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炎炷;葛卫红
回顾性总结了66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指导,针对患者精神障碍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安全措施,防止伤害他人或自伤,并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包括运动疗法、认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心理护理.认为上述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肖淑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观察及出院健康指导.认为针对不同病人术前认真准备、术后仔细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刘淑娥;马红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预防维生素K<,1>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 对近2年应用维生素K<,1>引起不良反应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再次使用比初次使用发生机率高,输液中比刚输液、输液后发生机率高,并且临床症状以类似输液反应和过敏性皮疹为主,分别占48.07%、19.23%.结论 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多方面,但认为维生素K<,1>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与给药途径及速度有关.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双群;谢艳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有:门诊病人多、病种多、诊疗环节多、护士少、急诊突发事件多、应急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我们从门诊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制度化3方面加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聂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及血标本质量,探讨佳的采血部位,提高采血质量,减轻新生儿疼痛.方法 将2009年4月1日~5月31日出生后72h的138例新生儿按照单、双日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取足跟内侧定位法采血:对照组则选择外侧定位法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血快,不需挤压,新生儿足底水肿、淤斑和啼哭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足跟采血内侧定位法明显优于外侧定位法.
作者:魏爱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在临床中应用,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也逐步提高,使人们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现有的人力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及患者的需求,同时,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资源及其结构的合理性<'[1]>.
作者:方秀敏;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可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保护肾功能,同时可以替代肾造瘘,减少术后感染及漏尿的发生<'[1]>.有研究显示,留置双J管期间患者会有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或发生支架管移位、膀胱输尿管反流和支架管表面结石形成难以取出等并发症<'[2]>.
作者:全翔凤;诸葛秀红;杨芳;潘柳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58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术后、出院指导等方面阐述,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并分析某县中医院门诊7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影响因素.结果 52.6%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人际关系、婚姻状况、病程.结论 应重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发的焦虑情绪,并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王青梅;邓瑞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门脉高压术后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后一般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做好术后的病情观察和实施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52例五步蛇咬伤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早期伤肢上部结扎,伤口排毒、早期使用抗五步蛇毒血清、大剂量皮质激素短期冲击治疗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感染、饮食护理、防止感染、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对患者的伤口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早期使用抗五步蛇毒血清、可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患肢肿胀、大剂量皮试急速短期冲击治疗护理、防止感染、改善全身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杜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位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利用前倾坐位、高枕右侧卧位、半坐卧位,并结合呼吸道湿化、雾化、拍背等措施对1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排痰,比较3种体位的排痰效果.结果 大多数患者排痰效果满意,大大降低了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体位排痰对提高氧疗、药物效果和改善肺功能、预防并发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83例中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老年抑郁量表简本(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short form,GDS-SF)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等定式问卷调查后,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抑郁情绪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6.2%,GDS-SF平均评分是(3.23~2.82).抑郁情绪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χ<'2>=14.5,p<0.001)、经济收入(χ<'2>=9.16,p=0.01)、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χ<'2>5.02,p=0.02)、疾病本身或治疗引起的诸多不良症状(χ<'2>=26.46,p<0.001).结论 中老年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应当根据抑郁症发生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腊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电话随访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农村高血压患者4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进行每月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进行每半年门诊随访,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和治疗依从性(CPAT).结果 2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比例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电话随访能够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本院64例产后出血达1000ml以上产妇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对产后出血的严密监测及观察护理干预,以止血、抗休克为主,加强分娩期管理,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及阴道流血情况,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及时进行抢救,认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工作,对降低产妇死亡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海英;陈雪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不同包扎方式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74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绷带包扎固定法)38例;B组(减张固定胸带包扎法)36例,比较2种包扎方式的引流量、出血、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 A组38例中皮瓣坏死17例(44.74%),B组36例中皮瓣坏死2例(5.56%).减张固定胸带包扎比传统绷带包扎方式更能减少皮瓣的坏死(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传统绷带包扎方法张力较大,血供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减张固定胸带能有效地减缓皮肤张力,皮瓣血运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率提高.
作者:杜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210例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片配伍用于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服药对象、方法、效果判断、清宫、药物作用与副作用.认为孕周越小成功率越高,清宫率低,流血少,痛苦小,安全有效,经济实惠,无并发症,是终止7~12周内妊娠的好方法.
作者:王巧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汶川地震重灾区医院妇产科震后24h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经验.主要包括根据震后医院和科室现状,快速有效地对母婴及家属进行安全转运和安置,进行病区重建,转换病区功能,满足日常诊疗和伤员救治.认为震后24h内,在通讯完全中断、情况未明的处境中,任何预案都有其局限性,科学的护理管理,团结的工作作风,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了妇婴安全,满足了震后重灾区医院服务功能扩展和伤员救治的需要.
作者:何琳;张远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包括再出血的诱发因素,专科护理技能等.认为术后积极、科学、合理、规范的专科护理干预对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发展,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小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了使护理人员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护理部参与对本院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依据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项目进行综合考核.结果 显示,此种考核方法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