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心律失常30例的急救护理

张红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 护理
摘要:目的:提高恶性心律失常护理质量,挽救患者生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急诊科就诊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进行急救护理结果:24例成功复律救治,死亡6例结论:对于恶性心律失常进行早期识别,并给予高质量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其治愈率.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对影响输液室满意度的原因进行分析,设立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活动后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品管圈可以提高输液室满意度.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31例)和观察组(n=31例),对照组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FS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SD、LVEFDD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采取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贺明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鼻骨骨折的诊断及鼻内镜下整复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对早期鼻部外伤性骨折的准确诊断方法及鼻内镜下整复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63例鼻部外伤患者的鼻骨进行颌面部多层CT三维重建扫描并进行分析,确诊鼻骨骨折后行鼻内镜下鼻骨复位钳手术整复.结果:双侧鼻骨骨折109例,单侧鼻骨骨折120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3例,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8例,鼻骨、上颌骨和鼻中隔复合骨折13例.其中237例均行鼻内镜下鼻骨复位钳手术整复.234例复位满意,3例一般.结论:颌面部多层CT三维重建扫描能够直观立体对鼻骨骨折进行诊断,鼻内镜下鼻骨复位钳复位能够对鼻骨骨折达到近似精确复位.联合使用对鼻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及整复提供了重要价值.

    作者:徐海亮;周勤生;马魁;孙梦茹;王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减肥治疗方法概况

    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尤其是三酰甘油积聚过多的一种状态,多由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异常导致,可造成体重过度增加,从而导致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1].随着现代文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不断提高,肥胖也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肥胖患者除了体态臃肿之外,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中医学认为肥胖患者脾胃失调,故减肥治疗方法应以调理脾胃为根本,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节全身经络,调理脾胃功能,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下面将各种中医减肥方法概况做一综述.

    作者:龙微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下颌骨缺损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颌骨代用品植入,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对比两组患者移植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移植成功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59%,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体骨移植在下颌骨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112例骨科患者分成两组,即预见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前提下,对预见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预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6%)、并发症发生率(19.6%)均优于常规组(80.3%、37.5%),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李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血小板治疗产科DIC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新鲜血小板在治疗产科DIC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辽源市妇产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产科DIC患者40例,所有患者在保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血小板联合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24h内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x2=6.73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t =6.92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新鲜血小板联合应用在治疗产科DIC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付长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2例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每天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急性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彩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1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脑出血患者则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临床知识掌握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患者的临床知识掌握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周期,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升脑出血相关知识掌握度和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平;吕颖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满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宋振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β-HCG结果分析

    目的:应用胶体金和化学发光免疫法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门诊妇产科1000例病人血清β-HCG,可减少重复检测高浓度β-HCG(结果>1000mIU/mL),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门诊要求定量检测血清β-HCG的病人,离心出血清后,先用胶体金法检测其血清进行初筛,胶体金检测为阴性和弱阳性的标本,在化学发光仪上用原倍血清(仪器编码设置为151)检测,强阳性标本仪器用稀释(仪器编码设置为152)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440例化学发光仪器检测阴性标本只记录有3例血清胶体金初筛为弱阳性.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重复检测的次数,但也有极少数不符的现象.如初筛弱阳性,上发光仪复查结果阴性表明可能是与其他含有α链亚基激素或其他无活性的HCG分子(如游离β亚单位和β-核心片段)交叉免疫反应时引起的干扰.

    作者:高振霞;朱立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例糖尿病患者外伤性截趾的护理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足部压砸伤后截趾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一例因压砸伤致第五趾骨开放性骨折后趾坏死,行第五趾截趾术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各项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各项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血糖控制理想,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做好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促进截趾后的康复,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并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何仕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通脉汤防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通脉汤对防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通脉汤,监测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观察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2天治疗组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从第7天及第14天,治疗组D-二聚体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VT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汤可有效地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远成;王照平;么红英;吴立明;周美妍;韩立民;何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共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治疗体会.结果:本组急性损伤患者18例给予积极治疗后均于10 ~ 20d内伤口愈合,未出现腮瘘、腮瘘导管瘘等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15.2±1.4)d,急性损伤患者中的7例面神经损伤患者于8~10个月后功能恢复正常;本组陈旧性损伤患者24例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陈旧性损伤患者中的2例面神经损伤患者经面神经移植后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治疗时,首先应该明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组织损伤,尽早进行缝合处理,根据患者瘘管的实际情况对症处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室型颅内压监护与脑实质型颅内压监护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监护与脑实质型颅内压监护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2例需行颅内压监护的重度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脑室型监护组(62例)和脑实质型监护组(60例).比较两组间顽固性高颅压、生存率及并发症等临床相关因素的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44例发生顽固性颅高压,脑实质型监护组顽固性高颅压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室型监护组(51.7% vs 21.0%,P<0.001).脑室型监护组伤后6个月时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脑实质型监护组(88.7%vs 68.3%,log rank test,P=0.006).两组在监护管相关性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8.0% vs3.4%, P=0.261).结论: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应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护指导治疗,可提高生存率、降低顽固性高颅压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大方;许自利;汪方正;陈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艾司洛尔治疗心脏病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治疗心脏病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88例心脏围手术期PSVT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用药前后和PSVT终止时,记录病人血压、心率及全导联心电图并观察疗效.结果:88例患者中有84例病情得到控制,有效率为95.5%,起效时间1~54min,平均(7.4±2.6) min;艾司洛尔用量为200mg ~ 400mg.部分病人出现轻度血压降低,恶心,头晕,P-R间期及QTC间期延长,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艾司洛尔为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终止PSVT快速起效,安全,容易控制,可用于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动过速的治疗.

    作者:刘育民;渠川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32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观察

    目的:观察132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探讨有效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法进行急救,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大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2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7%,联合治疗组为96.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联合治疗组均比常规治疗组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行性强.

    作者:陈园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徒手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病变徒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与关键技术.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对52例不明原因淋巴结增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或16G组织切割针经皮徒手技术活检.穿刺靶淋巴结大小为1.7cm×0.8cm至5.6cm×3.2cm,每例穿刺2~4针.所取组织条能满足病理学定性诊断要求视为取材成功.结果:50例所取组织量能满足病理定性诊断要求.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结恶性病变22例(其中转移性癌15例、恶性淋巴瘤7例);良性病变28例(其中淋巴结结核10例、反应性增生8例、慢性肉芽肿性炎7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3例).结论:超声引导下淋巴结徒手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监视、精准、灵活、微创等优点,在淋巴结增大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段洪涛;康英慧;蔡文涛;张磊;鈡奇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非暴力沟通模式在一例服刑食管破裂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对1例服刑食管破裂患者,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术后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取得明显效果,患者恢复良好.提出护理人员掌握多专科护理知识、有效的沟通方式及心理护理模式,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周旋;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