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梅;廖兴芳
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是随着1986年Murry等根据犬的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提出的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现象[1]后在研究中发现的,它是近年来人们研究较多的问题之,也称为预缺氧.
作者:任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2000年5月-2002年3月间,笔者在门诊治疗因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眩晕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是围生儿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国IUGR的发病率平均为6.39%,IUGR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的4-6倍[1].
作者:陈华;童淑兰;张永秀;丁惠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嗽立效丸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耳肿胀法和足趾肿胀法测量药物的抗炎作用,用溶血空斑法及中性粒细胞吞噬法测药物的免疫作用.结果:止嗽立效丸对耳肿胀及足趾肿胀致炎有抑制作用,并降低抗体产生细胞数,对淋巴细胞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止嗽立效丸有抗炎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魁敏;商丽宏;郝伟;余秋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4-1BB在γδ T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在γδ T细胞活化和增殖中的应用.方法:用结核杆菌(Mtb)低分子多肽抗原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FCAS)检测不同时相γδ T细胞膜表面4-1BB的表达;用4 1BBL高表达的Jurkat细胞提供4-1BBL/4-1BB共刺激信号,同时用4-1BBL单抗阻断其刺激信号,FCAS检测γδ T细胞的增殖比率和细胞内IFN γ的表达情况.结果:静止的γδ T细胞膜表面不表达4-1BB分子,Mtb抗原刺激48h 4-1BB表达达到高峰(4979%);阻断4-1BBL/4 1BB共刺激途径后,γδ 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内IFN-γ的分泌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4-1BB在γδ T细胞活化后能迅速表达,4-1BBL/4-1BB共刺激信号在γδ T细胞活化和增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俊英;钱峰;吕合作;张海峰;李柏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4年3月-2001年10月对29例32侧顽固性网球肘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洪;周立新;周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其中重要的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即护患关系.
作者:孙晓玲;李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病案是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的重要资料,又是鉴定医疗事故、避免医疗纠纷的客观素材.
作者:盖立起;曹晓宁;郭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种种原因致外伤发病率逐年增高.外伤已经是继心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3位死因,是青壮年早逝的首要病因.
作者:王应忠;姚越苏;费存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脱髓鞘脑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过去与病毒性脑炎一同被称为散发性脑炎[1].现在因CT,MRI的广泛使用,可以明确发现脑的脱髓鞘病变,但此病的临床诊断仍需要结合病史和体征.分析病例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曾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肝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的方法.方法:在被覆poly-HEMA的培养瓶中进行肝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同时加入一定量的EGF,观察其对肝细胞的白蛋白、胆固醇合成分泌的影响,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肝细胞在微载体和EGF的作用下能够存活1个月左右,同时保持白蛋白和胆固醇的合成分泌功能约12天.结论:EGF能增强肝细胞的生理功能,并延长其离体生存时间.微载体肝细胞数量大、功能强、便于移动,可用于肝病的研究与治疗,特别适用于人工肝.
作者:殷积彬;吕淑兰;岳蓓;李树臣;李明荣;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以往多发生于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近年来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不在少数.
作者:蒋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为2000年1月-2001年5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入组病员均符合CCMD-2R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的诊断标准.
作者:于希洋;刘志服;刘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语言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它象一面镜子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修养.
作者:谷翠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脐带缠绕为妊娠常见并发症,占总分娩数的20-25%.对胎儿影响视缠绕程度而不同.
作者:赵月莉;冯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新型抗白血病制剂的应用以及脐血、骨髓移植等治疗方法的开展,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CR)、无病生存期(OFS)和总生存期(OS)不断提高.
作者:林雯;金润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有关实验室检查的普及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明显增多,但笔者发现,有关文献很少提及或未详细阐述的几种情况,常被误诊为VM,现总结如下,提醒同道注意识别.
作者:王小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 患儿,男,6岁,吃奶糖约10min后发生憋喘,呕吐,四肢皮肤潮红,瘙痒,可见荨麻疹,约2.5min后,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颤抖,额头出汗,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作者:曹如贝;刘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留置尿管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为了减少产妇不必要的不适感和感染,促进产妇的康复,探讨术后拔导尿管的佳时机,选择2001年7月-2002年6月在我科剖宫产828例产妇在术后不同时间拔除导尿管后对其自解小便、产后病率和局部自觉症状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彩凤;黄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腰椎穿刺术是经皮直接从腰椎间穿刺入蛛网膜下腔测定颅内压力,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的一种诊治方法.其操作简便,且较安全,故被临床作为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广华;孙明侠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