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王书民

关键词:静脉滴注, 静脉炎, 治疗, 护理
摘要: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难以闭合和手术复位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等,主要为患者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1].肱骨上段是上肢骨肿瘤的好发部位,若采用截肢术则牺牲无瘤的肘、前臂及手的功能,致残严重.

    作者:李英;王春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青光眼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44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术后基础护理,浅前房的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认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护理难度大,手术的成功施行需要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

    作者:胡幼青;黄雪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风险管理用于产科安全的探讨

    本文总结了产科风险管理经验,包括识别、评价、防范产科风险的方法,认为风险管理能真正保证和促进母婴健康,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聂春花;卢红;钟序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63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抗凝药物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认为冠脉支架术后应用抗凝药物期间,出血风险增大,术后应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与护理.

    作者:邬丽萍;李朝伟;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诊科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总结了急诊科常用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行专人管理制度、急救仪器的日常保养制度、建立仪器管理制度等,并提出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认为健全的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郭美英;肖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结了基层医院产科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病人人数与床位数不协调;护理人员安全不合理;护理队伍年轻化;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法律意识淡薄;护患缺乏沟通;自身风险防范知识缺乏等.认为加强相应的防范对策执行,有利于降低产科风险.

    作者:符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时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以问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卫生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物质生活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监测、遵医用药、心理平衡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4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4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患者进行全身性的治疗,局部伤口的处理及预防新的压疮发生.认为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全身情况及皮肤状况评估,应用规范的压疮伤口护理流程,能促使患者的伤口尽快愈合.

    作者:左小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佳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佳的吸痰时机,以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方法 将240例次吸痰操作随机分为4种时机:Ⅰ肺部听疹痰鸣音时;Ⅱ呼吸机压力报警时;Ⅲ患者咳嗽时;Ⅳ护士主观认为.比较4组患者的通气效果.结果 不同时机吸痰的机械通气效果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听诊痰呜音时吸痰效果佳.结论 肺部听诊痰鸣音时是机械通气患者佳的吸痰时机.

    作者:刘广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心理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与抑郁值明显降低,产程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期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割宫产率,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陈莉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膀胱功能训练联合拔管前充盈膀胱预防直肠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起行膀胱功能训练,并于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250ml.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尿管前排空膀胱,让患者有尿意时自行排尿,比较2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排尿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排尿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排尿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实验组第1次平均排尿时间为(1.25±0.18)h,对照组为(2.05±0.21)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膀胱功能训练联合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能有效预防拔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陈春燕;王翠琴;全晓国;黄雪辉;吴秋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要点与院外维护

    总结了151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ICC进行化疗的护理要点与院外维护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预防出血、水肿,预防导管堵塞,预防感染,预防静脉炎,PICC院外护理指南等.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置管化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韦艳华;黄宝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将7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采取药物、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等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采取整体护理,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6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孕妇2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2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原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2组在分娩方式、剖宫产原因、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王艳杰;沈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其胰岛素疗效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包括正确使用胰岛素,定时进行血糖尿糖及肝功能监测,及时评价胰岛素疗效,合理调整用药方案等,以保证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认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与用药指导非常重要.

    作者:姜菊星;崔学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7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总结了76例手足口病惠儿的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脑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认为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对于控制痰病传播,降低发病率,促进患儿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史丽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电风暴的急救与护理

    心室电风暴(VES)是指24h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的现象.它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致的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来势凶险,瞬息多变,犹如风暴[1].VES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2008年4月,本科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电风暴的患者,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丽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ICU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ICU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包括动脉测压管护理,动脉血压波形的观察,预防感染,防止远端肢体缺血,预防局部出血血肿和留取标本.认为有创血压监测可以有效、准确、动态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操作简单快捷,适合ICU患者病情急、重、危等特点,既监测了动脉血压的变化,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蔡丽月;林明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时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58例.对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传统应答措施;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服务,采用护患沟通、病友交流、播放录像、电话随访与支持等形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社会功能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能够减少疾病复发,对其社会的功能改善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伍群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3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合理饮食,做好生活护理,控制感染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及早手术,精心护理,定期复查对于促进患儿视力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萍;刘斌;邹维;黎晓静;张永香;李芳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