操作要点,再按操作流程进行整体示教.随机抽样观察两组学生考试情况和教学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 试验组学生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考核成绩为(66.76±5.01)分,对照组为(60.22±6.68)分,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操作要点演示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苏少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总结了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救治及护理进展.氰化物中毒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通过对中毒机制、症状、护理内容的阐述,认为强化护理意识,实施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救治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成子佳;王璐;李宗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患者重点环节交接缺陷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重点患者交接缺陷,采取整改措施,比较活动前后交接环节中缺陷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重点环节交接缺陷率由活动前50%降至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患者重点环节交接缺陷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
作者:葛玉娟;梁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的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就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施以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习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及对照组(n=47),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干预3个月应用治疗依从性量表、Barthel评分量表、自护能力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从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潘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