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子
总结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包括接诊阶段、接受治疗阶段、缓解阶段以及康复阶段等四个阶段.认为为使患者出院后能正常生活,要大力宣传、纠正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争取社会的支持,有效地预防病情复发.
作者:孙维伟;杨熙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6例椎间盘镜下应用可膨胀式脊柱融合器进行腰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护理及配合要点,手术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配合,术中体位摆放,预防压疮,严格无菌操作等.认为加强术中无菌技术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郭月友;叶少珊;邵莉;李立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10例采取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腰背肌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卧位及活动指导,大、小便护理,手术切口观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认为为了达到好的手术效果,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赵大文;李国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综述了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人性化护理经验,包括拓展护理内涵、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就医环境,呼唤促醒法,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避免高热,预防并发症,并采用高压氧治疗,中药、针灸及促醒药物应用等.
作者:宋爱玲;楮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5例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和社会支持,饮食指导,术前锻炼及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加强功能锻炼,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作者:史露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方法 对4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分骨折后、围手术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健康教育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知识水平调查,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三阶段及总体的健康知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分阶段地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发挥家属在整个疾病恢复过程中的正性促进作用,医护合作提高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其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作者:王改霞;韩彩娟;杨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再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发生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留置针导管的脱落,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疼痛,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和护理,其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病情的严密观察、呼吸道的严格管理以及并发症的积极防治.认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使患者低氧血症被迅速纠正,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改善,酸中毒纠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提供了保证.
作者:蔡晓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58例临床护理路径在浮膝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根据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制定护理路径表,护士依据表上的内容向病人提供连续性,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可有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促进护士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综合护理水平.
作者:韩留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综述了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相关因素主要是:局部因素,主要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全身因素,主要有感觉、营养、组织灌注状态、年龄、体重、体温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预防措施包括健全压疮防治制度,正确及时的评估,对高危人群实行重点预防,根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并认真落实,进行全程跟踪交接班,加强支持疗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等.
作者:李晓玲;王秀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目前开设人文课程的意见及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和要求,以便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理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2006级中专班实习护生13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人文课程设置及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调查问卷,就实习护生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及对医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现行人文课程设置比较满意率为30%,希望增加人文课程的学生占95%.对医院人文教育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85%.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满意率仅为15%.结论 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桂芝;张素琴;张渡梅;史中红;梁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42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包括开展心理、饮食护理,采取消化道隔离及接触隔离,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诊治、处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作者:梁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6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饮食、有氧运动、健康教育等护理.使患者病情稳定,血糖血脂控制良好,心理负担减轻,对饮食、运动及用药知识有所了解.认为建立和实施全方位、针对性的专业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董悦;梁凤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儿科留观室输液安全的管理对策,包括改变儿科留观室环境、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好巡视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规范需做过敏试验药物的使用、建立一站化服务流程.认为儿科留观室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应引起护理人员重视.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包括出血、血尿、腰腹胀痛、感染、尿潴留、组织损伤和动-静脉瘘.认为全面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潘志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时的配合及护理,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束后的护理指导和并发症的处理.认为恰当的配合与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雷丽芳;韦伟;于志强;刘巧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针刺足三里内关穴在三腔二囊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包括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方法及置管的方法.认为在留置三腔二囊管前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蒋应玲;闵筱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情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100例产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100例产妇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方法;分别观察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p<0.01),第一产程缩短,第二产程观察组较对照组稍延长,总产程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分娩方式2组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产妇活动自如,镇痛及时有效,加速产程,对母儿均无不良反应.
作者:顾月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练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女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进行康复锻练,主要包括耻骨肌锻炼、盆底肌锻炼,干预时间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宣传.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康复锻练能有效地提高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灵芝;关惠仪;陈根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把控制血压在适当水平、观察周围血管搏动,认为精心的术前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瘤破裂,为患者赢得手术时机.
作者:贺晓梅;闫辉;梁佳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