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糖尿病专科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告知卡的设计与使用

李琳;高祖梅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告知卡, 设计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目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2%~6%[1].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可在24 h内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2].在本院胰岛素泵已广泛使用,不仅在糖尿病专科,在非糖尿病科室因为患者的病情需要使用的也比较多,在糖尿病专科由于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能够看到其他患者使用,所以也不至于紧张和茫然,在非糖尿病科室患者初次使用胰岛素泵,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增加一个新型仪器,患者会担心胰岛素输注量过多或过少,会不会引起低血糖,在进餐前怎样与进行餐前大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再加上带泵期间怎样进行监测血糖等等,患者必然会产生许多顾虑,这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讲解胰岛素泵的知识,讲解控制血糖对其治愈疾病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因此,在非糖尿病科室本科设计一种健康教育卡片,该卡片的使用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认可,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房间隔缺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单病种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病种费用控制体系,加强病种质量管理和病种费用控制.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住院的ASD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1例,临床路径组1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诊断和治疗方案;临床路径组采用《ASD临床路径标准化住院流程》和《ASD临床护理路径表单》规范治疗流程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满意程度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监护时间、住院天数缩短(P<0.05),住院费用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能有效提高医疗管理质量,规范护理服务,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和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皮静虹;陈文敏;付琼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8例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导管术的穿刺技巧与体会

    通过对穿刺前的评估、穿刺的体位、穿刺的长度、穿刺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提高PICC穿刺技巧.认为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是一条新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不影响患者四肢的活动,故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牛丽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34例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

    总结了1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训练,术后病情观察,体位、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海玉;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可换洗颈围护垫在颈椎疾病术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颈围护垫在颈椎疾病术后佩戴颈围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颈椎疾病术后需佩戴颈托的180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颈围护垫配套在颈托上,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软毛巾铺垫在颈托内.观察2组术后当天到出院期间的颈部皮肤受压情况及患者舒适度.每天观察皮肤3次.结果 皮肤损伤率观察组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对照组舒适度调查为10%,观察组舒适度为90%,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颈围护垫可降低皮肤损伤率,提高患者佩戴颈围的舒适度.

    作者:刘黎莉;黎海东;曾丽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结肠水疗机在肛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结了320例肛肠疾病患者应用结肠水疗机的治疗与护理,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护理.认为应用结肠水疗机治疗肛肠疾患更方便、更安全、更卫生,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孙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银连含漱液非传统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银连含漱液通过冲洗和擦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银连含漱液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试验组采用银连含漱液同时进行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肺部浸润情况,痰培养结果及口腔并发症(口腔黏膜糜烂、口腔溃疡、口臭)情况.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值,肺部感染、痰培养细菌数量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银连含漱液同时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

    作者:陈军;何咏群;李楠;倪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连续性P班制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 在APN排班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高效、优质的晚夜班排班模式,更好地实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 在原有APN排班基础上实行P班连续1周的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士对不同排班方式的意愿.结果 实施连续性P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护士均倾向于选择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结论 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及管理,满足患者及护士的需求,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

    作者:黄芳芳;韩亮亮;戴启凤;刘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分阶段健康宣教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阶段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70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宣教组、对照组,每组各350人.对照组在产妇分娩后给予常规的传统宣教.宣教组则由专人实行分阶段宣教,分别在术日、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5个阶段,根据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宣教,比较2组产妇及其家属在剖宫产术健康教育后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宣教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更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掌握育儿技能.

    作者:陈琼英;刘蒲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360度考核法”在急诊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索建立急诊护理管理的长效机制.方法 本研究运用“360度考核法”模式,从护理部、护士长、同事、自己、病人五个维度,对全科32名护士从急救理论与技术、工作质量、带教能力、服务态度四方面进行绩效考评,分管理层、同事层、自评量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考核以表格形式,量化打分,分别将实施“360度考核法”前、后3个月的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360度考核法”后,全科护士的业务能力、带教能力、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四方面考核评分优良率明显提高,管理层(护理部、护士长)评价,优良率较实施前66.63%提高至90.62%,同事评价从90.62%提高到96.88%,自我评价84.38%提高到100.00%,病人满意度从83.00%上升至95.00%.结论 将“360度考核法”引入急诊护理绩效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激发潜能,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胡清;顾正凤;倪惠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316例胸痛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总结了316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辕助检查、诊断、治疗及护理资料的统计和分析.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以心源性胸痛为主(69.8%),其中尤以心绞痛(53.6%)和心肌梗死(11.6%)常见,非心源性胸痛中以支气管肺炎为主(13.6%).认为在急诊患者中,导致急性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急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提高分诊的准确性,使不同病因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治疗和相应的护理.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

    总结了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护理常规和护理方法,包括细致精心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提高了结石的排净率,损伤小、安全、恢复快、费用低,予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使接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复发.

    作者:田荷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对口帮扶对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对口帮扶对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加强仪器设备使用、护理技术操作、疾病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来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通过对口帮扶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护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成绩平均94分,患者满意度达100%,仪器、药品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操作考试平均92分,并在市级比赛获奖;不良事件上报率100%,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开展护理对口帮扶提升了基层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及服务能力,确保了护理安全,显著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述英;李天会;王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芒硝外敷联合肠内营养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腹部芒硝外敷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本院SAP的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禁食,胃肠减压,生大黄液胃管内注入,抑酸,抑酶,抗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芒硝外敷、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监测2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淀粉酶血症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发热消失的时间,血清淀粉酶、血清蛋白水平,及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组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 腹部芒硝外敷联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治疗SAP,能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可以常规使用.

    作者:周梁云;江华;刘璇;杨孝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5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症状护理.认为周密的观察及护理是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戒断症状,达到戒酒的重要措施,同时在对症护理的基础上,要做好饮食、睡眠、安全等各项护理工作,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增强患者戒酒的信心.

    作者:谢彩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

    目的 评估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足月妊娠分娩产后42d的产妇15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复查及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除对照组的措施外,同时实施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1疗程.2组于产后4个月进行盆底肌压力检测并分析评价效果.结果 所选2组产妇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个月,观察组阴道静息压、盆底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提高产妇盆底肌力,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作者:陈岱佳;黄毓婵;陈少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跖间背侧皮瓣结合合分方法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13例跖间背侧皮瓣结合合分方法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局部皮瓣的观察和护理.认为跖间背侧皮瓣是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为皮瓣的成活及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许优红;俞燕;夏美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内膜环缩成形术治疗巨大室壁瘤的手术护理

    总结了18例心内膜环缩成形术治疗巨大室壁瘤的手术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术前访视,手术过程及术后回访,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心理干预,成功的术前访视,熟练的手术技巧及人性化的术后回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熊晏群;白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36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总结了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包括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前完善呼吸道准备,加强肺功能锻炼;术后严密观察检测,加强呼吸道、管道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认为有效的术前及术后呼吸道护理能够提高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丽华;谭尚展;石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对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法对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和饮食调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肠俞、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支沟、足三里特定穴位进行穴位贴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3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2组患者排便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法能有效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发生.

    作者:伍红带;曾雪群;伍惠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配合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总结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剖宫产手术配合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对手术室剖宫产手术中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如对剖宫产手术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及应对.认为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护理安全质量,是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