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佳时机的探讨

刘广琴

关键词:机械通气, 吸痰,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佳的吸痰时机,以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方法 将240例次吸痰操作随机分为4种时机:Ⅰ肺部听疹痰鸣音时;Ⅱ呼吸机压力报警时;Ⅲ患者咳嗽时;Ⅳ护士主观认为.比较4组患者的通气效果.结果 不同时机吸痰的机械通气效果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听诊痰呜音时吸痰效果佳.结论 肺部听诊痰鸣音时是机械通气患者佳的吸痰时机.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了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积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认为显微外科技术有利于提高椎管内肿瘤的全切率,防止脊髓损伤,具有切除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参与国家级大型临床科研药物管理的体会

    总结了参与国家级课题的药品管理经验,包括准备工作、人员要求及培训、具体操作、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护理人员参与大型课题有利于提高自身责任感及工作热情度,并具有良好的态度和能力.

    作者:张焰;周小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从依从性、症状好转情况、满意度、复发情况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更为明显(p<0.05),住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出院后3个月复发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复发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勤;张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目的 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测,找出影响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指导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方法 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对手术间空气、无菌物品、主要物体表面、手术人员的手进行细菌检测并培养.结果 手术开始前手术间空气、无菌物品均合格;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随着室内人数增多,人员流动增大,空气(细菌)超标越重;随着手术进行,人员走动减少,空气监测细菌含量逐渐下降.结论 应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保持手术间空气的含菌量在正常范围,从而保证手术无感染.

    作者:彭宗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电风暴的急救与护理

    心室电风暴(VES)是指24h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的现象.它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致的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来势凶险,瞬息多变,犹如风暴[1].VES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2008年4月,本科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电风暴的患者,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丽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压疮管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了压疮管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包括压疮高危患者确认,压疮高危报告,压疮预防处理,压疮病例讨论和记录.认为压疮是临床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压疮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护理工作的质量,压疮管理的实施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阳鲜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手术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特定护理干预对手术患儿家长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手术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比较2组家长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并比较观察组内母亲组与父亲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结果 观察组家长特定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对女性家长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对手术患儿家长进行规范的特定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家长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尤其对于母亲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李梅香;吴九菊;唐艳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目的 比较留置导尿与使用一次性尿垫处理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住院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印例伴有尿失禁的老年女性患者处理尿液时给予留置导尿(20例)或使用一次性尿垫(40例)2种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状况.结果 与使用一次性尿垫的患者相比,留置尿管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留置导尿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严格把握导尿指征,并结合老年女性生理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加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作者:曹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早期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鼻罩或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包括通气治疗前心理指导、规范操作及通气前、中、后的护理监测,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无创通气简便易行,依从性好,护理难度相对低,早期使用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德红;高琴;刘竹青;付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聘用制护士分层级管理与培养

    总结了聘用制护士的现状,并提出分层级管理和培养方案,认为分层级管理和培养,对提高聘用制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职业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斗艳;杨明莹;袁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80例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肠道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对80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实施肠道管理前后进行有关排便障碍、排便控制状况和生活质量3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管理前后患者肠道症状、排便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在实施肠道管理后,排便障碍、排便控制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较肠道管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脊髓损伤后实施及时有效的肠道管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清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4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饮食护理、身体准备、血压控制、补充血容量;术后全麻护理、血压监测、各种引流管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认为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特别是血压的控制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胡异梅;樊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的死亡原因分析

    总结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患者的致死原因,主要包括氧的供给不足,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的病情(梗塞部位、范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合并有其它疾病,患者的情绪、性格及外界环境因素等.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的患者危险性很大,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尽早查出并去除致患者烦躁的原因,才能使患者尽快脱险,转危为安.

    作者:李德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 总结2000年7月~2008年3月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并于患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10d、20d及30d进行血清总蛋白测定和总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血清白蛋白值术前(37.7±2.6)g/L,术后10d(29.8±3.5)g/L,术后20d(32.7±3.8)g/L,术后30d(38.1±3.5)g/L,其中术后10d,术后20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总数术前1.45±0.14×109/L,术后10d 1.07±0.18×109/L,术后20d 1.21±0.17×109/L,术后30d 1.43±0.22×109/L,其中术后10d,术后20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陈阳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41例经后腹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护理、引流管及伤口护理等,认为掌握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要点,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作者:胡蓉;谢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将7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采取药物、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等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采取整体护理,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实施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期历史对照,以2006年1月~2008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哮喘惠儿152例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1月~2007年1月入院患儿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以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院患儿为干预组,采取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住院期间的近期效果和随访6月的远期效果.结果 近期效果,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干预组也有明显提升(P<0.05).远期效果,随访半年内因复发而重新入院的次数,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大呼气流量干预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的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谭正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专科护生毕业前就业意向的调查

    目的 了解护生毕业前的就业意向,以便更好地指导就业.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5个护理大专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毕业前69%的护生落实了就业单位,湖南省与外省市护生就业落实率没有差别(p>0.05),但出生于城市的护生,其就业落实率高于出生于农村的护生(p<0.005),五年制大专生就业落实率高于三年制大专生(p<0.001).在就业观念上,78%的护生追求条件好、薪酬高的医疗单位,85%的护生对学院提供的就业服务比较满意.结论 目前,大专护生就业率较高,但仍需在就业知识、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方面加强教育.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工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办法.方法 31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实行分阶段的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及小腿后肌群的功能锻炼,正确使用膝关节支具的护理指导.结果 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达到95°,4周达到125°,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法)术后6周达(74.8±5.7)分,9周达(80.0±2.3)分,12周可达(91.8±3.4)分,1年可达(94.5±2.2)分.结论 围手术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荣;何碧红;刘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难以闭合和手术复位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等,主要为患者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1].肱骨上段是上肢骨肿瘤的好发部位,若采用截肢术则牺牲无瘤的肘、前臂及手的功能,致残严重.

    作者:李英;王春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