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李玮;刘莹莹

关键词:腮腺肿瘤, 专科护理, 心理护理
摘要:回顾性总结了2007~2010年间收治于本科的132例行腮腺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认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悲观心理,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规范化管理

    总结了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及种类和持续时间、病原菌种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认为加强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是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Ramsay Hunt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Ramsay-Hunt亨特综合征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指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是伴有剧烈耳部疼痛或耳部带状疱疹以及内耳的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分为3种类型:单纯型仅有耳廓、外耳的带状疱疹;稍重型表现为单纯加周围性面瘫;重型即稍重型加第8对脑神经症状[1]。Ramsay-Hunt综合征起病急、无明显诱因、来势凶、症状重,在神经科疾病中较为少见。本科2012年10月收治1例2型糖尿病合并Ramsay-Hunt综合征稍重型老年女性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景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亚低温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的相关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温控制、神经系统症状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系统症状观察、消化及泌尿系统症状观察与护理、预防感染、监测血糖及电解质、复温掌握。认为亚低温疗法作为新的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方法,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亚低温疗法的适应症与体温控制,严密观察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护理患者,提高亚低温疗法的成功率,降低风险。

    作者:周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医嘱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2月~2012年1月门诊治疗的40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201例和对照组200例,除了对2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3个月外,对干预组患者还采取了行为、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监测、生活等全面有序的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情况比较,干预组患者医嘱依从性情况大大改善。经统计学分析,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面有序的护理干预,使2型糖尿病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范治疗、按时复查,遵从医嘱自觉控制饮食,做好运动调节、自我监测等,从而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焦艳华;陈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膀胱冲洗的临床现状分析及展望

    综述了临床上留置尿管的患者在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采取膀胱冲洗措施的过程中,只要抓住每一个环节,重视每一个危险因素的存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尤其要选择合适的膀胱冲洗药物,使之能更好地达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目的。

    作者:秦明;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结了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评估、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常规护理、监护、特殊护理等。认为良好的术前宣教、密切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是减少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谢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为医院制定出有效的防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本院的职工进行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结果调查得出暴露人群主要为:护士、医生等,其中护士为暴露多人群;针刺伤是暴露的主要方式;暴露的原因是多样化的。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加强行政干预,提高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度及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有效预防锐器伤,防止血液、体液污染破损皮肤,职业暴露是可以大大降低或避免的。

    作者:樊克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0.9%氯化钠溶液维持有创动脉血压管道通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0.9%氯化钠溶液代替肝素液对维持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管道通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8月共14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微量泵以3 ml/h的速度自动脉导管持续注入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使用微量泵以3 ml/h的速度自动脉导管持续注入肝素液,监测2组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管道的堵管发生率。结果0.9%氯化钠溶液组与肝素液组比较,有创动脉血压堵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2,P=0.5470)。结论研究结果支持使用0.9%氯化钠溶液代替肝素液的方法,0.9%氯化钠溶液也能维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管道的通畅,且不良作用少,效果更好。

    作者:韦靖;何静;梁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总结了53例全麻俯卧位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理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护理措施主要有采用改善头托、适当调整体位、细致的术前评估及加强术中对患者头面部护理等。认为合理的体位安置及适宜的头面部体位架,加上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和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福云;李亚梅;秦晓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总结了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严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胃肠减压、改变相应体位及加强心理护理等,认为非手术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詹宪玲;周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配合

    总结了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手术体位的摆放、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等,尤其重视无菌操作及止血带的正确使用,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晓婷;阿米娜·具拉提;赵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梅毒患病率逐年增加[1],神经性梅毒作为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其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易被患者忽视,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后才来就诊,延误治疗的佳时机。2012年8月,本院收治了1例以麻痹性痴呆为首发症状的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留置胃管堵塞再通新方法

    持续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外科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特别是食道癌、贲门癌术后一般需持续胃肠减压5~7 d,这样可减轻胃胀气、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患者误吞痰液、口腔分泌物、血块,或者是胃液黏稠而导致胃管严重堵塞,而在此期间术后吻合口正处于高度水肿期,食管吻合口区组织非常薄弱,食管腔变小,若重新插管很容易将吻合口穿透,形成致命的吻合口瘘,鉴此,本科采用Ladas医生的理念,应用创新的“可口可乐”灌注法解决胃管堵塞再通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艳;李水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在缓解直肠癌造瘘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缓解直肠癌造瘘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经络拍打健身操、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药膳调理、情志护理,比较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前后的疲乏程度。结果干预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直肠癌造瘘术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陆云;屈惠琴;朱勤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单胎头位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非导乐组,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结果导乐组和非导乐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3.5%、62.5%,剖宫产率为15.5%、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肌电图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非肌电图引导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探讨及注射前后的护理措施的总结。方法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6例患者(36眼)采用直视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后护理,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该组病例对注射认知全面,依从性良好。注射肌肉包括内直肌30眼,外直肌6眼。注射剂量2.5~5.0 u(平均2.35 u),注射后5~14 d(平均9.36 d)可达大肌肉麻痹作用,斜视矫正度平均39.20△。近期治愈率44.4%,显效率72.2%。3个月后重复注射者17例,总治愈率58.3%。结论非肌电图仪引导的Tenon氏囊下注射对麻痹性斜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全面的注射前后护理是取得良好注射效果的保证。

    作者:刘琼;税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协同护理在肠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了协同护理模式在26例肠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肠造口护理,认为对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科于近两年来对大肠癌行肠造口术的患者,开展以护理人员为主,家属及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护理的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术人工肛门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26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蒋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气管内套管清洗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不同材质的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方法。物理清洗法包括传统流水清洗法、开水浸泡清洗法、煮沸清洗法;化学清洗法包括糜蛋白酶浸泡清洗法、过氧化氢浸泡清洗法、“84”消毒液浸泡清洗法、酶清洗法(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液浸泡清洗法)、碳酸氢钠浸泡清洗法;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法等。认为不同材质的内套管要选择适宜的清洗方法,这样可以延长内套管的使用寿命,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气管内套管在外暴露的时间、控制院内感染、同时也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齐芳迎;王小凤;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用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奥曲肽、洛赛克和吸氧对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奥曲肽、洛赛克和吸氧治疗,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2组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及输血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止血效果好(χ2=68.992,P=0.000),不良反应少(χ2=6.011,P=0.016),输血量少。结论垂体后叶素加用奥曲肽、洛赛克和吸氧治疗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艳萍;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角膜基质内注射0.2%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内注射0.2%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92例(9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用2%碘酊烧灼真菌溃疡创面,角膜基质内注射0.2%氟康唑0.3 ml,联合全身应用0.2%氟康唑;对照组44例用2%碘酊烧灼真菌溃疡创面,球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 ml,联合全身应用0.2%氟康唑,并予以正确的术前、术后及生活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及治愈例数。结果治疗组轻型在溃疡愈合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轻型及中型组之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及中型组之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0.2%氟康唑治疗轻型、中型真菌性角膜溃疡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唐秋红;唐凯琴;张琴;夏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