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张婧

关键词:舒适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舒适护理组)75例和B组(普通护理组)75例,后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心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心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即急性期以紧张、恐惧、烦躁为主要表现,亚急性期抑郁、淡漠表现明显,恢复期过分担忧、过度敏感显著,焦虑在三个时期均为突出.认为针对不同时期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宏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维电脑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三维电脑牵引治疗前后的护理,包括做好患者的牵引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牵引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等,精心细致的护理对牵引的成功、功能的恢复起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张西燕;王敏;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对进入慢性肾脏病(CKD)Ⅳ期的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护理指导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未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血透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的血透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性.结果 早期的护理指导明显的提高了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性,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肾功能不全进入Ⅳ期时对其进行关于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内瘘的认识,提高内瘘的成熟性.

    作者:胡兰萍;李红;谭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后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院的患者根据其出院序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出院后未予出院后康复护理程序,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7 d内给予患者出院后康复护理程序,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第7天的身体恢复情况.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第7天均无并发症、切口正常、精神好、自我评价好.观察组出院后的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都比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出院后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雷伟娜;甄带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心理及自理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心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外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孤独症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的身心状态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借鉴作用.

    作者:陈璐;唐浪娟;胡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起大型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急救护理

    总结一起大型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急救护理经验,包括急救前准备、院前现场急救、院内救治等方面,认为统一指挥调度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保障.

    作者:刘萍;胡友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模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2011年1月~2011年11月在本科住院的老年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意外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投诉率、意外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大限度地降低了老年骨科患者护理意外伤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投诉,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雪冰;曾淑涓;周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留置针的留置效果及患者对使用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将100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静脉留置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静脉的选择,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封管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静脉留置针满意度评分、静脉留置时间和患者单静脉的再用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0%,较对照组的48.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浅静脉留置针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张;戴雪娣;俞海萍;马丽莉;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呼吸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针对湿化(药)液选择、呼吸道湿化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马应龙痔疮膏联合局部持续吹氧法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马应龙痔疮膏联合局部持续吹氧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所收治的54例68处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38处,采用局部持续吹氧与马应龙痔疮膏局部用药,对照组27例30处,采用传统的压疮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治疗方法(P<0.01).结论 马应龙痔疮膏联合局部持续吹氧治疗压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冀金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综述了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进展,认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地护理静脉炎患者既有利于大程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又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金彩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在治疗可达龙致药物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散在治疗可达龙致药物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36例静脉使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在静脉使用可达龙4 h后即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则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出现严重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现严重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静脉使用可达龙的患者,在早期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可有效降低严重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暴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舒适护理组)75例和B组(普通护理组)75例,后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心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心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治疗30例皮肤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临床上30例各种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包括血液灌流技术中的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心理护理等.认为血液灌流技术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安全.

    作者:黄志丽;马健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弹性排班结合全程责任助产制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弹性排班结合全程责任助产制在产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护理人员人数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弹性排班结合全程责任助产制,比较实施前、后助产士人均工作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施弹性排班结合全程责任助产制前、后助产士人均工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弹性排班结合全程责任助产制,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和产房工作效率,落实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唐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如何提升脑梗死所致偏瘫的早期康复.方法 选择120名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结果 2组治疗6周进行肌力比较,康复组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导致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指导,促进康复预后.

    作者:黄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例水痘并急性蜂窝组织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5例水痘并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患儿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隔离皮肢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认为医护人员通过病情观察到位,疾病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等,可促进水痘并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患儿早日治愈出院.

    作者:薛坚;黄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误区及对策

    分析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误区,提出有效对策,包括成立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系,职责明确,完善制度、措施得力;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全院开展,护理部牵头起草实施方案、扩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分阶段落实;定期或随机督查、指导、考核、质量讲评、整改、奖惩制度落实.认为针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误区采取相应对策可促进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蒲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开设护理专科门诊拓展护理内涵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总结了护理专科门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和方法.方法 主要包括人员的选拔和具体内容的指导.认为设立护理专科门诊可满足就诊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拓展护理内涵、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作者:陈先梅;陈精华;范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方法

    总结了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的方法.设施、设备安全风险控制与医疗、护理操作风险控制在ICU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ICU工作质量,大程度地降低ICU病房设施、设备风险性,本科从仪器的风险评估、维护、POCT质控、人员规范管理方面进行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保证关键设施、所有设备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有效规避了由此产生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

    作者:马清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