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芳
总结了妇科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提出了有效地减缓压力的措施.包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机构的管理功能;落实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增强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升社会地位等.认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处理能力,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逐步把低年资护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专业护理人员在临床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程文燕;林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食道穿孔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一旦异物误入食道应及时就医,以免因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经皮胃造瘘(PEG)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肠内营养,保证了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进食大枣致颈部疼痛、吞咽困难1d、气促发热2d入院,CT示食道颈7段不透X线异物嵌插可能,并食管-软组织漏、钡剂残留、食道旁软组织感染.患者第2天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造瘘、左颈部切开引流术.首先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其后行胃造瘘术,患者左侧卧位,手术者确认患者无胃部病变后使其成仰卧位,将胃内充满空气,使胃壁贴近腹壁.穿刺定位:手术者左上腹部叩诊确认位置,同时观察在体表左上腹腹壁透光处,助手在腹壁透光处用手指按压此点.术者在胃部被压的隆起点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助手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刺入套管针.
作者:万良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在BIS监测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用物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体住摆放及术后的健康指导等.认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是在BIS监测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戴丽;涂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医疗手术器械手册的制作及在包装环节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核对器械,减少出错率,规范手术器械管理.
作者:刘彩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易善复通用名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规格232.5 mg/支.硫普罗宁通用名为注射用硫普罗宁,规格0.1g/支.对于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常将以上2种药联合使用.配药前笔者分别查阅了2种药物的说明书,未说明以上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上述2种药物配伍时出现白色浑浊并有絮状物,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易善复每安瓿装5ml含232.5 mg,由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硫普罗宁每支0.1 g,由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作者:蒋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症状观察,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等.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卫红;詹也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2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心理护理、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以及健康教育,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潘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提出了留置导管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改良接管方法.方法 将60例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接管方法.结果 2组1年内导管感染率、堵管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改良接管法能有效减少感染和堵管的发生.
作者: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对意外怀孕终止妊娠的未成年少女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诊治的160例意外怀孕终止妊娠的未成年少女并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在术前、术中、术后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人工流产患者手术前恐惧忧虑程度、手术过程中耐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手术所用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手术前恐惧忧虑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手术耐受性高,手术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保证未成年少女人流手术的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丁凤;高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手术患者术前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于本科住院行择期手术的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麻醉前行导尿术时,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尿管及尿道黏膜,行局部麻醉;对照组子以常规操作.比较2组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黏膜损伤程度及导尿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一次性导尿成功率、术后24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患者择期手术前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可有效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紧张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志凤;留真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99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套管护理,气管切开局部护理,吸痰、气道湿化、堵管的护理,环境、用物管理等.认为尽早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带管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作者:江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宫颈癌放疗的患者多为中晚期,由于肿瘤破溃,对周围组织血管的侵犯,均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浆液性分泌物,常伴有感染,大量脓性感染样白带[1].同时患者在放射治疗达一定剂量后,阴道壁、宫颈管内膜因放射性炎症易导致纤维化,进而狭窄粘连,致使宫腔引流不畅,从而引起宫腔积脓积液[2].若冲洗不及时,易引起逆行感染,加重宫腔积脓,宫颈口粘连,影响宫颈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导致肿瘤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下降,加重放射性阴道损伤.阴道冲洗可有效清除坏死脱落癌组织,防止感染;促进上皮细胞愈合,避免阴道粘连,增加放射的敏感性,减轻由于放疗引起的阴道炎作用.本科应用一次性导尿管接60ml注射器进行阴道冲洗替代传统阴道冲洗,此方法既卫生方便,经济有效,又安全舒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凡;胡慧敏;马琴;蔡娆;雷小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包括脑水肿、心肌损害、肺水肿、肾功能不全、迟发性脑病等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护理.认为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屠耀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舒适护理在6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实施治疗上的舒适护理,同时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护理,使患者获得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以佳状态接受治疗.认为实施舒适护理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程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将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多数条目)均较对照组孕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增加对GDM知识的掌握,促进健康信念的形成和增进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58例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合理的饮食管理,严格的血糖控制,良好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的血糖监测,伤口护理,饮食指导及合理应用胰岛素等.认为认真仔细地术前及术后护理是保证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孙平;罗蕊丽;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缺编严重;配置及使用不合理、工作辛苦、职业压力大;管理者不重视护理人员的发展需求、重使用轻培养;社会保障欠完善;缺乏激励机制.认为只有加强护理管理,重视护士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及保障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缓解其工作压力,才能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流失,稳定基层医院的护理队伍.
作者:张业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基金绩效考核办法应用于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效果.方法 建立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基金考核指标,根据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数量、质量、健康教育情况以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考核,用数据对个人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以激励护士更好地做好各项优质护理工作.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基金考核办法10个月,问卷调查表显示95%以上的护士赞成新方法.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与之前未实施优质护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基金考核的办法,有效激励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良好的价值取向,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使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的内涵得到了更加具体的落实与考核.
作者:张革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 28例狼疮脑病患者进行癫痫发作的护理,安全防护,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28例狼疮脑病患者经MP和CTX联合冲击治疗,21例缓解,7例死亡.结论 全面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在狼疮脑病中尤为重要.
作者:李斌;刘荘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新生儿期间,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外伤的损害,本院于2012年2月7日收治1例罕见的新生儿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因外力损害致裂开并感染的病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19 d,因发现腹股沟皮肤裂口1d而入院.患儿出生于农村,生后其外婆采用传统的蜡烛包包裹法,用包布裹紧患儿下肢及腰臀部,并用直径0.5 cm的索带于患儿臀部处捆紧.又因正值寒冬,担心每日沐浴易致患儿受凉,故多日未予全身皮肤护理,在采用蜡烛包包裹期间曾出现患儿哭吵不安的现象,家长未予重视.数日后在给患儿沐浴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有裂口方来本院就诊.入院时检查:体温37.8℃、心率136次/min、呼吸42次/min,进食牛奶吸吮好,量稍少,每次约20 ml,无呕吐现象,解大、小便正常.患儿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均可见长约2.5 cm、宽约1 cm、深约1 cm的斜行裂口,裂口处可见脓性渗液及黄色组织溶解物,裂口边缘红肿.
作者:林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