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及药物临床应用

康安静;苏宝山;陈晓黎

关键词:
摘要: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有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等,而抗病毒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常用抗病毒药物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作一分析.1.干扰素1.1 α-干扰素干扰素(interferon,IFN)有α、B和γ3种.用于抗肝炎病毒的主要是α-干扰素,经长期应用认为,它是目前抗病毒疗效较为满意的药物[1 、2].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病人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近几年来我院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高龄病人的生理特点、病中的心理变化,及患者的心理护理.1.高龄病人的生理特点年老体弱,全身条件差,入院时除有本病外,大都不同程度合并其它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病等,其抵抗力差.

    作者:王华;陈希华;宋书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氟伐他汀(来适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共存于同一个个体,而有效的减肥、控制血糖、调整血脂结构,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1 2]].本科在通过运用运动、饮食、拜唐平或盐酸二甲双胍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氟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继发的高脂血症4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向东;史雪茹;冯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补肾健骨汤和腰围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腰背痛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出现早及主要的临床表现[1].1996年以来,我院应用补肾健骨汤和腰围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鑫辉;吴志明;黄福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导向介入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评价

    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瘤体内注射纯酒精法(PAI)是借助超声影像学,渐接直观瘤体情况下注入药物,是快速、简便、安全治疗肝癌的一种介入疗法,.我们自1987-1993年开展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肝癌边缘注入硬化剂,瘤体内注射PAI治疗肝癌56例,取得满意效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潘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抗组胺药的现状及进展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临床常使用抗组胺药,抗组胺药也常与解热镇痛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患者.过去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证明抗组胺药为世界上安全和多用的药物.随着新一代抗组胺药物开发,该类药物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正在开发抗组胺药物治疗适应症.

    作者:金志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下观察卵泡子宫内膜指导受孕体会

    如何提高受孕的成功率是医患之间共同的责任.我们利用在超声观察卵泡大小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来指导其成功受孕,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 临床资料自1999年1月-2001年5月,我科共为209例育龄期待孕者进行超声下卵泡及子宫内膜的观察,年龄在24 38岁之间,身体健康,无怀孕史者128例,有经产或流产史者81例.本组病例配偶均有正常生育能力.

    作者:郭巧慧;梁波;贺志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65例糖尿病病人的肺功能检查及分析

    我们对65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等检查,以期发现其内在规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病人中,男48例,占73.8%,女17例,占26.2%,平均年龄50.9岁;病程数月到数10年不等,平均3.57年;空腹血糖8.6-29.99mmol/L;空腹血果糖胺2.9-6.7mmo1/L,平均为4.24mmol/L;平均血浆C肽1301.08pmol/L:平均血浆Ins15.15mu/L.

    作者:赵克辉;王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临床血液质控物在质评中应用体会

    临床血液学质控物的应用对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准确度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质控物的质量及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及检测成绩,我们就质控物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崔相法;宋淑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与临床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一些既往并无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即应激性高血糖.为研究脑梗死急性期出现高血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本文观察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发病24h内的血糖水平分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昆林;翟明;张金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套式双腔管持续冲洗引流管置换治疗心源性脑脓肿的护理

    我院于1978-1998年,采用钻颅置套式双腔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同时将抗生素稀释液通过双腔管直接进入脓腔杀菌,达到对心源性脑脓肿置换.治疗29例,治愈27例,2例死亡,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黛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临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脉内支架术(CS)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较新的方法,冠脉内支架能成功打开血管、粘合撕裂内膜、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建立正常血流,因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或避免紧急搭桥术、具有创伤少、手术简便、疗效可靠等优点.我院自2001年3月以来,已行PTCA加支架手术24例,获满意疗效,今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护理简介如下.

    作者:孟庆华;刘丽;李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吸入性苯胺中毒93例救治体会

    1998年11月我院救治一起因苯胺烟雾吸入中毒患者93例,住院患者21例,门诊72例,6-72小时全部康复离院.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98年11月19日烟台某镇办工厂因焚烧苯胺旧包装及废料,其烟雾致使现场工人和周围约2公里内居民共93人发生呼吸道吸入性中毒.

    作者:刘传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出血早期穿刺引流疗效观察

    有关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的时闯,到目前为止一直存在争议,现根据国内有关专业杂志的报道结合我们近几年对脑出血早期穿刺引流的疗效观察,谈谈我们的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为94年6月-2001年1月,我们共收治脑出血病人97例,所有病人结合临床表现和CT扫描而确诊.

    作者:刘玉叶;赵建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5-18岁.均为生活性C0中毒,具有C0中毒急性期浅、中、重度昏迷症状,持续时间2h-8天.清醒后距发生迟发性脑病时间为2-45天,平均23天.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头部CT扫描.

    作者:王海青;韩少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三药联合应用超声雾化治疗急性会厌炎40例疗效观察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急性重症之一.我科自1998年7月-2001年9月,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病毒唑联合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此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英;安淑珍;曹晓玲;王晓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所致精神症状2例报告

    1.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69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痛3天,临床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住院.查体:慢性病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入院第2天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加重,做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伴短阵室速,立即用利多卡因100mg+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

    作者:刘水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作为烧伤患者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评价异丙酚作为烧伤患者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氯胺酮基础麻醉,将异丙酚和氯胺酮配制5%葡萄糖液持续输注.结果:与氯胺酮、安定相比较,异丙酚起效迅速,入睡平稳,无睁眼、眼球震颤、肢体不自主活动.虽有血压下降,心率变慢,但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呼吸抑制仅出现快速静脉输注,但短暂.结论:在体内迅速分布与代谢,作用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多次用药无积蓄,苏醒时无兴奋作用,麻醉可靠安全.

    作者:王安富;张金刚;李建雄;王志山;曹银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内翻或外翻畸形,以及创伤性关节炎.我院从1995-1998年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俭;吕龙飞;付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双胫骨上端对称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右膝酸痛20年加剧1月.无其它关节肿痛,无寒热,无外伤史.体检:右膝无红肿畸形,无浅表静脉怒张,无皮肤破溃,查体:右胫骨上端外侧可触及2.0×1.0cm大小硬质肿块,肿块固定,表面光滑,有压痛,局部皮温正常,未及软组织肿块,听诊无血管杂音,右膝活动无受限,辅助检查:X线片:右胫骨上端外侧可见一3.0×1.5cm2,左胫骨上端外侧可见一1. 5×1.0cm的对称性、偏心性病灶,病灶呈膨胀的气球状透亮区,内有排列规则粗细不等的骨小梁形成间隔,周围为菲薄骨密度增高影.化验:血糖180mg/dl、血沉、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脂、肝功能、周围血象等均正常.

    作者:顾晓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空气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空气止血带为四肢手术常备止血用具,应用空气止血带不仅减少病人术中出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减轻患者身心负担,而且还可为手术者提供方便.下面根据术中应用情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于瑞欣;温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