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琳;陈一砾;李帅
:目的:针对多排螺旋CT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骨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使用多排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薄层扫描、X线摄影(DR)对患儿骨折处进行检查诊断,比较三种检查方法下的骨折诊断结果.结果: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骨折诊断检出率为100.00%,常规轴位扫描骨折诊断检出率为87.00%,X线摄影(DR)骨折诊断检出率为71.00%.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的骨折诊断率与常规轴位扫描、X线检查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可以提高骨折诊断检出率,准确的判断患儿骨拆的形态和骨折的程度,可以作为骨折、疑难重症诊断检查的首选.
作者:袁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通脉汤对防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通脉汤,监测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观察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2天治疗组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从第7天及第14天,治疗组D-二聚体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VT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汤可有效地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远成;王照平;么红英;吴立明;周美妍;韩立民;何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院肾内科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生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内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沈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对引产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0例引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沙吖啶进行引产,观察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患者从用药至出现宫缩时间、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子宫出血量以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至出现宫缩时间、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子宫出血量以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至出现宫缩时间、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子宫出血量以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进行引产,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廖美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带线锚钉在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踝关节三角韧带修复的患者75例,并将其随机分为35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正骨复位以及石膏外固定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观察患者治疗后随访10~20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25例患者为优,13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带线锚钉在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冯红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该组患者按摩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该组患者按摩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浆内皮素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Vm)值,血浆内皮素(ET)值以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按摩与高压氧治疗相配合的方法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巩守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无痛性胃肠镜的广泛应用离不开镇静剂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于镇静剂在无痛性胃肠镜中的应用做了各种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关于镇静剂在无痛性胃肠镜检查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献进行反复复习和研究得出结论:镇静剂用于无痛性胃肠镜检查见效快,持续时间短且安全性能高,值得推广.
作者:宫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导致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采集感染患者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中24例患者(24.0%)发生不同程度的医院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居多,占总感染人数的54.17%,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占总感染人数的20.83%;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其次是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患者行动能力、意识状态、脑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治疗是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患者行动能力受限、意识状态欠佳、脑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治疗均是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丽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119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定.结果:119例脑梗死患者中73人(61.3%)PSQI总分>7分,46人(38.7%) PSQI总分≤7分,两组间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睡眠障碍是脑梗死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了解脑梗死患者睡眠状况,有助于评估脑梗死预后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张瑾;李春华;吴晋;潘风华;丁红;刘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胸科手术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ICU胸科手术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ug/kg/h,观察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ug/kg/h.记录两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的Rike镇静、躁动评分以及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拔管后15min、1h、2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的Rike镇静、躁动评分以及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15min、1h、2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ug/kg/h用于ICU胸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较优.
作者:张雪峰;石源;何喜军;徐佳宁;王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微生物培养(简称microbe)结果对于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实际使用起到的指导作用,进而促进后续临床药物的有效使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之间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microbe结果与使用抗菌药物之间的相符状况.结果:三种microbe结果与使用抗菌药物之间的相符状况:总体相符比例为54%.其中尿标本相符比例为40%,痰标本相符比例为77.5%,血标本相符比例为36.6%.结论:有效将microbe结果的分离率以及正确率给予有效性提高,可以为临床报告的全面性以及快速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microbe实验室也才能真正地为临床药物有效使用带来有利影响作用.
作者:张兆明;姬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在复合伤院前急救中的成效和体会.方法:对我院组建危急重症院前急救体系前后各两个年度的各项工作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将两组的应诊和转院时间、初步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医疗纠纷率、社会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组建后组明显优于组建前组.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院前急救体系,能缩短应诊时间、提高初步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进医患和谐.
作者:夏万峰;沈远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按照数字抽签法把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联合服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并在两组结束治疗后,对比其疗效.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显效例数16例,无效例数3例,对照组经治疗后显效例数9例,无效例数13例(P<0.05);实验组经治疗后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疗效显著.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行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下颌下腺切除术患者共3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内镜辅助下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下颌下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差异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辅助下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术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及西医化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相近;中药组的生存情况优于化疗组,不良反应轻于化疗组.结论: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以清胰化积为主的中药长期治疗,可稳定癌灶,延长生存期.与化疗相比,该方副反应少、作用持久.
作者:龙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给予该组患者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该组患者阿替普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2h后血管再通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溶栓治疗2h后血管再通率为90.48%,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溶栓效果显著,大大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能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肝功损害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经确诊并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肝功损害的患者70例,随机抽取,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口服保肝药护肝片治疗,并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天后,观察组患者35例患者中,20例食欲明显增加,占到57.14%,30例乏力减轻,占到85.71%,25例恶心现象减轻,占到71.42%,对照组效果不明显,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肝功损害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新鲜血小板在治疗产科DIC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辽源市妇产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产科DIC患者40例,所有患者在保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血小板联合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24h内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x2=6.73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t =6.92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新鲜血小板联合应用在治疗产科DIC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付长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输液种类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血糖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糖水组、木糖醇组和果糖组四组,每组20例.分别对四组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糖水+胰岛素、5%木糖醇及5%果糖200ml,观察四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患者的血糖随输液过程的变化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木糖醇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可代替糖水对患者进行输液,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卢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缺铁性贫血是许多妊娠期女性的常见并发症,女性一旦在妊娠期间半有此种疾病,不仅对自身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到宫中胎儿[1].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缺铁性贫血的妊娠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次主要观察应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贫血孕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