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李洪兰;朱光竹
总结了5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合理饮食,加强生活指导及合理治疗,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舒适,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熙荣;朱爱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8例四氯乙烷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救治原则.主要是保肝、解毒、退黄及支持治疗,并配合恰当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生活护理及饮食指导,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认为积极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清珠;王翠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分析了输注浓缩红细胞发生局部疼痛的原因,包括静脉、穿刺及血制品3个方面,并提出了护理措施.认为完善输血前检测内容,重视患者主诉,尽早发现高钾血制品,对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81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术后卧位的训练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等.认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和玉英;文歧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对其中42例跌倒患者的年龄、性别、跌倒时间、有无慢性疾病及手术前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手术前后、有无慢性疾病与老人跌倒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护理人力少、手术创伤、慢性疾病等是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作者:雷军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口服用药情况及护理.服药情况主要有老年患者记忆力差,服药种类多,对药物治疗的目的 、服药时间、方法不够理解,不能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口服用药进行科学指导,严格监督,可有效控制原发疾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唐明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综述了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进展,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剖宫产等因素,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产前预防,产时、产后预防等针对危险因素的措施,而护理则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抢救护理及产后护理.
作者:刘艳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重型颅脑顿伤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对策,包括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前给高浓度氧;吸痰时机的选择;加温湿化气道;吸痰时压力适中;动作规范轻柔等.认为改进的吸痰方法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解除了呼吸道梗阻,解决了重型颅脑损伤怠者处于长期缺氧状态的问题,无脑水肿发生,患者提前进入清醒期,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蔡美蓉;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将5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5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以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优于对照组65.00%,2组疗效与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较为理想,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减轻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园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联体儿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发畸形双胎儿,其发生率为1/(5~10万),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存活[1].其中胸腹联体占40%,能成功进行胸腹联体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2003年~2008年本院分别为2双胸腹联体儿成功进行分离术,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对患儿进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2例联体婴的具体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护理的具体情况做相关介绍.
作者:刘艳青;聂丽华;梁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综合疗法,随机分为2组,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为治疗组60例,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为对照组60例,观察疗效及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愈5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3%;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雾化吸入在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简单、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宜在儿科临床使用.
作者:左静;罗伟;黄超;刘春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包括出血、血尿、腰腹胀痛、感染、尿潴留、组织损伤和动-静脉瘘.认为全面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潘志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做了分析,包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中药制剂原料的复杂性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中药制剂在质量标准不完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应加强中药的护理管理,及时登记用药且积极宣传中药知识,严格控制药物来源,可有效提高中药安全性.
作者:陈莉;陈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58例临床护理路径在浮膝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根据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制定护理路径表,护士依据表上的内容向病人提供连续性,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可有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促进护士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综合护理水平.
作者:韩留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71例采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充分做好灌流前的准备,灌流中的监护,灌流后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及心理支持.认为护理工作对成功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呎方;李如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鼻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初诊为鼻炎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治疗、用药、运动、饮食、心理及日常生活行为的指导和干预.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本身疾病与预防知识的掌握显著提高(p<0.01).结论 在全社会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引导患者治疗方向,纠正患者的不合理行为能改善患者疾病康复的效果.
作者:殷俊玲;白荣蕾;贾金秀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语言交流干预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3~12月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22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80人,干预组1170人.对照组采用一般交流方式,干预组采用个性化语言交流方式,观察2组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情况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患儿静脉输液配合情况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时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语言交流能使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治疗,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云香;殷爱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对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新方法的尝试,包括合理测算人员编制,科学核定护理人员职称比例,弹性排班、能级对应、灵活奖励政策.认为合理配置及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魏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分析总结了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改进管理模式,弥补系统缺陷,有针对性地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确保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护理时的安全,认为积极预防各种护理风险,可有效避免或降低患儿发生意外伤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马小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6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饮食、有氧运动、健康教育等护理.使患者病情稳定,血糖血脂控制良好,心理负担减轻,对饮食、运动及用药知识有所了解.认为建立和实施全方位、针对性的专业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董悦;梁凤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