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种异体植骨移植在骨肿瘤中的应用29例报告

夏亚一;孙正义;王栓科;盖兆瑞;王翠芳

关键词:骨肿瘤, 同种异体骨, 充填, 替代
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植骨材料在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4例良性骨肿瘤、5例恶性骨肿瘤,应用骨库内的同种异体骨充填或重建骨的功能.结果:随访1个月-3年,每2个月放射学检查,除2例病人轻度排异反应外,其余病人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6个月时放射学检查植骨充填材料被机体骨组织替代.结论:良性骨肿瘤使用异体植骨材料可替代自体骨发挥充填作用,功能性植骨材料适合于恶性骨肿瘤的治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杜绝从静脉输液针孔上采集血标本

    血液化验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血液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化验结果.在静脉输液针孔上采血标本,虽然这种方法手续简便,病人痛苦小,然而,利用这种方法采血却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严重错误的信息.

    作者:郑雪莲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男女不同年龄血脂水平测定及意义

    随着血清脂类的生理、生化、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血脂分析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已经渗透并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中,如糖尿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但有关血脂与心血管病的研究绝大多数均是在男性中年人群中进行的,这些研究结果是否能在女性人群中同样获得,尚存在某些争议,现对不同年龄阶段男女性血脂水平进行测定,探讨如下.

    作者:王涛;黄晓静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B7共刺激分子与肿瘤免疫

    免疫应答过程中T细胞的激活需要双信号,第一信号来自于MHC Ⅰ/MHCⅡ抗原肽复合物和TCR相互作用,第二信号则取决于APCs上共刺激分子与各自配体的相互作用,它们是细胞免疫应答所必需的第二信号,又称共刺激信号,只有在双信号共同刺激下,才能有效地激活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否则会导致T细胞无能(anergy).

    作者:陈晓黎;苏宝山;康安静;王康敏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同种异体植骨移植在骨肿瘤中的应用29例报告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植骨材料在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4例良性骨肿瘤、5例恶性骨肿瘤,应用骨库内的同种异体骨充填或重建骨的功能.结果:随访1个月-3年,每2个月放射学检查,除2例病人轻度排异反应外,其余病人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6个月时放射学检查植骨充填材料被机体骨组织替代.结论:良性骨肿瘤使用异体植骨材料可替代自体骨发挥充填作用,功能性植骨材料适合于恶性骨肿瘤的治疗.

    作者:夏亚一;孙正义;王栓科;盖兆瑞;王翠芳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

    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中并不少见,患者轻者可表现头晕、乏力、一过性黑朦,重者出现阿一斯氏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因多为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变、药物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作者:陈红娟;李方;管绯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酐的苦味酸试剂对血糖结果的影响

    日本生产的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我科使用已将近3年.在安排测定项目的顺序时,我们发现若将血糖测定排在肌酐测定(碱性苦味酸法)之后,则使血糖测定结果偏高,现将这一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伟中;李杨;常玉梅;何英武;马孝华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自体输血在Rh阴性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输血技术在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安全输血便成为输血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造成不安全输血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血源传播的疾病,血液免疫学的相容性等,因此自身输血作为临床输血治疗手段,近几年来已上升到一个重要位置,尤其是在Rh阴性等稀有血型输血患者中应用更有其特殊意义.现将我院几例Rh(D)阴性输血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黄晓静;张雨佳;姚仁南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伊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商品名:安博维)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伊贝沙坦150mg/d,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用药时间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比较2组对心力衰竭住院率的影响.结果:伊贝沙坦治疗12周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心力衰竭住院率显著下降.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

    作者:杨季明;王迪斌;谭晓;龙明智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微小肝癌10例

    近期,我院经CT检查发现1cm左右大小肝癌10例,8例已作局部切除手术,均属原发性肝细胞癌,另2例中1例CT图像典型,AFP弱阳性,1例为胰尾占位转移性肝癌,现将具有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汉民;吴健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疗效观察

    新生儿脓疱疹是由第Ⅱ嗜菌体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以出现簿壁水脓疱为特点的皮肤炎症.本病传染性强,极易扩散,如不有效治疗,可出现发热和腹泻,甚至并发败血症[1].本院于1998年-2002年间应用静脉注射IVIG治疗新生儿脓疱疹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郁冬梅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50例7-15周妊娠药流门诊观察报告

    近年来国内已有大量资料报道了米非司酮配米索终止49天内妊娠的临床研究.我院自1993年以来也对停经49天内的药流进行了临床分析,其流产率都在90-95%以上.目前我院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49天以上妊娠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现将我科在2000年期间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7-15周妊娠的流产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爱玲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中药熏洗加微波治疗急性肛窦炎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一种常见的潜在感染病灶,约有85%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因此对肛窦炎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将起着预防肛门直肠疾病的作用,笔者采用中药熏洗加微波治疗急性肛窦炎3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传娣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卡托普利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疗效探讨

    本文旨在评价卡托普利治疗组及对照组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娴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98例胃癌术后疗效分析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近10年来,收住手术治疗98例,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与胃癌的早期诊断、患者年龄、肿瘤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综合治疗等方面有关,观察98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肖新德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结肠造口手术68例护理体会

    1一般资料68例中男17例,女51例,年龄22-88岁.行造口原因:2例骨盆骨折直肠外伤,余均为直肠癌.治疗方法:57例行直肠癌根治、降结肠造口,9例癌肿无法切除,为解除梗阻行造口术.病程10-31天,均顺利出院.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应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8月-2002年4月,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德云;张三林;倪军;田西奎;赵宏杰;马芙蓉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早期股骨头坏死髋臼软骨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早期髋臼软骨是否存在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健康成年中国白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只,按每周2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对照组6只,每周2次肌注等量生理盐水.通过MRI、螺旋CT扫描确定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分期,参照分期在实验的第3、6、9周分批处死动物,对股骨头及相应的髋臼与滑膜标本行HE染色,光镜检查.观察股骨头早期坏死时髋臼软骨及相应滑膜的病理改变.结果:送检的12例0期坏死髋臼标本中3例有阳性病理表现(25%),12例Ⅰ期坏死髋臼标本中10例有类似阳性表现(83.3%),12例Ⅱ期坏死髋臼标本均有阳性表现(100%).光镜下阳性表现为:软骨细胞核固缩、靠边、深染,部分软骨陷窝中软骨细胞缺失.同时从Ⅰ期坏死开始,病髋滑膜出现炎症反应.结论:明确的髋臼软骨变性可能起始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

    作者:孙强;施裕新;张其恭;施红光;吴克荣;朱顺星;吴晓颖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氧氟沙星混合复方丹参发生药物反应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患慢性乙型肝炎伴急性胆囊炎收入我科,入科后医嘱给予氧氟沙星200ml静滴,10%GS250ml+复方丹参16ml静滴,护士遵医嘱用药,在患者输完氧氟沙星后更换复方丹参液体几分钟后,输液管内可见明显的沉淀反应,产生的沉淀在3-5min内聚积成块状物,立即将输液管更换后继续静滴,严密观察病人,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丁一琴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江苏沿海地区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前对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已很多,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很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许多危险因素的不同.本文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我县人群与肝癌发生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姜菊萍 刊期: 2002年第32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43例

    脊柱AF系统是取长于Dick、RF的新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由于其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病人可早期下地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脊柱胸腰椎骨折、脱位治疗常用的内固定物之一.我院自1998年8月开展此项手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倪晓;卫穗转;李润根 刊期: 2002年第3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