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李乐之
人工流产术(人流术)是避孕失败所采取的补救措施,通常术中出血少于50ml.2009年3月本院收治了1例在外院行人流术后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不止,出血量大于200ml,转入本院后经过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颖;窦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40例破伤风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破伤风的一般护理、病人安全护理、呼吸道护理、解痉镇静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中和毒素治疗护理、伤口护理等.认为有效的呼吸道护理,防止窒息、感染是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关健;解痉镇静、中和毒素、伤口处理等是必要的专科治疗护理措施;生活护理、病人安全护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是防止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腹腔镜设备及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腹腔镜设备的管理、手术器械的管理、使用中的细节管理、腹腔镜器械的管理制度.认为采用正确的灭菌、清洗、保养方法,专人管理,规范操作,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腹腔镜管理制度,使仪器、器械耗损减少,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成本,保障了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巨会萍;蒋亚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护士修养与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包括护士的形象美、护士的语言美、护士的行为美、护士工作环境美.认为通过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翠兰;易百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122例手足口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情监测,液体治疗的护理,以及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认为为患儿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和计划,并使护理措施得以有效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了疾病的转归.
作者:应时雨;何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4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并且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卢霓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有关活体肝移植供体的伦理问题与对策,其伦理问题包括供体的风险与利益、供体的知情与自愿同意、以及供体的选择等方面,而相应的对策包括全面评价供体的风险和利益,尽可能使两者对等;优先考虑供体利益;恪守知情一自愿同意原则;恪守无偿原则,严禁器官买卖等方面探讨解决活供体伦理问题的对策.认为临床上在进行活体肝移植技术之前,应给予伦理学的评价和思考.
作者:刘芳;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分析了门诊输液室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难点,包括护士因素、惠儿因素、环境因素和用物,并提出了管理对策.认为提高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技能,运用彩色夹板、医用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等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时的配合度,建立小儿静脉穿刺温馨服务机制,有效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整体穿刺水平和自信心;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配合度和工作效率;减少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春香;胡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49例儿童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卫生、饮食、健康指导.认为精心的手术前准备和细致手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玉平;梁桂英;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了针对各因素及时、有效、多方位的防护措施,大限度地减少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且提倡应建立一套针对流动采血车职业暴露的报告系统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认为大限度的保障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安全,并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使临床用血质量得到保证,促进临床供血常态化.
作者:毕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50例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病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饮食护理和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等,并发症的观察.认为准确、及时、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鼻胆管引流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张红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45例(113例次)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中的皮肤黏膜的护理,包括根据甲氨蝶呤血浆浓度指导患者口腔或肛门周围皮肤粘膜的临床护理及常规护理,认为血浆甲氨蝶呤浓度是指导化疗患儿皮肤粘膜护理的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刘娅;吕燕松;高红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阶段式健康教育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式包括集体教育、书面教育和个体教育,内容包括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认为骨科患者病程呈阶段性,结合其特点开展阶段式健康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内科治疗的观察内容与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疼痛的观察和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便秘的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认为周密细致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动脉夹层的进一步撕裂、破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丽;倪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心理及愈后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住院的163例交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适时实施护理干预,像患者情绪镇静,心理放松,减轻其焦虑心理.对照组给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轻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心理,改善内耳血液供应,提高听力.
作者:汪素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1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机器基本管理及护理措施,包括操作者(每班护士)应熟悉机器的性能及操作流程,密切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辅助效果,根据气囊大小,安全囊内预充适量的气体.加强患者的有效管理,包括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位、预防感染、预防气囊破裂、强化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等,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郑城英;林秀华;张振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在救治5·12地震伤员中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经验,包括建立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高超的护理技术水平、科学的流程设计、人性化的服务;合理的护床比例、严格的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坚定的执行力;看病难、看病责问题的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实现.认为应从以上6个方面改进护理服务,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骆敏霞;芮建宇;董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环节管理的方法,包括流程再造管理;严格查对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严格控制输入过程中微粒污染;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加强三基培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改善服务态度,尊重病人的权利.认为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环节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治疗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是杜绝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美丽;陈梅兰;谢雪茹;陈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实习的男女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康奈尔问卷对26名女护生及23名男护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49名护生心理状态接近于亚健康水平.其中,男护生的M分显著高于女护生.而女护生的P分显著高于男护生(p值均<0.05).结论 男女护生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学校及医院领导重视与关心.
作者:冯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包括手腕带的材料、腕带填写内容及佩戴流程、病人标识手腕带的使用原则.认为使用病人标识手腕带对病人进行明确标志是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病人身份确认的途径,可以有效预防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吉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