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疗法对不同年龄患者术前的临床调查分析

王安富;王进;胡冰冰;雷秉欧

关键词:不同年龄, 术前调查, 心理疗法
摘要:目的:本文对受术者在不同年龄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问卷、随访调查受术者心理状态.结果:有依赖、理智、忧虑、恐惧,这些反应与职业、年龄有明显差异,患者在术前的表现有心理需求,情绪反应,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病理变化,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结论:结合受术者的意愿调查结果掌握不同年龄的心理反应,分析其活动规律,并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减轻心理矛盾,配合和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尿中雌四醇的检测

    孕妇尿液经盐酸水解、乙醚提取、醋酐乙酰化衍生后,在气相色谱仪(GC)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用标准雌四醇四醋酸酯[E4(OAC)4]的保留时间(RT)判断,内标物环戊醚雌酮(CE1)的峰面积内标定量计算雌四醇(E4)含量.经10例正常妊娠妇女尿样(正常组)以及1例无脑胎儿妊娠者、1例贫血妊娠者、6例妊娠高血压者(8例,为不正常组)尿样测定结果,正常组10例尿中E4均为阳性,24小时尿液中含E4从142.8-622.5ug;不正常组8例尿中E4均为阴性,因此,认为妊娠者尿中有否E4及E4含量的高低可作为判断胎儿是否正常发育的标志之一.

    作者:骆传环;黄荣清;张慧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天普洛欣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附32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至今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均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溶解堵塞的血栓,使血管再通,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溶栓治疗脑梗死引起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的兴趣及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此项治疗的研究工作,现将我院2年来治疗的3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总结如下.

    作者:张永雪;安孔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胸腺肽治疗乙肝大三阳阴转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2000年采用冻干注射用河山胸腺肽(西安长城制药厂)治疗乙肝大三阳30例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郭杰;郭山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硒制剂对大鼠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硒制剂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移植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分为对照组和服硒组.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服硒组按照40μg/kg/天的剂量,给予硒力口服液灌胃给药.两组行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小时、72小时、7天、10天、12天取供体及移植心脏做病理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变化分级.结果:术后72小时对照组移植心肌组织开始出现典型的Ⅰ~II级移植排斥性病理改变,术后第7天表现为Ⅲ级或Ⅲ级以上严重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而服硒组各时间点移植心肌的病理变化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硒制剂可明显减缓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抑制宿主对异体移植物产生病理水平的排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作者:吕燕宁;林筝;戴燕红;张永科;黄益民;顾云;赵颂军;张颖;葛六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凯时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1月至今应用凯时注射液(lipo PGE1)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霞;王秀军;孙丽萍;刘长山;逄力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96例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现将我院自1995年4月至2001年6月,经纤维胃镜及胃肠钡餐检查证实的96例慢性胃炎患儿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作初步分析.

    作者:石玉清;伊方善;魏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对我院大蜜丸药品的质量监控

    蜜丸产品是我院中成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传统剂型,为了对其进行质量监控,特抽样进行检查.

    作者:丁菊英;胡英;魏兴国;郭庆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选行处女膜环多点切开,减少侧切和复杂裂伤

    产科分娩时,为防止复杂裂伤或危及母儿生命,常行会阴侧切.侧切损伤大,若疤痕体质日后组织坚硬,影响生活质量.有鉴于此,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随机抽取230例初产妇,在其中选择合适病例施行处女膜环多点切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英爱;张志莲;毛春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乙肝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及护理对策

    笔者针对乙肝住院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切实有效的护理对策,从根本上改进肝炎护理的质量.

    作者:支元凤;韩绍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硝酸甘油与硝普钠治疗肾性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比较

    笔者把硝酸甘油和硝普钠两种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肾性急性左心衰,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邱广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情绪应激致急性胃粘膜病变3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9年2月至2001年8月经胃镜检查发现情绪应激导致急性胃粘膜损伤30例.本文就其临床及内镜表现作一分析.

    作者:侯仁好;初晓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五瓣成形术在蹼状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烧伤常导致条状或蹼状瘢痕挛缩畸形,这种畸形发生在关节功能部位,造成关节活动障碍,发生在体表其它部位,则破坏了体表正常形态而影响美观.自1989年以来,我科应用五瓣法对5例8个部位早期条、蹼状瘢痕挛缩畸形进行了手术整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康凯;王杨;孙轶群;陈世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静滴双黄连与氨基甙类发生配伍禁忌

    病例1:患者,女36岁,因患胃肠炎,医嘱给予5%GNS500ml+庆大霉素24万u,5%GS250ml+双黄连60ml,5%GS250ml+VC2.0+VB6 0.2,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kcl10ml静脉滴注.待青霉素皮试阴性后,首先把庆大霉素滴上,然后输以黄连组,结果发现输液管中剩余的庆大霉素与双黄连接触后,出现眼观变化,发生沉淀.因此,马上停止输入双黄连,接上能量组并将管中剩余的液体排掉.后输入双黄连.结果未再发生沉淀现象.

    作者:宋学华;赵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产后会阴损伤缝合术与治疗新改进

    会阴损伤(裂伤、侧切)是产科常见手术缝合之一.会阴缝合后,伤口愈合平整、瘢痕吸收大小是关系到产妇终身局部的舒适与否.我站对154例产后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的产妇采用新改进缝合与治疗方法,无1例伤口感染,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胰管与胆道系联合铸型标本的设计和制作

    目的:为人体解剖学及肝胆外科学的教学与手术提供直观的模具.方法:标本,通过对胰管及胆道系等行插管并向其中灌注填充剂,之后采用浓盐酸腐蚀法,即得胰管及胆道系联合铸型标本.结果:所制作的铸型能直观地显示胰管及肝内外胆道的走形、交通关系及与胃、十二指肠、脾等血管的毗邻关系,立体感强.结论:此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所作铸型直观、实用.

    作者:石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我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应用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战;田秀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心先安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20例

    我院在1996年-1999年,用心先安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2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钟召风;刘学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并与口服阿奇霉素胶囊进行性比较.共纳入临床试验病例243例,可供疗效评价的病例241例,可进行安全性评价病例242例.其中试验组174例,对照组69例.结果:总治愈率为74.42%(对照组60.87%),总有效率为87.21%(对照组73.91%);病原学清除率为88.44%(对照组81.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对照组4.35%).注射用阿奇霉素与对照药物口服阿奇霉素胶囊相比较,在统计学上总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学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由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黄怀球;赖维;陆春;朱国兴;万苗坚;卢念祖;陈木开;曾仁山;黎志刚;赵香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临床应用进展

    米非司酮(RU486)为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早用于终止早孕.近年来逐步用于整个孕期,且研究证实RU486具有抑制卵泡发育及排卵、影响内膜的分化发育成熟、导致闭经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郑艳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随着医疗改革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才能搞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呢?我科实行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锦平;杨涛;曾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