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的表达情况,研究IP-1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临床收集的新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IP-i0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IP-10蛋白的表达.结果:12例结直肠癌组织经RT-PCR检测9例出现IP-10mRNA的表达,40例结直肠癌组织IP-10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7.5%;结直肠癌组织IP-10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及Dukes分期呈负相关,IP-10表达强者,肿瘤转移发生率低,Dukes分期早.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P-10的表达能影响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
作者:杨春康;陈道达;许东坡;田源;张景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体温在36℃以下称为体温过低[1].病人在手术中,由于麻醉剂的作用,再加上手术室低温环境、开放体腔、静脉输液和输血、膀胱及腹腔的灌洗等原因,导致大多数病人出现低体温.
作者:刘庆兰;宋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带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10例,疗效显著,呼吸困难均立即解除,经随访观察气管通畅良好,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世伟;沙正布;刘新;赵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去睾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大鼠去睾后股骨颈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19只12-16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去睾组和假去睾组,同条件下饲养18周.处死前用Hologic QDR-2000+DEXA测量大鼠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处死前第14、13天和第3、2天行骨荧光标记,大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近端行塑料包埋的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睾大鼠18周后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下降,与假去睾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表现为去睾组的骨小粱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46.4%(P<0.01),骨小梁数目(Tb.N)减少43.8%(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加144.6%(P<0.01).动态参数表现为去睾组的骨荧光标记周长百分率(%L.Pm)增加124%(P<0.01),骨形成率BFR/BS,BFR/BV和BFR/TV分别增加437.6%(P<0.01),239.9%(P<0.01),240.3%(P<0.01).代表骨吸收的参数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o)和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Oc.No/Pm)分别增加131.9%(P<0.01),115.5%(P<0.01).结论:大鼠去睾18周后腰椎、股骨近端均出现骨丢失,表现为高转换型骨代谢,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形成了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颈是研究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的理想部位.
作者:刘红光;刘兴漠;区品中;陈述祥;赵崇达;刘英杰;司徒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发病诱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是否式表格,病例组与对照组用统一调查表.共调查了寻常型银屑病病人223例,对照组选择相同年龄段及其它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人111例,然后汇总资料,输入微机,使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感染、潮湿、房屋条件、房屋朝向、接种、精神因素、药物过敏、吸烟、饮酒、外伤为寻常型银屑病诱发因素.另外,文化程度、住房面积、经济收入等社会因素也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结论:环境因素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维玲;孙丽梅;张峰;王晓慧;杨明霞;隋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康脉胶囊对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建立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并通过康脉胶囊治疗,观察对其血脂变化的影响.结果:康脉胶囊能够明显调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的脂质代谢,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康脉胶囊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对AS0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令根;徐恒;赵钢;李日恒;张毅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淋巴系统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已倍受关注,将药物定位浓集于淋巴系统已成为靶向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熊素彬;陆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43岁,入院前1周出现左下肢进行性肿痛,用温水泡脚并活动后突发咳嗽,咯少许血性痰和白粘痰,双侧胸痛、胸闷、气促、心悸、随后阵发加剧,未作诊疗.
作者:胥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尿病溃疡及坏疽是糖尿病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治疗上因糖尿病本身造成的免疫力下降,使溃疡及坏疽病灶不易控制,常会造成病变扩散,需手术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自1998年-2001年内收治的5例糖尿病溃疡及坏疽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于盛新;孙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综合医院的手术种类较以前明显增加,临床上应用了许多新式手术器械,我科为了工作人员尽快地熟悉这些器械,便于术中器械的清点工作,故每个器械包内都建立了器械卡.
作者:郭芳;魏淑萍;董秀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一氧化氮(NO)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认为NO既是支气管扩张剂,又是引起气道慢性炎症的细胞毒分子.
作者:刘翱;沈毅;杨伟康;查云;高怡滨;王兴友;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应用自制的尿毒净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证实其疗效,本文观察了中药复方尿毒净液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可能的机理.
作者:李博;谭剑;王以彭;许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和时间医学(Chronomedicine)是近三十多年来取得飞速发展的一门新兴科学.
作者:赵子彦;张文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引起的肾脏损害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马兜铃酸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穿刺病理改变.结果:急性肾功能不全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病理改变为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结论:短期大量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后,可发生ARF,长期间断服用小量含马兜铃酸中药,可发生CRF.
作者:王岩;李子龙;任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收集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9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病例,作简要分析.
作者:徐嗣正;徐莉萍;何悦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研究了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芦荟中微量铜.以XAc-NaAc(pH=5.0)为支持电解质,铂片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20V(vs.Ag/AgCl)电位下富集,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峰电位Ep=-0.22V,峰电流Ip与Cu(Ⅱ)的浓度在0.020 0.50 μ g/m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低检出限为0.01 μ g/ml.该法用于芦荟中铜含量的测定,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林新华;罗红斌;陈伟;黄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2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接受TUAE治疗,25例均伴有继发性痛经,其中21例伴月经增多,10例伴轻到中度贫血.25例中弥漫型腺肌病10例,局灶型腺肌病15例,其中4例尚合并子宫肌瘤.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导管两侧子宫动脉注射超液态碘油-平阳霉素乳剂(LP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其中碘汕用量6-10ml(平均8m1),平阳霉素用量8mg,明胶海绵0.5-1.5块(6×3×0.3cm/块).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超过半年,痛经缓解有效率达96.0%(其中痛经消失占80.0%),月经改善有效率达100%(其中月经恢复正常占76.2%).12例贫血患者栓塞后3-6个月血红蛋白浓度均得到显著升高或恢复正常;栓塞后6个月B超复查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4.1%,21个局限性病灶体积平均缩小58.2%.2例切除患者标本病理检查均显示病灶呈广泛凝固性坏死.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晓明;杜娟;左约维;胡小平;庄文行;罗鹏飞;洪淡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上,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对大鼠心脏的影响,探讨UⅡ对心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观察给予不同浓度的UⅡ后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大鼠冠脉流量、冠脉流出液中总蛋白、肌红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MDA含量.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尾加压素Ⅱ(1010、109和108 mo1/L)分别加入50ml KH液中灌注大鼠心脏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内压大变化率(+LVdp/dt)分别降低26.8%、39.27%和59.24%,-LVdp/dt分别降低57.36%、59.3%和65.4%;平均每分冠脉流量分别减少到42.79%、71.43%和80%.UⅡ浓度为108mol/L时,冠脉流出液中总蛋白、肌红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分别增加到17.5mg/ml、15.2mg/L和30.8IU/L:心肌MDA含量增加,所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Ⅱ对大鼠心脏的功能活动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萍;唐朝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AT1-ant)单独与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大鼠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8周龄的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成5组(n=8):SHRSP对照组、安慰剂组、缬沙坦组、苯那普利组及缬沙坦、苯那普利联用组.另外,取8只雄性8周龄的京都Wistar大鼠(WKY)作为对照.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测定各组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壁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左室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SHRSP的收缩压(SBP)、左室重量指数(LVMI)、CVF、PVCA及左室心肌中TGF-β1蛋白表达较同龄的WKY显著增高.给予苯那普利、缬沙坦单独或联合治疗后SHRSP的LVMI、CVF、PVCA及左室心肌中TGF-β1蛋白表达都显著降低.苯那普利、缬沙坦单独应用时的效果没有差异,而联合应用的效果更显著.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都能降低SHRSP的血压以及逆转其左室重塑,而联合用药的作用更显著.
作者:高修仁;彭龙云;曾群英;麦炜颐;陈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就我科成立以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合并感染的情况加以分析,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作者:刘铁迎;马小英;陈树春;霍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