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对预防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680例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输液患者于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采用传统的按压方法和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进行按压,比较2种不同方法患者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静脉输液拔针后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在降低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按压方法(p<0.001).结论 拔针后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可以减少皮下淤血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有利于长期输液,患者感觉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时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58例.对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传统应答措施;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服务,采用护患沟通、病友交流、播放录像、电话随访与支持等形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社会功能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能够减少疾病复发,对其社会的功能改善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伍群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患者的致死原因,主要包括氧的供给不足,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的病情(梗塞部位、范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合并有其它疾病,患者的情绪、性格及外界环境因素等.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烦躁不安的患者危险性很大,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尽早查出并去除致患者烦躁的原因,才能使患者尽快脱险,转危为安.
作者:李德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凝固酶阳性的第二噬菌体组成的金葡菌感染引起.此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造成皮肤红肿剥脱,感染后皮肤损伤如烫伤样.
作者:赵静;谭启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52例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2例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心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前期女性服毒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调整其心理状态,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正确对待生活.
作者:尤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积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认为显微外科技术有利于提高椎管内肿瘤的全切率,防止脊髓损伤,具有切除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62例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方式、时间,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取主观及客观评估法,由笔者记录后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 患者暴力行为中伤人毁物占58%;自杀自伤行为发生在大夜班的占50%,潜逃发生在日班占64.28%.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中,拒绝住院、服药及治疗占91.93%,自知力缺乏占90.32%,幻觉、妄想支配占77.4%.结论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时间、症状特点、心理特征,灵活掌握病情动态,加强各时间段安全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对减少和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春红;杨金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3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生活训练指导对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黄丽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早期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鼻罩或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包括通气治疗前心理指导、规范操作及通气前、中、后的护理监测,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无创通气简便易行,依从性好,护理难度相对低,早期使用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德红;高琴;刘竹青;付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方法,提高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方法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同时,要求低年资护士采取给实习护士理论授课,操作示范,组织查房,考试考核等措施,超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均显著提高(p<0.01),临床医生麻醉师及同事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指导低年资护士做好带教工作,有利于提前建设高素质的专科护士队伍.
作者:周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从依从性、症状好转情况、满意度、复发情况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更为明显(p<0.05),住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出院后3个月复发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复发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勤;张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时照组.2组患者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常规康复护理,综合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运动疗法,辅以高压氧、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结果 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平;杨志英;黄应梅;陈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佳的吸痰时机,以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方法 将240例次吸痰操作随机分为4种时机:Ⅰ肺部听疹痰鸣音时;Ⅱ呼吸机压力报警时;Ⅲ患者咳嗽时;Ⅳ护士主观认为.比较4组患者的通气效果.结果 不同时机吸痰的机械通气效果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听诊痰呜音时吸痰效果佳.结论 肺部听诊痰鸣音时是机械通气患者佳的吸痰时机.
作者:刘广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改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改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符合微创原则,术后24h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量是尽早发现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美芬;郑晓芳;张惠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咽痛不适伴吞咽梗阻两月,于2008年9月5日收住本院,诊断为下咽癌及颈段食管高分化鳞癌T3N1MD期.于2008年9月25日全麻下行食管切开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双侧淋巴结清扫空肠代替食管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于9月30日出现颈部上段吻合瘘,经细菌培养依药敏实验使用敏感抗生素,配合局部换药处理,伤口愈合.于10月11日带气管套管出院.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ICU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包括动脉测压管护理,动脉血压波形的观察,预防感染,防止远端肢体缺血,预防局部出血血肿和留取标本.认为有创血压监测可以有效、准确、动态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操作简单快捷,适合ICU患者病情急、重、危等特点,既监测了动脉血压的变化,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蔡丽月;林明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做好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认为用药护理是马尔尼菲青霉病护理的重点,采HCC置管是保证马尔尼菲青霉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雅广和应用.
作者:黄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态度,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20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认为所有护理操作过程需要考虑患者隐私权的仅占58.5%;认为异性在场时护理操作需要暴露患者隐私部位的占42%;认为进入病房时不需要先敲门的占46.5%.结论 护理实习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认知不足,有必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知识,以减少护惠纠纷的发生.
作者:蒋晓华;马青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集体宣教法在新入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眼科新入院惠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传统组和集体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宣教法与集体宣教法进行入院健康教育,观察比较教育前后2组患者宣教知识掌握情况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教育前2组患者知识掌握及睡眠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育后集体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传统组,p<0.05;睡眠改善情况集体组优于传统组,p<0.05;教育前后比较传统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睡眠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集体组内比较,宣教前后有显著巨差异(p<0.05).结论 采用集体宣教法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新入院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并促进患者睡眠,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淑琴;汤秀容;刘肖霞;吴静芳;刘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了32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康复指导等,认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护理有其特殊性,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覃爱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