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DG-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刘素文;于金明;邢力刚

关键词:FDG-PET, 非小细胞肺癌, 应用
摘要:FDG-PET对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判断方面,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T,PET可行全身性成像,更易发现远处转移灶而修改治疗计划.笔者就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形成蛋白复合硫酸钙盖髓的临床作用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硫酸钙生物膜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复合BMA、Ca(OH)2行直接盖髓术,术后2周、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结果:复合BMA盖髓明显好于Ca(0H)2.结论:复合BM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活性盖髓剂.

    作者:麻晓波;张颖;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胸腰椎骨折后路固定技术的应用

    目的:比较胸腰段骨折3种后路内固定器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用H arrington棒,AF钉和USS系统等3种不同器械行后路内固定,并作6个月-6年的随访,比较手术情况、放射学表现、疼痛评估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3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H arrington组切口明显长于其余两组,其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程度低于其余两组,而残留椎管占位则明显大于其余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H arrington组疼痛的缓解弱于其余两组.结论: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手术,AF钉和USS系统手术效果优于H arrington组.

    作者:陈信军;罗宵;杨林;胡德志;萧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黄连素对人宫颈癌Hep-2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Hep-2细胞作用.方法:台盼兰染色观察其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证实黄连素对Hep 2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正相关.结论:黄连素对人体宫颈癌Hep-2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

    作者:王建军;辛爱学;王利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宫颈旁神经丛阻滞在人流术中镇痛作用观察

    1临床资料门诊确诊为早孕并自愿人流患者50例,年龄20-45岁.孕40-50天者35例,经产孕9例(有刮宫史7例,无刮宫史2例),初孕26例:孕60-70天者15例,经产孕2例,初孕13例.

    作者:杜建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硝唑致多发性神经病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咳嗽吐黄痰,发烧气短1周,于2002年10月14日入院治疗.3年前患者在我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应用消炎、镇咳,抗病毒感染类药物治疗.

    作者:范廷英;张桂英;常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使α-2b干扰素(安福隆)300万U,每日1次肌注,连用15天,然后改用300万U,隔日1次,疗程为半年,治疗组在干扰素应用15天时加用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为1年,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来诊或通讯方式随访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及出现的副作用.结果:两组均出现1例严重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而被迫停药,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从治疗开始到1年时,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44.4%,85.1%,14.8%.对照组相应指标为17.8%,50%,50%.两组对应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治疗中发现2例HBsAg阴转者.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迅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并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促进HBeAg和抗-HBe的转换.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干扰素组.

    作者:韩忠厚;王玉华;顾乾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肾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浓缩易发生栓塞,而并发脑出血者少见报道.该患者因确诊及时,治疗、护理得当,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玫;刘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异丙酚静脉注射在人工流产中应用效果观察

    2001年3月-2002年12月,我院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在人工流产术前采用异丙酚静脉注射,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英;王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乙酰胺法快速检定绿脓杆菌在医院制剂中的应用

    乙酰胺法快速检定外用药品中绿脓杆菌曾有报道[1、2],但其采用将培养液离心集菌后加乙酰胺培养基培养后进行鉴别,操作较烦,易造成污染及菌损失.

    作者:任丽君;杨馥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洛汀新对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非血压依赖降尿蛋白作用

    蛋白尿是影响肾小球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降低尿蛋白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不仅可降低系统内压,还可降低尿蛋白.

    作者:刘莉瑾;单非易;邢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FDG-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FDG-PET对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判断方面,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T,PET可行全身性成像,更易发现远处转移灶而修改治疗计划.笔者就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素文;于金明;邢力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临床价值的评价

    动态心电图是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手段,我院从1998年-2000年共40例病人做该项检查,为了弄清它的临床价值,很必要对它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它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海雄;宋超;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静滴注致剥脱性皮炎1例

    1病例资料女,59岁,因车祸致腹部、右下腹及头部疼痛1天,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损伤,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l静脉滴注1次/日,用药第1天,病人诉输液侧手轻微疼痛,另一手有麻木感,未予重视,第2天双手瘙痒,第3天双手及双脚瘙痒加重,出现红色斑丘疹,手足掌面角化皮肤呈大块状剥脱,病人无脚气病史,诊断为环丙沙星滴注致皮肤过敏-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环丙沙星,继续观察,并嘱患者不要揭皮,让其自然脱落,停药后无瘙痒,红疹消退,10天后皮肤恢复正常,未见继续脱皮.

    作者:丁文婷;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贲门失驰症金属支架置入后的内镜随访观察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已广泛地用于临床,其中,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比较肯定,而食管良性狭窄在金属支架置放后的近期,患者进食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明显下降[1].但远期效果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自1992年起采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驰症8例,对其中3例进行了置放后3-7年的内镜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乙肝表面抗原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监测方法,以ELISA法为好,这是公认的,但操作稍有不便、且成本较高,目前,临床上有的仍然选用传统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有的采用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法,究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如何,本文对600份标本采用不同的HBsAg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治疗重症鱼胆中毒11例

    我院1999年11月-2001年2月抢救11例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经血液透析及内科综合治疗,治愈10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郁珍;丁绍平;沈晓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妊娠期宫颈透明细胞癌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入院.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变形,失去正常结构,表面粗糙,接触性出血.取活检.

    作者:张娟;秦艳丽;张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阴茎乳头状瘤误诊1例

    患者,男,48岁.因阴茎头部肿物并多次治疗未愈3年于2001年2月20日入院.3年前患者发现阴茎头部左侧长有一黄豆大小肿物,逐渐增大,无疼痛发痒等症,在个体诊所以尖锐湿疣行激光及抗病毒等治疗后复发.

    作者:孟瑞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食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食道狭窄护理35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2001年3月-2002年7月我院共行食道内支架植入术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1-74岁,平均43岁,其中良性狭窄5例,手术后狭窄21例,食道癌晚期无法手术的9例.

    作者:李南;王泽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生血方治疗失血性贫血的研究

    作者结合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医学对失血性贫血的认识,将补气药与生血药配伍组方为生血方,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生血方对贫血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的影响,旨在明确生血方对失血性贫血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华;刘显菊;雷小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