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陈继松
目的: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经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60例患者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西医治疗,30例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且试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文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以及生活压力增强以及饮食、环境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出现不孕不育现象.不孕症属于一种生殖缺陷,导致不孕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该疾病发生后,可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随着不孕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该疾病不仅是临床医学解决的重点难题,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罗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 (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红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微检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斑块组患者有58例,无斑块组有42例.采用静脉抽血的方式,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采用多普勒检测仪检测患者的微栓子数,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分析斑块的性质,从而通过微栓子与斑块变化,研究其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经研究发现,斑块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TC血症、高LDL-C血症比例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微栓子阳性率为45.04%,明显高于无斑块组16.62%(P<0.05);不稳定性斑块微栓子阳性率为42.86%,稳定性斑块栓子阳性率为14.5%,不稳定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栓子与颈动脉斑块的个数无显著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斑块对微栓子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其中不稳定性斑块是微栓子的主要来源,而微栓子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时监测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郭悦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詹氏消瘀酊在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早期肿胀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消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詹氏消瘀酊喷涂治疗.分别记录两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3d及5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肢体周径,对比两组患者消肿止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詹氏消瘀酊治疗后,在消肿和止痛方面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詹氏消瘀酊在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疼痛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具有消肿快、疼痛缓解快等优点.
作者:李桂红;汤甫秋;陈一帆;廖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000个待灭菌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未实施持续质量管理的500个待灭菌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管理的500个待灭菌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待灭菌包的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待灭菌包内组装配置缺陷发生率及清洗合格率分别为0.2%、99.6%,对照组的待灭菌包内组装配置缺陷发生率及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4%、9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管理应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待灭菌包的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淑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牙周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实施牙周整复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之后,选取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100例治愈(66.67%),30例显效(20%),18例有效(12%),2例无效(1.3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结论:实施牙周整复术治疗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兆高;应于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加氨苄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与对照组患者(74.29%)对比,组间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薛萍;姜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大、体质特殊,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若患者出现感染、假体脱位、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则会不利于患者愈合.针对以上并发症,本文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两个方面出发,对相关并发症进行了针对性护理.
作者:向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雌激素受体-α(ER-α)是早发现的一类雌激素受体,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ER-α与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生殖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杨腾;黄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某医院精神科就诊的74例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37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9分(s=2.5)]明显高于对照组[96.3分(s=3.7)]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差错率(0)、突发事件率(2.7%)、投诉率(5.4%)显著低于对照组(8.1%、10.8%、16.2%),两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减少突发事件、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童成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法在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6,选择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方法治疗]和治疗组[n=36,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法治疗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可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彭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于结肠癌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100例结肠癌的患者根据所接受的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实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试验组)和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的82%相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治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疗法在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内镜辅助止血失败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4例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血管动脉造影后,有38例呈现阳性特征(外溢现象34例+间接性出血征象4例),且随访期间无消化道再次出血症状;6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未显示出血征象,其中4例术后并发便血症状,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有持续性出血症状,终休克死亡;1个月内复发率为2.27%.结论:对内镜下止血失败后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止血效果较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付曼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患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取石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就诊,收治确定诊断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案区别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术后1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产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田玉凤;林志娟;陈俊;殷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在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126只患眼.所有患者的血糖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空腹血糖指标≤8.80mmol/L,血压指标控制在常规范围内,84例患者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8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评分以及黄斑水肿评分等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法应用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廖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和社区家庭病床中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足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郭云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流动儿童实施预防接种管理对传染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某街道社区240例流动儿童进行研究,根据儿童年龄将儿童分为A、B、C组,对所有流动儿童调查,统计分析3组儿童基本状况、预防接种管理状况及传染病发生状况.结果:A组儿童建卡建证率、疫苗接种率,以及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家长疫苗接种支持率与B组、C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A组疫苗接种儿童接种成功率与B组、C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240例儿童1年内传染病发生率为2.5%.A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与C组相比明显较低,预防接种合格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与未接种儿童相比明显较低.结论:对流动儿童实施预防接种管理可控制传染病发生.
作者:资擎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的本院胃上部癌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近端胃切除术,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00%,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相比近端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B超诊断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及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病变类型和超声表现.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误诊率高于观察组,病变类型检出情况好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地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黄旭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