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58例临床分析

戴英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摘要: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病,虽然抗菌药物的进展日新月异,却没有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故对这种常见病进行临床研究,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是必要的.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尿路感染58例,从中得出一些启示,现报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红花注射液肝素治疗肾综150例临床观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综)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证候群,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及高度浮肿.本文对住院的肾综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朱虎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糖尿病(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仅靠院内治疗长期效果不满意,应调动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积极因素,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生存质量,所以,为提高糖尿病患者防病治病能力,首先要加强DM健康教育.

    作者:陆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肝损伤100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肝损伤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伤情分级.结果与结论肝损伤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能积极处置合并伤,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高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口臭症治验

    口臭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在人际交往中深感痛苦和自卑.该症可因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上以胃热和牙周病引起的口臭为多见.自1995年-2003年笔者采用中医内服外用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靳少君;孙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大出血

    溃疡病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估计约10%-25%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病程中可有一次或多次大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发病数多于胃溃疡.出血前患者多数有过溃疡病的症状,且此次复发疼痛加剧.急性大量出血者呕血呈暗红色,粪便呈紫红色且不能成形;若出血量不多则呕血呈咖啡色,粪便呈柏油样.胃溃疡并发大出血,只有黑便而无呕血症状,若出血量过多时则同时伴有呕血症状.此外,伴随失血的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量及出血速度的不同而异.出血量少的可无伴随症状或仅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快速大量出血时,可发生晕厥,甚至休克.溃疡病大出血属内科急症,应及时治疗.

    作者:杨勤;王忠武;程先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0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极易误诊.现将我科近5年来误诊2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男7例,女13例,年龄18-73岁,平均45.3岁.误诊时间为1-7年.

    作者:余联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红细胞载体-一种新颖的药物传输系统

    目的介绍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传输系统.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描述了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原理和特点.结果与结论作为目前研究深入的第三代生物反应器和药物载体,红细胞药物载体具有:①可极大的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②降低外源性物质的免疫反应;③提高药物传输的靶向性:④红细胞代谢功能的可利用性等优点,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余华;简家荣;李萍;李绍平;王一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短波紫外线治疗PICC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操作较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插管方便、简单,适用于长期输液和需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输入高渗透压及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本科自2001年以来行PICC 54例,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发生并发症34例,经短波紫外线照射取得明显效果,无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容莉;涂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热型中暑致多器官功能损伤1例

    部队官兵在湿热环境下进行军事训练,常可发生中暑.多以高热、乏力、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引起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者甚少,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重症中署引起心、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波;蔡颖;吴小梅;陈姝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美能并银屑汤治疗银屑病16例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常见,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满意的方法,笔者于2003年4月-9月,运用美能即复方甘草甜素(StrongerNeominophagen C简称SMNC,它是一种中药甘草的成分,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等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深圳市健安医药公司经销)与自拟银屑汤联合治疗16例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黔蜀;李雁;叶飞;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结晶天花粉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结晶天花粉蛋白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并观察结晶花粉蛋白与氨甲喋呤(MTX)效果对比,使用结晶天花粉蛋白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42例使用结晶天花粉蛋白的病例,34例使用MTX病例的临床资料、血清β-HCG值变化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结晶天花粉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较氨甲喋呤效果确实、可靠.

    作者:蔡英美;陈志刚;田德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饮食结构与癌症的相关分析

    本文对50例癌症患者和50例健康者的饮食结构进行了5年的回顾追踪性调查,采取了病理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癌症的发病与高热量、高脂肪、低纤维素、低微量元素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饮食结构建议.

    作者:庞秀英;吕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氨喋呤和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病,由于大量腹腔内出血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一直被认为是高度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但随着全民医疗意识的增强和超声、血清放免HCG测定及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异位妊娠能得到早期的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间.当前应用保守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保守治疗方法已成为异位妊娠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本文对1999年6月-2001年6月我院收治的186名异位妊娠的患者中58例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孝信;马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合心爽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影响

    以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的血药浓度.对20例CsA血药浓度谷值偏低的患者,加服合心爽(地尔硫卓),结果表明:2周后CsA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而CsA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降低.

    作者:李红纪;田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活血化淤合剂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妊高征等高危妊娠的常见并发症.其有效的治疗尚在探索中.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活血化淤和现代医学疏通微循环的原理,采用中西医多种药物联合治疗IUGR,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郑笑娟;张彦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与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是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1%.该肿瘤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现将我们自1990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红;陶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浅析

    中医学具有丰厚传统文化的人文背景以及与西方医学迥然不同的独特理论体系,且西医院校与中医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样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从阐明学科优势,激发学习动机:充分消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中医临床,理论实践结合;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4个方面,浅析了近年来中医教学实践的个人看法.

    作者:金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周期性麻痹1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2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周期性麻痹是一组反复发作,四肢驰缓性瘫痪为特征的疾病,为散发的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其诱发因素与病毒感染、劳累、甲亢、输液、激素治疗有关.结论针对病因治疗,口服加静脉补钾,一般很快即可治愈.

    作者:昌军;刘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6年到2001年因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36例(259例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疾病分成三组,A组:慢阻肺(COPD)组,140例(162例次),男130例(152例次),女10例.年龄65-92岁,平均79.6±8.6岁.死亡102例(57.6%).B组:肺部感染组,74例,男70例,女4例.年龄65-96岁,平均77.5±8.6岁,死亡56例(31.6%).C组:吸入性肺炎组,22例(23例次),男21例,女1例.年龄73-96岁,平均85.6±5.6岁.死亡19例(10.7%).结果三组年龄比较,C组平均年龄大,A组次之,B组小,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平均机械通气天数分别为23.9±19.6d、48.2±22.8d和44.1±74.5d.所需机械通气天数以C组长,B组次之,A组短,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中,高龄(≥80岁)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龄老年(<80岁),分别为85.3%和87.2%(P<0.01,P<0.05).C组死亡率却与高龄无关.各组均以机械通气时间≤10天的患者多(P<0.05),其中以B组比例高(60.8%),显著高于A组(43.2%)(P<0.05),与C组(47.8%)比较则无差异(P>0.05).A组高龄(≥80岁)老年患者中,存活者机械通气平均天数均长于死亡者机械通气平均天数(P<0.05).随着年龄增加,A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延长,各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B组中不同年龄组中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机械通气平均天数与A组改变类似(P<0.05).而C组则无类似改变(P>0.05).C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与高龄有关.随着年龄增加,机械通气的时间显著延长.

    作者:张月莉;刘正瑜;黄一沁;邹峻;施小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肾移植术后合并自发性腹壁血肿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主因左腹部疼痛10天,加重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有搬运重物史,但无外伤史.既往肾性高血压病史20年;因尿毒症3年前行肾移植术,移植肾位于右髂窝内.术后血压在170-200/105-125mmHg之间波动.

    作者:王轶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