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提高护患的沟通效果

周丽敏;靳胜燕;李素月

关键词:
摘要: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沟通则是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护理效果,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是进行临床护理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作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护患的沟通效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近6年来我科对15例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进行了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包括出血情况、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等.结果:15例患者肝功能Child's B级6例,肝功能Child's C级9例.15例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9例并行胃底曲张静脉缝扎术.术后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1例围手术期死于肝功能衰竭,14例痊愈出院.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适宜术式.

    作者:王海东;郑进方;邢贻雷;周开伦;龙籍典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自制健脾合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健脾合剂是我院制剂室自制产品,主要由人参、白术、山药、泽泻、陈皮、焦三仙等中草药组成,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郭庆芳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并胃下垂术式的探讨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及胃下垂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传统的处理方法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尤其是胃下垂,很少考虑手术治疗.这并非是病情不需要手术.在早期综合性的原因使得术后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多采取保守治疗,所以关于此二病的手术处理少有报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并胃下垂同时存在,经手术治疗的报道甚少.本文就此而行的不同的手术方式、各种术式的利弊及笔者认为成功的术式提出论点.

    作者:肖燕;马忠锋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ELISA法检测HBsAg假阴性报道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目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主要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准确性高.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ELISA法检测HBsAg也可出现假阴性.将此法检出的阴性标本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做了复检,结果如下.

    作者:马爱平;张光凤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对肌肉疲劳及机制认识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肌肉疲劳(肌疲劳)与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肌疲劳是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和临床科学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作者:徐林新;李新立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应用整体护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以整体的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也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走进临床护理.我院骨外科注重在静脉输液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护理,通过半年300例患者的观察,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由80%上升到现在的98.5%.总结如下.

    作者:高敬芹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策略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全院性科学管理系统,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步伐的加快,各级医院都有使用计算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并将其做为医院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陈大千;孙岩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痰菌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对上海市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痰菌检查结果.方法:对上海市1995年-2000年新登记肺结核病例诊断时痰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的查痰率达99.0%以上,痰菌检查涂片阳性率在35%左右,培养阳性率在45-50%;涂阳培阳率由1995年的78.7%上升至2000年的91.0%(平均12.9%);培阳涂阳率保持在80%左右;有15-18%的涂阴病例培养阳性.结论:同时进行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提高新登记病例的菌阳发现率,同时,也是进行痰检质控的一种重要方法.凡有条件的实验室均应开展痰培养检查,以提高痰菌阳性检出率.

    作者:胡忠义;朱亮;夏珍;董秀英;周爱娣;王莉莉;孪瑞融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阻塞性睡眠窒息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教育

    阻塞性睡眠窒息综合征(OSAS)是指呼吸运动存在,但因上气道阻塞而出现呼吸气流中断的睡眠窒息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夜眠打鼾、呼吸暂停伴憋醒、白天瞌睡、记忆力下降、晨起头痛、疲惫、伴血压升高,常合并高血压、肺心病,严重可导致心律失常及睡眠时死亡.

    作者:王旭霞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脑外伤假性球麻痹4例诊治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48-67岁,平均59岁.均由车祸致伤头部,颞顶受力.

    作者:于晋国;刘晓岚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肠梗阻闭式减压法术中的应用

    临床上,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时,常用手术疗法解除梗阻.术中如膨胀的肠道妨碍手术操作时,须清除淤滞的肠内容物.我院自1995年-2001年对123例肠梗阻患者术中均采用了肠梗阻闭式减压法,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静;王安富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威灵仙复合软膏治疗骨质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威灵仙属毛莨科植物,其根含有甾体皂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镇痛、软化骨刺等的功效[1].动物实验发现有一定麻醉作用,体外试验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宗内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梗咽喉.

    作者:易德保;朱庆寿;周效思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胆囊癌36例临床分析

    胆囊癌为不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由于其部位隐蔽,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治疗预后极差,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胆囊癌在开始出现症状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明确诊断后1年死亡率约为88%,5年生存率仪占4%[1],因此国内外学者多年来一直对该病进行不断探索.

    作者:苏少慧;杨晶;张曼利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1例临床分析

    近来,随着基层医院ICU的普遍开展,监测手段的提高,甘露醇致肾损害的报道已逐渐增多,引起了学者对其肾脏副作用的重视.1995年以来,我院共抢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98例,静脉滴注甘露醇过程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21例,为提高甘露醇对肾脏毒性的认识,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吕智尉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新生儿肺炎家长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死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新生儿肺炎家长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显英;廉德花;徐元清;隋利娟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浅谈规范护理文书的意义

    病历是患者在医院接受问诊、查体、诊断、治疗、检查、护理等医疗过程中的所有医疗文书资料.护理文书是病历中的一部分,是护士负责记录护理过程的有关资料.

    作者:顾海杰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68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2年-2001年间收治的闭合性腹部损伤168例患者的诊治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56例、非手术治疗12例,术前腹腔穿刺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部分病例作腹部B超和CT等检查,此3项诊断阳性率均在95%以上.本组手术治疗156例,死亡8例,非手术治疗12例,均治愈.总死亡率为4.76%(8/168).死亡原因:出血性休克、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脑外伤.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应常规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酌情选择腹部B超和CT等检查,以排除腹内脏器损伤,应根据腹部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剖腹手术中要注意多脏器损伤,才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郭小倩;王伟峰;严启明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老年冠心病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文对3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发现生存质量测定有很重要的临床定义.老年冠心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要进一步积极防治冠心病;另一方面,生存质量本身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是否提高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双梅;李海彬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

    1990年-2001年,我们收治的糖尿病并足部感染、溃疡、坏疽者29例,经过我们精心治疗护理,所有病人伤口愈合出院,无1例截肢.

    作者:陆建萍 刊期: 2002年第31期

  • HLA-B27与脊柱关节病

    近年研究资料表明:分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人类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s,HLA)表达情况不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对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博;黄平;汪运山 刊期: 2002年第3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