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史金如

关键词:妇科, 腹腔镜, 手术, 并发症, 护理
摘要: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本院1000例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腹胀、咽喉部不适、肩背酸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和穿刺口愈口不良.经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全部治愈顺利出院.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预防或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有:门诊病人多、病种多、诊疗环节多、护士少、急诊突发事件多、应急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我们从门诊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制度化3方面加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聂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电话随访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电话随访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农村高血压患者4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进行每月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进行每半年门诊随访,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和治疗依从性(CPAT).结果 2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比例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电话随访能够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87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人夜间睡眠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多脏器损伤)病人夜间睡眠情况和影响病人睡眠的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87例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人夜间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人存在着严重的睡眠不足.身体不适、医源性干预、睡眠环境等是影响此类病人夜间睡眠质量主要的原因.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镇静止痛、减少医源性干预、安全舒适的护理、良好的病室环境,可提高病人夜间睡眠质量,减少夜间睡眠不良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吴翠平;赖春荣;钟彩英;刘海燕;胡志青;何向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出院的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干预,比较2组遵医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率及血糖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并较好控制血糖.

    作者:高艳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下肢手术,术后安置镇痛泵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静脉镇痛组各25例.监测2组患者置泵期间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咳嗽排痰能力及尿量6项客观指标和镇痛效果.结果 硬膜外镇痛组各项客观监测指标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泵镇痛效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镇痛方式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静脉镇痛组置泵期间患者各项生命体症稳定,低氧、低血容量发生率低,适用于骨科老年患者大手术术后镇痛.

    作者:李兴华;周绪琴;唐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在临床中应用,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也逐步提高,使人们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现有的人力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及患者的需求,同时,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资源及其结构的合理性<'[1]>.

    作者:方秀敏;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36例呃逆患者的辨证施护体会

    总结了对36例呃逆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的过程.主要包括以虚实为纲,统括六种证型,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饮食、起居、情志、用药护理及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药物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36例呃逆患者经过1~4d治疗护理后,症状消失并无复发.认为辨证施护及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呃逆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荣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亲情护理在ICU手足口病昏迷患儿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对ICU手足口病昏迷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09年7月在ICU住院的4671手足口病昏迷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手足口病昏迷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模式,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昏迷患儿的疗效优于对照组(Ζ=-4.531,p=0.000).结论 亲情护理可以提高昏迷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促醒的作用.

    作者:戴美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安瓿折断器的制作与应用

    因掰安瓿而划伤护士手的事件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经常发生,已形成了一种职业性伤害.目前因出自不同厂家的不同剂量,剂型的安瓿规格千差万别,而临床常用的安瓿规格较为固定,根据这一情况,制作了一种安瓿折断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其制作方法及效果如下.

    作者:罗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目标教育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临床带教老师有责任引导护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护理观,有一定交流沟通能力,能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人才.

    作者:朱庆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本院1000例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腹胀、咽喉部不适、肩背酸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和穿刺口愈口不良.经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全部治愈顺利出院.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预防或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作者:史金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处方在体检教师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处方对体检教师中高脂血症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3月~12月体检人群中169例高脂血症教师发放自制健康教育处方,对干预前后进行相关知识评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教师对血脂正常值、科学饮食习惯、降血脂的方法的知晓率前后对比,p值<0.05,对高血脂的危险因素、高血脂的危害知晓率前后对比,p值<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行为、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健康教育处方对于高脂血症教师是一种经济、方便、见效快的传播手段.

    作者:肖蕗;苏杏环;肖雅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精神疾病中的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10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2组分别在2周、4周、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医生临床效果评定.结果 2组疗效及焦虑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满时间行为护理优于一般精神科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忠萍;王丽;朱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2组比较,护理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在治疗效果方面,护理干预组出院3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陈红艳;全秋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老年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老年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83例中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老年抑郁量表简本(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short form,GDS-SF)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等定式问卷调查后,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抑郁情绪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6.2%,GDS-SF平均评分是(3.23~2.82).抑郁情绪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χ<'2>=14.5,p<0.001)、经济收入(χ<'2>=9.16,p=0.01)、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χ<'2>5.02,p=0.02)、疾病本身或治疗引起的诸多不良症状(χ<'2>=26.46,p<0.001).结论 中老年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应当根据抑郁症发生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腊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舒适的影响因素与护理

    总结了72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予以舒适护理的体会,主要方法包括: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适的鼻罩(面罩),充分湿化,指导患者呼吸与呼吸机同步,防止误吸与漏气.认为舒适护理可使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曾秀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采取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训练,6个月后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功能干预后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立红;程文蕾;陈旭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

    总结了58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术后、出院指导等方面阐述,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康复锻炼

    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技术.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指导有效排痰、技能训练、健康指导等.认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康复锻炼是必要的、十分有效的.

    作者:刘晚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地震后24h内重灾区医院妇产科病区的护理管理

    总结了汶川地震重灾区医院妇产科震后24h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经验.主要包括根据震后医院和科室现状,快速有效地对母婴及家属进行安全转运和安置,进行病区重建,转换病区功能,满足日常诊疗和伤员救治.认为震后24h内,在通讯完全中断、情况未明的处境中,任何预案都有其局限性,科学的护理管理,团结的工作作风,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了妇婴安全,满足了震后重灾区医院服务功能扩展和伤员救治的需要.

    作者:何琳;张远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